一种无线路由器的自适应调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381295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1 0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线路由器的自适应调制方法,所述方法为:A1.对当前信道的无线干扰强度进行扫描,并获取无线干扰参数组;A2.将获取的所述无线干扰参数组与预设的复数个应用场景进行匹配,每个所述应用场景对应一个所述无线干扰参数组;A3.根据动态信道选择策略将所述应用场景与信道进行匹配,获取与所述应用场景对应的信道;A4.将当前信道切换至与所述应用场景对应的信道;A5.延迟预定时间,执行步骤A1。实现了在不同场景下根据信道性能的需求的不同对信道进行相应的切换,通过动态信道选择策略可在不同程度的无线干扰下选取当前信道中性能最佳的信道进行无线数据传输,从而达到提高传输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路由器的自适应调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路由器的自适应调制方法。
技术介绍
无线信道就是无线“频段(Channel)”,是以无线信号作为传输媒体的数据信号传送通道。常用的无线标准IEEE802.11b/g工作在2.4~2.4835GHz频段,这些频段被分为11或13个信道。在IEEE802.11b/g标准中有3个互不重叠的传输信道,互不重叠分别为:信道1、6、11或13,因此这三个信道是无线网关设备中主要采用的信道。由于大多数无线网关设备的默认设置都是Channel1,因此容易出现在无线AP(WirelessAccessPoint,无线访问接入点)信号覆盖范围内存在两个以上的AP的情形,需要为每个AP设定不同的频段,以免公用信道发生冲突。为了减少冲突,目前常用的方法就是在检测到信道有冲突和干扰的情况下,及时将当前信道切换至其他闲置或者干扰不强的信道,例如:当前1信道有4个AP,而11信道没有AP,则将当前的1信道切换为11信道,在检测到干扰之前可一直使用11信道进行无线数据的传输。然而,由于现有的切换信道的准则只有一种,只能适应一种应用场景,在不同场景下的准则都是固定,标准的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信道选择的结果,因此在选择信道时无法准确的选择最佳的信道,从而影响无线数据的传输率,且存在对无线干扰反应过于灵敏或过于迟钝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信道选择方法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旨在实现可根据当前的应用场景选择最佳信道以提高无线数据的传输率的无线路由器的自适应调制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无线路由器的自适应调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1.对当前信道的无线干扰强度进行扫描,并获取无线干扰参数组;A2.将获取的所述无线干扰参数组与预设的复数个应用场景进行匹配,每个所述应用场景对应一个所述无线干扰参数组;A3.根据动态信道选择策略将所述应用场景与信道进行匹配,获取与所述应用场景对应的信道;A4.将当前信道切换至与所述应用场景对应的信道;A5.延迟预定时间,返回执行步骤A1。优选的,所述无线干扰参数组的参数包括:基站设备数量、通信网络系统综合噪声分数、信道干扰阈值、信道占用率、帧检验序列和链路层的链接率。优选的,所述复数个应用场景包括:第一应用场景,第二应用场景和第三应用场景,所述第一应用场景的无线干扰强度小于所述第二应用场景的无线干扰强度,所述第二应用场景的无线干扰强度小于所述第三应用场景的无线干扰强度。优选的,复数个应用场景还包括第四应用场景,所述第四应用场景的无线干扰强度大于所述第三应用场景的无线干扰强度或小于所述第一应用场景的无线干扰强度。优选的,所述动态选择策略包括,第一选择策略,用以在所述第一应用场景下选择信道,获取与所述第一应用场景对应的信道。优选的,所述动态选择策略包括,第二选择策略,用以在所述第二应用场景下选择信道,获取与所述第二应用场景对应的信道。优选的,所述动态选择策略包括,第三选择策略,用以在所述第三应用场景下选择信道,获取与所述第三应用场景对应的信道。优选的,所述动态选择策略包括,第四选择策略,用以在所述第四应用场景下选择信道,获取与所述第四应用场景对应的信道。优选的,所述预定时间的范围在5min~15min。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实现了在不同场景下根据信道性能的需求的不同对信道进行相应的切换,通过动态信道选择策略可在不同程度的无线干扰下选取当前信道中性能最佳的信道进行无线数据传输,从而达到提高传输率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无线路由器的自适应调制方法的一种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如图1所示,一种无线路由器的自适应调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1.对当前信道的无线干扰强度进行扫描,并获取无线干扰参数组;A2.将获取的无线干扰参数组与预设的复数个应用场景进行匹配,每个应用场景对应一个无线干扰参数组;A3.根据动态信道选择策略将应用场景与信道进行匹配,获取与应用场景对应的信道;A4.将当前信道切换至与应用场景对应的信道;A5.延迟预定时间,返回执行步骤A1。在执行自适应调制方法时根据上述步骤顺序依次执行相应操作,且在执行完步骤A5后返回执行步骤A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动态信道选择策略可在不同程度的无线干扰下选取当前信道中性能最佳的信道进行无线数据传输,从而达到提高传输率的目的。本实施例中的自适应调制方法适用于小型家庭无线网关的无线信道自适应机制,可设定不同的应用场景,并进行判断;在切换信道时可根据当前的应用场景选取与该应用场景对应的选择策略进行切换;在无线数据传输过程中可以动态调整信道;通过动态信道选择策略可合理的进行信道自适应调节。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无线干扰参数组的参数包括:基站设备数量(NumberofBSSs)、通信网络系统(CNS)综合噪声分数、信道干扰阈值(ntf_threshold)、信道占用率(ChannelOccupancy)、帧检验序列(FrameCheckSequence,FCS)和链路层的链接率(linkrate)。进一步地,还可包括空间信道评估干扰(CCAInterference)、调整干扰(AdjustedInterference)、发射功率(TxPower)、背景噪声(BackgroundNoise)、总分(TotalScore)和相邻信道的分数(AdjacentChannelScore)等。以上每个参数值在不同的策略下占有的比重均有所区别,对于特定的策略,可以通过相应的环境参数来动态的调整每个参数所占的比例。如果用户选择了自定义的无线应用场景,可在web页面供用户修改每个参数比重的选项,以满足用户的定制需求。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无线干扰参数组中参数的相应数据进行判断分析,获取与当前信道的无线干扰强度对应的应用场景。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复数个应用场景包括:第一应用场景(干扰较少),第二应用场景(干扰较多)和第三应用场景(干扰非常多),第一应用场景的无线干扰强度小于第二应用场景的无线干扰强度,第二应用场景的无线干扰强度小于第三应用场景的无线干扰强度。在本实施例中的三种应用场景分别对应不同的无线干扰情况。通过动态信道选择策略可在不同程度的干扰强度下,选择最佳的信道切换策略,以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并且不影响用户的使用。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复数个应用场景还包括第四应用场景,第四应用场景的无线干扰强度可大于第三应用场景的无线干扰强度或小于第一应用场景的无线干扰强度。在本实施中第四应用场景为用户自定义的应用场景,用户可根据需要自行决定当前的无线干扰程度。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动态选择策略可包括,第一选择策略,用以在第一应用场景下选择性能最佳的信道,获取与第一应用场景对应的信道。当第一应用场景干扰较少时,第一选择策略可不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无线路由器的自适应调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线路由器的自适应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A1.对当前信道的无线干扰强度进行扫描,并获取无线干扰参数组;A2.将获取的所述无线干扰参数组与预设的复数个应用场景进行匹配,每个所述应用场景对应一个所述无线干扰参数组;A3.根据动态信道选择策略将所述应用场景与信道进行匹配,获取与所述应用场景对应的信道;A4.将当前信道切换至与所述应用场景对应的信道;A5.延迟预定时间,返回执行步骤A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路由器的自适应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A1.对当前信道的无线干扰强度进行扫描,并获取无线干扰参数组;A2.将获取的所述无线干扰参数组与预设的复数个应用场景进行匹配,每个所述应用场景对应一个所述无线干扰参数组;所述复数个应用场景包括:第一应用场景,第二应用场景和第三应用场景,所述第一应用场景的无线干扰强度小于所述第二应用场景的无线干扰强度,所述第二应用场景的无线干扰强度小于所述第三应用场景的无线干扰强度;A3.根据动态信道选择策略将所述应用场景与信道进行匹配,获取与所述应用场景对应的信道;A4.将当前信道切换至与所述应用场景对应的信道;A5.延迟预定时间,返回执行步骤A1。2.如权利要求1所述无线路由器的自适应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干扰参数组的参数包括:基站设备数量、通信网络系统综合噪声分数、信道干扰阈值、信道占用率、帧检验序列和链路层的链接率。3.如权利要求1所述无线路由器的自适应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复数个应用场景还包括第四应用场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珠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