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成明专利>正文

车辆远近灯自动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37977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车辆远近灯自动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收发器、接收器、壳体和底座,收发器由光敏接收器、放大电路、延时电路、红外发射电路组成,光敏接收器的电信号输出端接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放大电路的输出端接延时电路的输入端,延时电路的输出端接红外发射电路;所说的光敏接收器设有遮光板、光敏接收管、反光罩,光敏接收管设于反光罩的焦点处并固定于遮光板背面上,遮光板固定于壳体上;接收器由红外检测电路、放大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红外检测电路的输出端接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放大电路的输出端接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外接车辆的前照灯的远近灯电路,红外检测电路的红外检测器件设于收发器光敏接收器的遮光板的正面。(*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主要用于夜间照亮前方路程的车辆照明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车辆远近灯自动转换的装置。(2)
技术介绍
车辆在夜间行驶时,为了车辆的安全行驶,车辆上装配有多种汽车照明与信号系统,其中用于夜间行车照明和产生超车信号的前照灯的照明效果决定了夜间行车的安全性,例如夜间行驶的车辆在交会时,为了减少因前照灯的强光产生的眩目作用给驾驶员带来的不良影响,对前照灯的设计以及驾驶员的行为都有相应的严格要求、标准与规范。通常采用的是夜间行车时,驾驶员根据需要通过前照灯控制装置对前照灯进行远光、近光变换。前照灯控制电路设有灯控制开关、前照灯控制继电器、调光器开关等,当灯控制开关接通前照灯控制继电器时,接通前照灯至电源(一般为车载蓄电池),调光器设有远光、近光和闪光(用于超车)3栏,驾驶员根据实际需要调控前照灯调光开关。然而,由于车辆的增加,车速的提高,驾驶员需频繁拨动前照灯调光开关,为此,不少驾驶员有意无意地没有按要求进行操作,给行车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CN90203473号专利提供一种汽车灯光自动控制装置,设有光敏放大器、鉴幅器、转换开关和稳压器,鉴幅器为施密特触发器。CN91221268号专利提供一种汽车灯自控装置,设有转换开关、光敏三极管组成的接收器、触发电路、驱动电路、继电器和报警电路。CN90207426号专利提出一种汽车灯光自动控制器,设有光敏检测部件、放大部件、延时触发部件、驱动部件和电源,光敏检测部件的输出经放大器和延时电路进入施密特触发电路,驱动部件由集成电路、继电器等组成。CN93226071号专利提出一种汽车灯光自动交会器,它设有光电转换器、比较器、时序控制电路、功率放大电路、驱动电路。胡式旺等(胡式旺主编,汽车电路电子设备原理与检修,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106-107)介绍了一种汽车灯光控制电路和前照灯自动控制电路。(3)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当车辆夜间行车交会,前方驶来的车辆开启远灯造成眩目时,可主动、及时将其转换为近灯的车辆远近灯自动转换装置。本技术设有收发器、接收器、壳体和底座,收发器由光敏接收器、放大电路、延时电路、红外发射电路组成,光敏接收器的电信号输出端接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放大电路的输出端接延时电路的输入端,延时电路的输出端接红外发射电路。所说的光敏接收器设有遮光板、光敏接收管、反光罩,光敏接收管设于反光罩的焦点处并固定于遮光板背面上,遮光板固定于壳体上。反光罩设于壳体的前上方,壳体的下部可呈平板状。接收器由红外检测电路、放大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红外检测电路的输出端接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放大电路的输出端接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外接车辆的前照灯的远近灯电路,红外检测电路的红外检测器件设于收发器光敏接收器的遮光板的正面。壳体设于底座的转轴上,壳体可绕转轴转动。电路板及线路可设于壳体上。所说的收发器也可采用红外代码收发电路,利用红外传输信息代码,光敏接收器接收的光信号经放大电路后在比较器中比较,其输出经单片机输出相应信号代码由红外发射电路发出。使用时,可将本装置设于车辆方向盘正前方的仪表台上,当光敏接收器接收到前方车辆的远灯发出的强光时,本装置立即发射出红外控制信号,并延时3-7秒,迫使前方车辆关闭远灯,打开近灯,防止远灯车辆夜间交会时给驾驶员造成的眩目现象,尤其是在转弯的道路交会车时,以保证夜间行车安全。(4)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反光罩与光敏接收管D1、遮光板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路组成框图。图4为一种收发器实例的电路组成框图。图5为一种接收器实例的电路原理图。(5)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本技术设有收发器、接收器、壳体1和底座2,收发器由光敏接收器31、放大电路32、延时电路33、红外发射电路34组成,光敏接收器31的电信号输出端接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放大电路的输出端接延时电路的输入端,延时电路的输出端接红外发射电路的输入端。所说的光敏接收器设有遮光板311、光敏接收管D1、反光罩312,光敏接收管D1设于反光罩312的焦点处并固定于遮光板311的背面,遮光板固定于壳体的下部,反光罩312设于壳体的前半部分,下方为壳体的暗色平板313,这样,反光罩不会反射前上方的路灯灯光。红外发射管D2设于遮光板的正面。接收器由红外检测电路41、放大电路42和控制电路43组成,红外检测电路41的输出端接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放大电路的输出端接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控制电路外接车辆前照灯的远近灯电路。红外检测电路的红外光敏接收管D3设于收发器的光敏接收器的遮光板311的正面。壳体1设于底座2的转轴上,可根据需要转动其朝向,底座用于固定在车辆方向盘正前方的仪表台上。如图4所示,光敏接收二极管D1接收来自前方车辆远灯的光信号并转换为电信号由运放A1放大,再由阻容RC电路的延时后输入运放A2,经比较放大信号接单片机IC,再推动红外发射管D2发射。如图5所示,红外光敏接收管D3接收到前方车辆发来的红外发射信号,经三极管放大电路(Q1、Q2),由继电器J对本车的前照灯电路进行控制。上述图4,5可根据有关标准以及器件的选择进行具体设计,选用常用的电路。权利要求1.车辆远近灯自动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收发器、接收器、壳体和底座,收发器由光敏接收器、放大电路、延时电路、红外发射电路组成,光敏接收器的电信号输出端接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放大电路的输出端接延时电路的输入端,延时电路的输出端接红外发射电路;所说的光敏接收器设有遮光板、光敏接收管、反光罩,光敏接收管设于反光罩的焦点处并固定于遮光板背面上,遮光板固定于壳体上;接收器由红外检测电路、放大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红外检测电路的输出端接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放大电路的输出端接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外接车辆的前照灯的远近灯电路,红外检测电路的红外检测器件设于收发器光敏接收器的遮光板的正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远近灯自动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反光罩设于壳体的前上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远近灯自动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壳体的下部为呈暗色平板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远近灯自动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延时电路其延时时间为3-7秒。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远近灯自动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设于底座的转轴上,壳体可绕转轴转动。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远近灯自动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收发器和接收器的电路板及线路设于壳体上。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远近灯自动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收发器采用红外代码收发电路,利用红外传输信息代码,光敏接收器的输出端接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其输出经单片机输出接红外发射电路。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远近灯自动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遮光板固定于壳体的下部,红外发射管D2设于遮光板的正面,红外检测电路的红外光敏接收管D3设于收发器的光敏接收器的遮光板(311)的正面。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远近灯自动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红外光敏接收管D3的输出端接三极管放大电路(Q1、Q2)的输入端,放大电路的输出端接继电器J,继电路J外接本车的前照灯电路。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远近灯自动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1)设于底座(2)的转轴上。专利摘要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成明
申请(专利权)人:袁成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