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改性吸水树脂作为混凝土抗冻增强材料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78855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30 22:17
一种改性吸水树脂作为混凝土抗冻增强材料的用途,所述改性吸水树脂为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水浴30-50摄氏度,以石油醚作为分散相,重量百分比为0.3%~0.5%的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作为交联剂,重量百分比为0.6%~0.8%的过硫酸盐作为引发剂,由重量百分比为80%~90%的丙烯酸单体和重量百分比为10%~20%的丙烯酰胺共聚制备而成的球形颗粒。该改性吸水树脂的特点表现在:其颗粒细小,颗粒粒径不超过120μm,在不同介质中的吸液速率和吸液能力非常稳定,最大吸液能力不超过自身重量的25倍,在硬化混凝土中产生的微孔直径为原始颗粒的2~3倍,且受Ca2+浓度和pH值的影响大大减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改性吸水树脂球形颗粒以干掺方式掺入混凝土,不仅可维持混凝土工作性,而且抗压强度、特别是抗冻性能均得到显著改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具体的说是一种改性吸水树脂作为混凝土抗冻增 强材料的用途。
技术介绍
混凝土建筑物所处环境凡是有正负温交替、混凝土内部饱水或部分饱水的情况 下,混凝土都会发生冻融破坏。冻融循环作用是严寒地区混凝土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多 发生在大坝、道路、桥梁等与水接触的建筑物。自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来,在寒冷地区浇 筑混凝土,引气混凝土的概念已成为定规,无一例外。但引气剂引入的气泡都是有寿命的, 在搅拌、运输、浇筑等过程中无可避免会导致新拌混凝土气泡破裂,造成含气量损失。同时, 在我国,混凝土对粉煤灰的依存度较高,常态混凝土中的粉煤灰掺量高达30%以上,碾压混 凝土中粉煤灰掺量甚至高达70 %以上。而粉煤灰颗粒中未燃尽的碳颗粒对极性物质如引 气剂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这将进一步严重影响气泡形成和稳定,造成含气量损失。而在高 寒高海拔地区,环境气压对引气产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为随着海拔升高,气压降低,混 凝土中的含气量就会降低。引气剂产生的含气量损失问题使得硬化混凝土的真实含气量难 以控制与设计,为达到引气目的往往会增加引气剂掺量,从经济上不合理之外,最重要的是 若硬化混凝土的真实含气量过高,混凝土强度急剧降低;而含气量过低,高抗冻性又难以保 证。而且,含气量与强度本身遵循"拇指定律",即含气量每增加1 %,抗压强度约损失5%, 抗冻性的提高必然以削弱强度为代价。在高寒高海拔地区,混凝土须达到高强和高抗冻性 的双保证,而采用引气剂的方法不仅难以控制混凝土抗冻性,同时可能以削弱强度为代价。 高吸水树脂(SAP)是一种具有低交联度三维网络结构的高分子材料,一旦与水或 水溶液接触即开始肿胀,生成水凝胶。以往,高吸水树脂都是作为一种有效阻止或减少混凝 土自身变形的内养护材料来使用。由于SAP会在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变化时释水,释水后 在硬化混凝土中形成的含气微孔,基于孔隙大小、分布的特征,本专利技术的核心就是利用其作 为混凝土抗冻剂。然而,一般的高吸水材料对混凝土的工作性影响显著,且吸水颗粒较大, 颗粒形状不规则,难以达到理想的抗冻孔隙体系,如果对SAP的分子结构与合成工艺进行 合理设计与改进,使得吸水材料不仅能满足新拌混凝土工作性的要求,还可以显著提升混 凝土的抗冻性能,同时达到水化增强的目的,这将为高寒高海拔地区、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 结构工程的高抗冻性问题找到一条可靠的解决方案,并对建筑物的安全运行产生显著的社 会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主要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改性吸水树脂作为混凝土抗 冻增强材料的用途,通过掺入改进的吸水树脂组分,在混凝土中实现定量造微孔功能,藉此 提升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特别在有粉煤灰大量存在的混凝土中、或者在高寒高海拔地区, 可有效克服引气剂掺量过大、气泡易破灭含气量容易损失的问题,以及解决混凝土高强和 高抗冻性的矛盾。 -种改性吸水树脂(Modified Absorbent Polymer,MAP)作为混凝土抗冻增强材 料的用途,所述改性吸水树脂为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水浴30-50摄氏度,以石油醚作为分 散相,重量百分比为〇. 3%?0. 5%的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作为交联剂,重量百分比为 0.6%?0.8%的过硫酸盐作为引发剂,由重量百分比为80%?90%的丙烯酸单体和重量 百分比为10%?20%的丙烯酰胺共聚制备而成的球形颗粒。 一种改性吸水树脂作为混凝土抗冻增强材料的用途,所述改性吸水树脂的制备方 法步骤如下: ⑴在30?50°C的水浴条件下,边搅拌边将丙烯酸单体加入到浓度为5mol · Γ1的 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控制性的中和反应; ⑵中和完毕后,在5?KTC下,向步骤⑴的溶液中加入丙烯酰胺单体搅拌至溶解; ⑶向步骤⑵的溶液中加入交联剂和引发剂搅拌溶解,再将混合溶液加入到溶有分 散剂的石油醚相中; ⑷将温度升至40?50°C,反应2h,然后加热搅拌至共沸脱水温度,反应1?I. 5h 后停止加热搅拌; (5)经聚合得到的改性吸水树脂干燥后在磨机中粉磨成细小球状颗粒,粒径不大于 120 μ m〇 一种改性吸水树脂作为混凝土抗冻增强材料的用途,将所述改性吸水树脂以干掺 方式直接掺入混凝土,先与胶凝材料混合均匀后,再与砂石骨料、水混合搅拌、成型。 所述改性吸水树脂掺量为胶凝材料的0. 3?0. 6wt %。 所述改性吸水树脂的最大吸液能力不超过自身重量的25倍,在硬化混凝土中产 生的微孔直径为干燥颗粒的2?3倍,且受Ca2+浓度和pH值的影响较小。 国内外关于混凝土冻融破坏机理的假说有很多,其中以T.C. Powers的静水压和 渗透压理论最为经典。混凝土中掺入引气剂时,在硬化后混凝土浆体中产生不与毛细孔连 通的、相互独立且封闭的微小气泡。均匀分布的封闭微小气泡为孔隙溶液提供缓冲空间,减 小水分迀移距离,大大缓和静水压力,提高混凝土抗冻融性能。申请人通过研宄发现,传统 高吸水树脂颗粒吸液能力高,受Ca 2+浓度和pH值的影响较大,使得硬化混凝土中产生气孔 孔径无法准确控制;且为了满足内养护需要主要以湿掺方式掺入混凝土,由于水凝胶间的 范德华力使得吸水树脂颗粒在混凝土中难以均匀分散,同时由于湿掺,混凝土浆体体系有 效水胶比增加,致使强度大幅损失。因此,传统高吸水树脂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提升幅度有 限,且以强度损失为代价,抗冻效果无法取代引气剂,更别提满足抗冻增强的目的。 为了改善传统吸水树脂材料吸水倍率太高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如吸水颗粒过大、 干掺时对混凝土工作性影响显著、而湿掺会增加有效水灰比致使强度降低等等,在作为抗 冻增强剂时必须加以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对吸液倍率及颗粒形状进行严格控制,通过组分优 选和特殊工艺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吸水树脂颗粒.不同于传统高吸水树脂,该改性吸水树脂 (MAP)颗粒细小,呈球状,最大粒径不大于120 μ m,吸水倍率低,最大吸液能力仅达25倍,最 重要的是在饱含Ca2+的碱性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大幅增加。释水后在硬化混凝土中产生封 闭的、均匀的、球形微孔,孔径分布在100?400 μ m(参见图7),约为原始球形颗粒直径的 2?3倍。最可几孔径在200 μ m左右,掺量为胶凝材料的0. 3?0. 6wt%,气泡间距系数为 100?200 μ m,可将其应用到混凝土中作为抗冻增强材料。硬化混凝土中的含气量、气泡间 距系数与MAP掺量和颗粒粒径密切相关,混凝土中引入的含气微孔孔径可通过吸水颗粒粒 径进行设计与调控。申请人通过研宄还发现,除引入有效的含气微孔外,MP吸水后形成高 分子水凝胶,具有较高的凝胶弹性,可充分缓和静水压力,同时MP水凝胶中的水分子以三 种形态存在:自由水、束缚水和结合水,束缚水和结合水在很低的温度下才能结冰,仅有少 量自由水在〇°C以下结冰,产生的静水压力大为减少。此外,MP具有水化增强和抑制收缩 的作用,不仅使得水泥基浆体孔隙率降低,且孔径细化,换句话说毛细孔减小,凝胶孔增多, 使得掺MP浆体中可冻结水量减少。因此,掺MAP的混凝土抗冻性能大幅提升。 本专利技术改性吸水树脂作为混凝土抗冻增强材料的用途的优点是:通过研宄发现, 本专利技术的改性吸水树脂球形颗粒以干掺方式掺入混凝土,不仅对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性吸水树脂作为混凝土抗冻增强材料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吸水树脂为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水浴30‑50摄氏度,以石油醚作为分散相,重量百分比为0.3%~0.5%的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作为交联剂,重量百分比为0.6%~0.8%的过硫酸盐作为引发剂,由重量百分比为80%~90%的丙烯酸单体和重量百分比为10%~20%的丙烯酰胺共聚制备而成的球形颗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真杨华美刘加平蔡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