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覆盖增强机制下的定时维护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374389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30 1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覆盖增强机制下的定时维护方法及装置。其方法包括:确定与定时相关的物理层信道最后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位置;根据确定的时域位置,确定所述定时的开始时刻。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根据与定时相关的物理层信道最后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位置,确定该定时的开始时刻。避免按照现有标准中规定的方式对上述定时进行维护,从而解决覆盖增强机制下如何进行与物理层信道相关的定时维护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覆盖增强机制下的定时维护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覆盖增强机制下的定时维护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机器到机器(MachinetoMachine,M2M)通信是未来通信智能化发展的一种趋势。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以及其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LTE)系统中需要支持机器型通信(MachineTypeCommunications,MTC)功能。一台MTC设备(MTC终端)可能具有多种M2M通信特性之中的部分特性,如低移动性、传输数据量小、对通信时延不敏感、要求极低功耗等特征。在现有的基于通用移动通信系统(GSM)技术的M2M网络中,运营商发现在有些场景下工作的MTC终端,比如工作于地下室、商场或者建筑角落的MTC终端,由于无线信号被严重遮挡,信号受到很大的衰减,上述MTC终端无法与网络进行通信。而针对这些场景进行网络的深度覆盖会大大增加网络的建网成本,包括增加的设备开支、网络规划成本、增加人工维护开支等。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演进,M2M服务将部署于LTE网络中,因此运营商希望在后续的基于LTE的无线通信技术中可以有效增加网络的覆盖,解决工作于上述场景下的MTC终端以及类似场景下的其他终端覆盖问题。为了改善终端的覆盖,满足运营商的需求,一种可能的方式就是引入物理信道连续多次传输的机制,通过重传的合并增益改善覆盖,后续描述该机制称为重复传输(repetition)。对于支持覆盖增强机制(即repetition机制)的终端,一旦开启覆盖增强功能,就意味着某些物理层信道会连续多次重传。那么,如果仍然按照现有标准中规定的方式进行与物理层信道相关的定时维护(所谓定时维护,主要是指确定定时窗口或定时器的开启时刻,确定其他定时信息的生效时间等等),可能导致终端无法正常工作。所谓与物理层信道相关的定时,是指该定时的开启时刻、生效时刻与物理层信道的传输相关。以LTE-A系统的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为例。现有的随机接入过程包括:终端(UE)选择随机接入前导码(preamble)和PRACH资源,并利用该PRACH资源向基站发送Msg1,该Msg1中携带所选的随机接入preamble;UE在发送Msg1后3毫秒(ms)启动随机接入响应窗口(RandomAccessResponseWindow,RARwindow),RARwindow的典型值为10ms;基站接收到随机接入preamble,计算上行定时提前量(TA),并通过下行共享信道(DL-SCH,DownlinkSharedchannel),例如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DownlinkSharedChannel,PDSCH),向UE发送Msg2,该Msg2为随机接入响应(RandomAccessResponse,RAR),其中至少包含该上行TA信息和针对Msg3的上行调度信息(ULgrant);UE在随机接入响应窗口(RARwindow)中等待接收RAR,如果没有接收到,则认为随机接入失败。UE通过上行共享信道(UL-SCH,UplinkSharedChannel),例如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UplinkSharedChannel,PUSCH),传输Msg3,进行第一次调度上行传输,该消息携带UE的标识信息。UE发送Msg3之后开启媒体接入控制竞争解决定时器(mac-ContentionResolutionTimer),并在该定时器运行期间接收Msg4,UE根据Msg3发送的UE标识和Msg4的信息,判断是否竞争成功。如果竞争成功,则停止竞争解决定时器的运行。Msg4通过DL-SCH传输。对于采用了覆盖增强的终端,假设Msg1传输次数为25次。按照现有标准的规定,将在第一次Msg1传输之后就启动RARwindow,那么在RARwindow内根本不可能接收到RAR,终端必定随机接入失败,导致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覆盖增强机制下的定时维护方法及装置,以解决覆盖增强机制下如何进行与物理层信道相关的定时维护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覆盖增强机制下的定时维护方法,包括:确定与定时相关的物理层信道最后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位置;根据确定的时域位置,确定所述定时的开始时刻。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解决了覆盖增强机制下如何进行与物理层信道相关的定时维护问题,保证了系统正常工作。下面例举几种定时,并对定时维护的具体实现方式进行说明。如果上述定时为随机接入过程中的随机接入响应窗口,那么,根据确定的携带随机接入过程消息1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最后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位置n1,确定在该时域位置n1之后的第k1毫秒开启该随机接入响应窗口,所述k1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对于网络侧设备,还为终端配置所述随机接入响应窗口的长度,所述随机接入响应窗口的长度大于携带随机接入过程消息2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重复传输需要的时间。其中,随机接入响应窗口的长度即,随机接入响应窗口开启时刻到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长度。如果上述定时为随机接入过程中的媒体接入控制竞争解决定时器,那么,根据确定的携带随机接入过程消息3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最后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位置n2,确定在该时域位置n2后开启该媒体接入控制竞争解决定时器。对于网络侧设备,还为终端配置所述媒体接入控制竞争解决定时器的长度,所述媒体接入控制竞争解决定时器的长度大于携带随机接入过程消息4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重复传输需要的时间。其中,媒体接入控制竞争解决定时器的长度即,媒体接入控制竞争解决定时器的计时时长。如果上述定时包括定时提前定时器,那么,根据确定的携带定时提前命令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单元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最后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位置n3,确定在该时域位置n3最后一次传输该定时提前命令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单元后开启该定时提前定时器。进一步的,如果上述定时还包括该定时提前命令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单元中携带的定时提前量,那么,根据确定的上述时域位置n3,确定该定时提前量在上述时域位置n3对应的子帧之后的第k2个子帧生效,所述k2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其中,如果时域位置n3的粒度为子帧,那么时域位置n3对应的子帧就是该时域位置n3。如果时域位置n3的粒度小于子帧,那么时域位置n3对应的子帧是该时域位置n3所在的子帧。如果上述定时为调度请求禁止定时器,那么,根据确定的携带调度请求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最后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位置n4,确定在该时域位置n4对应的子帧启动该调度请求禁止定时器。其中,如果时域位置n4的粒度为子帧,那么时域位置n4对应的子帧就是该时域位置n4。如果时域位置n4的粒度小于子帧,那么时域位置n4对应的子帧是该时域位置n4所在的子帧。如果上述定时为周期性缓冲区上报定时器和缓冲区上报重传定时器,那么,根据确定的时域位置,确定所述定时的开始时刻。具体的,根据确定的携带缓冲区上报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最后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位置n5,确定在该时域位置n5后开启或重启该周期性缓冲区上报定时器和缓冲区上报重传定时器。如果为截短的缓冲区上报,则仅开启或重启缓冲区上报重传定时器。如果上述定时为周期性功率余量上报定时器和禁止功率余量上报定时器,那么,根据确定的携带功率余量上报的物理上行共享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覆盖增强机制下的定时维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与定时相关的物理层信道最后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位置;根据确定的时域位置,确定所述定时的开始时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覆盖增强机制下的定时维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与定时相关的物理层信道最后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位置;根据确定的时域位置,确定所述定时的开始时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为随机接入过程中的随机接入响应窗口,根据确定的时域位置,确定所述定时的开始时刻,包括:根据确定的携带随机接入过程消息1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最后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位置n1,确定在所述时域位置n1之后的k1毫秒开启所述随机接入响应窗口,所述k1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为终端配置所述随机接入响应窗口的长度,所述随机接入响应窗口的长度大于携带随机接入过程消息2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重复传输需要的时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为随机接入过程中的媒体接入控制竞争解决定时器,根据确定的时域位置,确定所述定时的开始时刻,包括:根据确定的携带随机接入过程消息3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最后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位置n2,确定在所述时域位置n2后开启所述媒体接入控制竞争解决定时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为终端配置所述媒体接入控制竞争解决定时器的长度,所述媒体接入控制竞争解决定时器的长度大于携带随机接入过程消息4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重复传输需要的时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包括定时提前定时器,根据确定的时域位置,确定所述定时的开始时刻,包括:根据确定的携带定时提前命令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单元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最后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位置n3,确定在所述时域位置n3最后一次重复传输所述定时提前命令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单元后开启所述定时提前定时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还包括所述定时提前命令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单元中携带的定时提前量,根据确定的时域位置,确定所述定时的开始时刻,包括:根据确定的所述时域位置n3,确定所述定时提前量在所述时域位置n3对应的子帧之后的第k2个子帧生效,所述k2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为调度请求禁止定时器,根据确定的时域位置,确定所述定时的开始时刻,包括:根据确定的携带调度请求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最后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位置n4,确定在所述时域位置n4对应的子帧启动所述调度请求禁止定时器。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为周期性缓冲区上报定时器和缓冲区上报重传定时器,根据确定的时域位置,确定所述定时的开始时刻,包括:根据确定的携带缓冲区上报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最后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位置n5,确定在所述时域位置n5后开启或重启所述周期性缓冲区上报定时器和缓冲区上报重传定时器;或者,根据确定的携带缓冲区上报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最后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位置n5,确定在所述时域位置n5后开启或重启所述缓冲区上报重传定时器,所述缓冲区上报为截短的缓冲区上报。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为周期性功率余量上报定时器和禁止功率余量上报定时器,根据确定的时域位置,确定所述定时的开始时刻,包括:根据确定的携带功率余量上报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最后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位置n6,确定在所述时域位置n6后开启或重启所述周期性功率余量上报定时器和禁止功率余量上报定时器。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与定时相关的物理层信道最后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位置,包括:根据所述物理层信道第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位置和预先约定的重复传输次数,确定所述物理层信道最后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位置;或者,根据所述物理层信道第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位置和网络侧配置的重复传输次数,确定所述物理层信道最后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位置;或者,根据所述物理层信道第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位置和覆盖增强等级,确定所述物理层信道最后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位置;或者,根据物理层信道第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位置、覆盖增强等级和所述物理层信道的信道类型,确定所述物理层信道最后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位置。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增强等级由随机接入过程消息1中覆盖增强等级对应的覆盖增强专用前导码指示;或者,所述覆盖增强等级携带在随机接入过程消息3中。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与定时相关的物理层信道为携带随机接入过程消息1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时,所述携带随机接入过程消息1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第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位置为网络侧配置的或者预先约定的;与定时相关的物理层信道为携带随机接入过程消息2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时,所述携带随机接入过程消息2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第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位置为随机接入响应窗口开启后第k3个下行子帧,所述k3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与定时相关的物理层信道为携带随机接入过程消息3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时,所述携带随机接入过程消息3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第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位置为携带随机接入过程消息2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最后一次重复传输所在子帧之后第k4毫秒起的第一个上行子帧,所述k4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与定时相关的物理层信道为携带随机接入过程消息4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时,所述携带随机接入过程消息4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第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位置为携带随机接入过程消息3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最后一次重复传输所在子帧之后第k5毫秒起的第一个下行子帧,所述k5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与定时相关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及其调度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在同一下行子帧传输时,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及其调度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第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位置为网络侧配置的或预先约定的;与定时相关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及其调度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不在同一下行子帧传输时,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第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位置为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最后一次重复传输所在子帧之后第k7毫秒后的第一个下行子帧,所述k7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与定时相关的物理层信道为携带调度请求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时,所述携带调度请求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第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位置为调度请求触发后第一个调度请求第一次重复传输可用资源的时域位置,所述调度请求第一次重复传输可用资源由网络侧配置或预先约定;与定时相关的物理层信道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时,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第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位置为调度它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最后一次重复传输所在子帧之后第k6毫秒起第一个上行子帧;与定时相关的物理层信道为携带信道质量信息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时,所述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第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位置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最后一次重复传输所在子帧之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亚利
申请(专利权)人: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