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式显示模组及使用该反射式显示模组的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362577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9 13:08
一种显示模组,其包括显示面板、设置在该显示面板上的触控层、设置在触控层上的导光板、设置在该导光板的一端的光源以及设置在该导光板上的硬化层,该导光板与该显示面板分别位于该触控层的相对两侧,该硬化层涂覆在该导光板远离该触控层的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显示模组的电子装置。上述显示模组结构简单,厚度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尤其涉及一种反射式显示模组及使用该反射式显示模组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电子装置中通常设置有显示模组,以显示文字、图案等信息,例如电子书。穿透式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设置在显示面板一侧的光源及导光板、设置在显示面板另一侧的触控层及设置在触控层上的保护盖板等,反射式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设置在显示面板上的光源及导光板、设置在导光板上的触控层及设置在触控层上的保护盖板等。上述两种形式的显示模组中的保护盖板用于保护内部触控层,避免损伤触控层,影响显示及触控效果。然而,上述结构的显示模组结构包含的结构层数较多,因此相互连接的定位结构(例如胶粘或卡扣等结构)也增多,使得显示模组结构复杂,厚度较厚,不利于显示模组及电子装置的轻薄化。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情况,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厚度较薄的反射式显示模组及使用该反射式显示模组的电子装置。一种显示模组,其包括显示面板、设置在该显示面板上的触控层、设置在触控层上的导光板、设置在该导光板一端的光源以及设置在该导光板上的硬化层,其中该导光板与该显示面板分别位于该触控层的相对两侧,该硬化层涂覆在该导光板远离该触控层的表面。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外壳及容纳在外壳中的显示模组,该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设置在该显示面板上的触控层、设置在触控层上的导光板、设置在该导光板一端的光源以及设置在该导光板上的硬化层,其中该导光板与该显示面板分别位于该触控层的相对两侧,该硬化层涂覆在该导光板远离该触控层的表面。上述显示模组中的导光板较触控层靠近使用者,因此导光板即可起导光作用也可起保护作用,能够保护触控层,避免触控层损伤,而无需另外在靠近开口处设置一保护触控层的保护盖板,结构较简单,降低了显示模组的厚度以利于轻薄化,简化了组装步骤,降低了制造成本。另外,由于减少了保护盖板等结构,因此也减少了粘结层的数量,降低了光损失率,提高光的有效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电子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电子装置的显示模组的剖面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显示模组的剖面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显示模组的剖面示意图。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方式中的显示模组的剖面示意图。图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方式中的显示模组的剖面示意图。图7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方式中的显示模组的剖面示意图。图8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七实施方式中的显示模组的剖面示意图。图9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八实施方式中的显示模组的剖面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电子装置100外壳10开口11容纳腔13显示模组30、200、300、400、500、600、700、800显示面板31触控层33第一粘接层34导光板35、350、35’、354、356、358第一材质层3501第二材质层3502入光面351、351’第一出光面353、353’第二出光面355、3545、3585、355’光源36、36’、360、362、364倾斜面361反射凸起357反射凹点357’反射面359、359’第二粘接层37、37’遮蔽层38、38’、380、381硬化层39、390、39’、391、392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2,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电子装置100包括外壳10及装设在该外壳10中的显示模组30。外壳10为框体状,其开设具有开口11的容纳腔13,容纳腔13通过开口11与外界连通。显示模组30通过设置定位结构(图未示)与外壳10固定,并位于外壳10的容纳腔13中。定位结构可以采用卡扣结构、锁固结构或粘结结构等,只要其可使显示模组30定位在外壳10内即可。电子装置100还包括其他功能元件,以实现电子装置100的功能,例如CPU、电路板等。为了节省篇幅,在本实施方式中,未对定位结构的具体方式及电子装置100的CPU、电路板等功能元件做详细描述,且上述省略的描述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电子装置100可为采用反射式显示模组的电子装置,例如,电子书、电视、平板电脑等。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100为电子书。显示模组30包括均容纳在容纳腔13中的显示面板31、触控层33、第一粘接层34、导光板35、光源36、第二粘接层37、遮蔽层38及硬化层39。显示面板31设置在外壳10上并封闭该开口11,用于处理文字、图案信号等。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31为电子纸模组,其包括电子油墨层(图未标)及其他实现信息处理的电子元件等,例如电极。为了节省篇幅,未对显示面板31的具体结构做详细描述,且上述省略的描述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触控层33通过第一粘接层34粘附在显示面板31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粘接层34为光学胶。导光板35及光源36通过第二粘接层37设置在触控层33上,且导光板35及光源36与显示面板31分别位于触控层33的相对两侧。光源36位于导光板35的一侧。光源36发出光线,且光线传输至导光板35中,以照亮显示面板31上的文字、图案等信息。导光板35包括入光面351、第一出光面353及第二出光面355,入光面351连接第一出光面353及第二出光面355。入光面351邻近光源36,第一出光面353与第二出光面355大致平行,第二出光面355朝向触控层33,第一出光面353位于与第二出光面355相对的一侧,且与硬化层39相连接。光源36邻近入光面351设置。光源36的厚度等于或小于导光板35的厚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光源36厚度大致等于导光板35的厚度。光源36发出光线,且发出的光线从入光面351进入导光板35中,并从第一出光面353或第二出光面355射出。光源36可为点光源或线光源,在本实施方式中,光源36为包含LED灯的点光源。在其他实施方式中,LED灯也可替换为其他形式的发光体,例如,冷阴极萤光灯管。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粘接层37为光学胶。导光板35可以由亚克力(PMMA)、聚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MS)、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聚烯烃(Polyolefin)、聚苯乙烯(Polystyrene)或苯乙烯-烯烃聚合物(Styrene-olefin copolymer)等材料或其衍生物制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导光板35为聚碳酸酯材料制成。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导光板35还可以由其他异于上述列出的材料制成,仅需保证导光板35能够导光即可。导光板35中还可包含各种添加物,如UV吸收剂、UV安定剂、抗氧化剂、热安定剂或光扩散粒,以满足其不同的导光特性。导光板35的透光率大于80%,且雾度小于20%,以使得显示效果较佳。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添加物不限于上述列出的添加物,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其他添加剂,以实现相应的功能(如加强光线出射率或减少发热等),当然也可以添加上述列出的添加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导光板35的第二出光面355上形成有多个反射凸起357,反射凸起357包括与第二出光面355连接的反射面359,反射面359与第二粘接层37接触。进入导光板35中的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模组,其包括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显示模组还包括设置在该显示面板上的触控层、设置在触控层上的导光板、设置在该导光板一端的光源以及设置在该导光板上的硬化层,其中该导光板与该显示面板分别位于该触控层的相对两侧,该硬化层覆盖在该导光板远离该触控层的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模组,其包括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显示模组还包括设置在该显示面板上的触控层、设置在触控层上的导光板、设置在该导光板一端的光源以及设置在该导光板上的硬化层,其中该导光板与该显示面板分别位于该触控层的相对两侧,该硬化层覆盖在该导光板远离该触控层的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硬化层以涂布方式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硬化层以浸涂、滚涂、喷涂或淋涂的方式形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包括入光面、第一出光面及第二出光面,该入光面连接该第一出光面及第二出光面,该光源邻近该入光面设置,该第二出光面朝向该触控层,该第一出光面位于与该第二出光面相对的一侧,且与该硬化层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的第二出光面上形成多个反射凸起,且该多个反射凸起间隔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个反射凸起的直径小于40微米。
7.如权利要求4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的第一出光面上形成多个反射凹点,且该多个反射凹点间隔设置。
8.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个反射凸起包括反射面,该反射面为外凸圆弧面,该反射面与该第二出光面相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由不同材料形成的多层材质层组成,且其中至少两层材质层的反射率不同。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多层材质层中的至少一层的折射率大于或等于1.53。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多层材质层中的至少一层的材料包括聚碳酸酯、环烯烃类共聚物、环烯烃共聚物、聚丙烯酸酯、聚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12.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多层材质层中折射率最大的材质层的厚度最大。
13.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多层材质层中与该硬化层相接的材质层的硬度高于其它材质层的硬度。
14.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多层材质层中折射率最高的材质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25毫米。
15.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硬化层中包含多个颗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顺隆周景瑜范家兵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