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金属板材的磨削装夹治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非金属板材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非金属板材的磨削装夹治具。
技术介绍
非金属工件不能像铁、钴、镍等金属工件,可以直接放在磨床的电磁工作台上,靠电磁吸力固定。而是必须利用工装夹、治具来固定在磨床的电磁工作台上。但是许多非金属板材件在前期成型的过程中会发生弯曲,例如由环氧树脂和陶瓷材料制备的复合材料(环氧树脂陶瓷片)在成型过程中会发生弯曲,以至于对这些板材件进行磨削加工的过程中会产生裂纹,甚至有可能打飞工件,造成安全事故。目前,尚无在磨削加工弯曲非金属板材件的过程中使用装夹治具的相关报道。类似在磨床上使用的装夹治具是依靠螺杆的顶紧力来固定工件,因此只能固定小零件和精度要求高的零件,不能固定弯曲板材件。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较好的固定弯曲的非金属板材的磨削装夹治具。一种非金属板材的磨削装夹治具,包括底座、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以及压块;所述底座包括主板以及固定在所述主板外周上的第一直角部,所述主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部分所述第一表面用于放置非金属板材;所述第一直角部凸出于所述第一表面,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边柱及第二边柱;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一边柱相对设置,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折边与第二折边;所述第一折边设在所述第一表面上,且与所述第一直角部位于所述主板之上的部分共平面;所述第二折边设在所述主板上,所述第一挡板通过所述第二折边与所述主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第二边柱相对设置,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三折边与第四折边;所述第三折边设在所述第一表面上,且与所述第一直角部位于所述主板之上的部分共平面;所述第四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金属板材的磨削装夹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以及压块;所述底座包括主板以及固定在所述主板外周上的第一直角部,所述主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部分所述第一表面用于放置非金属板材;所述第一直角部凸出于所述第一表面,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边柱及第二边柱;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一边柱相对设置,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折边与第二折边;所述第一折边设在所述第一表面上,且与所述第一直角部位于所述主板之上的部分共平面;所述第二折边设在所述主板上,所述第一挡板通过所述第二折边与所述主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第二边柱相对设置,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三折边与第四折边;所述第三折边设在所述第一表面上,且与所述第一直角部位于所述主板之上的部分共平面;所述第四折边设在所述主板上,所述第二挡板通过所述第四折边与所述主板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直角部、所述第一挡板以及所述第二挡板围合呈长方体形状,用于卡紧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非金属板材;所述压块的数目为多个,用于将非金属板材压在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压块与所述第一边柱、所述第二边柱、所述第一挡板以及所述第二挡板可拆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金属板材的磨削装夹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以及压块;所述底座包括主板以及固定在所述主板外周上的第一直角部,所述主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部分所述第一表面用于放置非金属板材;所述第一直角部凸出于所述第一表面,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边柱及第二边柱;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一边柱相对设置,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折边与第二折边;所述第一折边设在所述第一表面上,且与所述第一直角部位于所述主板之上的部分共平面;所述第二折边设在所述主板上,所述第一挡板通过所述第二折边与所述主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第二边柱相对设置,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三折边与第四折边;所述第三折边设在所述第一表面上,且与所述第一直角部位于所述主板之上的部分共平面;所述第四折边设在所述主板上,所述第二挡板通过所述第四折边与所述主板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直角部、所述第一挡板以及所述第二挡板围合呈长方体形状,用于卡紧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非金属板材;所述压块的数目为多个,用于将非金属板材压在所述第一表面上,且所述压块能将弯曲的非金属板材压平,所述压块与所述第一边柱、所述第二边柱、所述第一挡板以及所述第二挡板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金属板材的磨削装夹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包括第二直角部以及用于放置非金属板材的方形部;所述方形部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以及第四侧壁,所述第一边柱及所述第二边柱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侧壁及所述第二侧壁上;所述第二直角部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三边柱与第四边柱,所述第三边柱及所述第四边柱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三侧壁及所述第四侧壁上,且所述第三边柱与所述第四边柱的末端凸出于所述方形部,使得所述第一直角部与所述主板共平面的部分与所述第二直角部拼接呈长方体形状;所述第二折边及所述第四折边分别设在所述第三边柱及所述第四边柱上,所述第一边柱及所述第二边柱的末端分别与所述第四边柱及所述第三边柱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金属板材的磨削装夹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边柱及所述第四边柱上分别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折边与所述第四折边上分别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对应的第一螺纹通孔;所述第二折边通过螺钉与所述第三边柱可拆卸连接,所述第四折边通过螺钉与所述第四边柱可拆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金属板材的磨削装夹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包括连接部及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压合部,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第二螺纹通孔,所述第一边柱、所述第二边柱、所述第一折边以及所述第三折边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压块通过螺钉与所述第一边柱、所述第二边柱、所述第一折边以及所述第三折边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压合部用于将非金属板材压在所述第一表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金属板材的磨削装夹治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设在所述压合部与非金属板材之间的缓冲垫。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金属板材的磨削装夹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柱、所述第二边柱、所述第一折边以及所述第三折边上的所述第二螺纹孔的数目均为两个;位于所述第一边柱上且靠近所述第二边柱的所述第二螺纹孔与所述第二边柱的距离和位于所述第二边柱上且靠近所述第一边柱的所述第二螺纹孔与所述第一边柱的距离不相同;位于所述第二边柱上且靠近所述第一折边的所述第二螺纹孔与所述第一折边的距离和位于所述第一折边上且靠近所述第二边柱的所述第二螺纹孔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川,苏敏,林少丛,郑海荣,钱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