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断路功能的复合多孔性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利用其的二次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断路功能的复合多孔性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利用其的二次电池,尤其涉及能够提高分离膜的离子迁移率特性,并借助多孔性基材来具有断路功能的复合多孔性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利用其的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通常通过组装正极(anode)和负极(cathode)及介于上述正极和负极之间的分离膜(separator)来形成锂二次电池,此时,位于电池的两个电极之间的分离膜作为防止负极和正极直接接触来产生内部短路的部件,不仅是电池内的离子的移动通道,而且对提高电池的安全性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利用现有的聚烯烃类分离膜来制备的电池频繁产生两个电极与分离膜未紧贴而脱离现象,因此,无法有效地通过分离膜的气孔部形成离子传递,由此产生电池性能的下降。并且,现有的分离膜使用暴露于电池内部的氧化及还原环境时不产生分解及反应的化学性质稳定的材料,例如使用氟类聚合物,但是这种基材的机械性强度并不理想,在电池组装工序中引起分离膜脱落、断裂等问题,从而导致电池的内部短路等,降低安全性。追加性地,为了实现耐热性或高电容率,在分离膜涂敷无机物粒子来形成分离膜,此时,由于分离膜和无机物粒子的低粘结能力,导致无机物粒子脱离,从而无法实现所要的效果。另一方面,高能量密度及大容量的二次电池需要具有相对高的工作温度范围,而在以持续高效率充放电状态使用时,温度上升,因而用于这些电池的分离膜与普通的分离膜相比,需要更高的耐热性和热稳定性。并且,需要具有能够应对急速充放电及低温的高的离子传导率等优秀的电池特性。分离膜通过位于电池的负极和正极之间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断路功能的复合多孔性分离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第一熔点及第一孔隙度的多孔性基材,起到支撑部的作用,第一多孔性高分子网络层,层叠于上述多孔性基材的一侧面,当与相向的电极紧贴时,起到粘结层的作用,以及由耐热性高分子的纳米纤维形成的第二多孔性高分子网络层,层叠于上述多孔性基材的另一侧面;上述第一多孔性高分子网络层的熔点和第二多孔性高分子网络层的熔点分别高于多孔性基材的第一熔点,上述第一多孔性高分子网络层的孔隙度和第二多孔性高分子网络层的孔隙度分别与第一孔隙度相同或相似。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8.21 KR 10-2012-00913321.一种具有断路功能的复合多孔性分离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第一熔点及第一孔隙度的多孔性基材,起到支撑部的作用,第一多孔性高分子网络层,层叠于上述多孔性基材的一侧面,当与相向的电极紧贴时,起到粘结层的作用,以及由耐热性高分子的纳米纤维形成的第二多孔性高分子网络层,层叠于上述多孔性基材的另一侧面;上述第一多孔性高分子网络层的熔点和第二多孔性高分子网络层的熔点分别高于多孔性基材的第一熔点,上述第一多孔性高分子网络层的孔隙度和第二多孔性高分子网络层的孔隙度分别与第一孔隙度相同,上述第一多孔性高分子网络层通过对能够在电解液中发生溶胀并且能够传导电解质离子的高分子进行电纺丝来形成为纳米纤维网络形态,上述第二多孔性高分子网络层通过对耐热性高分子和溶胀性高分子的混合物进行电纺丝来形成为纳米纤维网络形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断路功能的复合多孔性分离膜,其特征在于,上述多孔性基材的孔隙度设定为60至80%,上述第一多孔性高分子网络层的孔隙度和第二多孔性高分子网络层的孔隙度分别设定为50至8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断路功能的复合多孔性分离膜,其特征在于,上述多孔性基材为利用干式法制备的聚乙烯多孔性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断路功能的复合多孔性分离膜,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多孔性高分子网络层与正极相紧贴,上述第一多孔性高分子网络层薄于第二多孔性高分子网络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断路功能的复合多孔性分离膜,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多孔性高分子网络层的纳米纤维还包含溶胀性高分子及无机物粒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断路功能的复合多孔性分离膜,其特征在于,上述多孔性基材的厚度设定为5至9μm范围,第一多孔性高分子网络层的厚度设定为2至3μm范围,第二多孔性高分子网络层的厚度设定为4至14μm范围。7.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含负极、正极、用于使上述负极和正极分离的分离膜及电解液,上述分离膜由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断路功能的复合多孔性分离膜形成。8.一种具有断路功能的复合多孔性分离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第一熔点及第一孔隙度的多孔性基材,起到支撑部的作用,由耐热性高分子的纳米纤维形成的第二多孔性高分子网络层,层叠于上述多孔性基材的一侧面,以及第一多孔性高分子网络层,层叠于上述第二多孔性网络层的上部面,当与相向的电极紧贴时,起到粘结层的作用;上述第一多孔性高分子网络层的熔点和第二多孔性高分子网络层的熔点分别高于多孔性基材的第一熔点,上述第一多孔性高分子网络层的孔隙度和第二多孔性高分子网络层的孔隙度分别与第一孔隙度相同,上述第一多孔性高分子网络层通过对能够在电解液中发生溶胀并且能够传导电解质离子的高分子进行电纺丝来形成为纳米纤维网络形态,上述第二多孔性高分子网络层通过对耐热性高分子和溶胀性高分子的混合物进行电纺丝来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寅踊,李承勋,丁榕湜,苏允美,
申请(专利权)人:阿莫绿色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