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后置式可控震源侧翻保护装置,该装置能提高震源车野外作业安全保护性能。它主要由网架、前支撑架、后支撑架、右部侧弧架、右顶架、顶盖、左顶架、左部侧弧架几部分焊接而成,所述网架的上端与顶盖1/4处底面焊接固定;网架的底端与底座相焊接,并于连接夹角处焊接加强筋;前后支撑架分别焊接于网架上部前后平面和顶盖底面;顶盖左右两侧分别与左右侧弧架内侧底面焊接相连,其顶面与左右顶架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震源车翻车碰撞过程中,具有较小的结构变形和较强的主动诱导变形能力,且隔震缓冲性能良好,能有效吸收碰撞冲击动能;能有效阻止震源车发生连续翻滚事故,对驾驶员生命安全和仪器设备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置式可控震源侧翻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后置式可控震源侧翻保护装置,属于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野外施工安全保护领域。
技术介绍
可控震源车以其具有可控、高品质激发信号和节能环保等优点,在油气资源探勘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的增大,资源勘探目标迅速向沙漠、戈壁和山前带等恶劣环境区域进行转移,由于震源车具有质量大、质心高等特点,在转向过程中极易造成车身重心偏移失稳,导致震源车发生侧翻、横摆、连续翻滚等危险事故,轻者损坏车内仪器设备,重者对驾驶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使国家经济财产遭受严重损失。因此,根据国际HSE标准要求,用于野外施工的工程车辆必须在驾驶室外安装一种侧翻保护装置,从而有效提高震源车野外作业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更好的保护驾驶员的生命安全和仪器设备的完整性。 目前,国内外对具有安全保护性能的可控震源侧翻保护装置的研宄尚处于初级阶段,所设计的侧翻保护装置由于整体刚度较低,变形吸能效果较差,其大多数保护性能不佳;同时,在设计时也仅单方面考虑减小驾驶室的碰撞破坏,而没有多方位考虑由于侧翻、横摆、连续翻滚等事故对驾驶员生命安全造成的威胁。因此,从全方位角度考虑出发,设计出一种既具有整体刚度较大和主动诱导变形能力,又具有良好缓冲吸能效果和抗连续翻滚性能,且对驾驶员生命起到安全保护作用的后置式可控震源侧翻保护装置十分必要;同时,该结构的设计对于环保、高效、机动和安全的可控震源在物探领域的全面应用具有推动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有效解决震源车翻车事故中驾驶员的生命安全和仪器设备的保护问题,提高震源车野外作业的安全性能,提供一种后置式可控震源侧翻保护装置,该装置能通过自身结构变形,吸收碰撞冲击动能,阻止震源车发生连续翻滚事故,对驾驶员生命安全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本技术一种后置式可控震源侧翻保护装置,主要由网架、前支撑架、后支撑架、右部侧弧架、右顶架、顶盖、左顶架、左部侧弧架几部分焊接而成,是一种后置式侧翻保护装置;所述网架的上端与顶盖1/4处底面焊接固定;网架的底端与底座相焊接,并在连接夹角处焊接加强筋;前支撑架和后支撑架分别焊接于网架上部前后平面和顶盖底面;顶盖左右两侧分别与左部侧弧架和右部侧弧架内侧底面焊接相连;顶盖的顶面与左顶架和右顶架焊接固定。 本技术优点:1、所述左部侧弧架和右部侧弧架都采用薄板结构冲压折弯成四个半圆弧,整体呈波纹弧形状;其在震源车碰撞过程中具有较强的主动诱导变形和良好的缓冲吸能效果,可减小震源车受到的冲击破坏;2、所述顶盖由顶板、前顶梁、顶板横梁和后顶梁焊接而成,顶盖1/4处底面与网架上端、前支撑架和后支撑架相焊接;该结构与地面形成较长接触面,能减小震源车发生连续翻滚概率,也增强了侧翻保护装置的整体刚度,同时,由于前顶梁、顶板横梁和后顶梁结构对其底面的支撑作用,增强了顶盖顶部承载能力,提高了震源车工作安全性;3、所述左顶架和右顶架都采用矩形管结构冲压成形,整体呈两端双折圆弧弯曲桥形状,其中间部位焊接两个矩形状支撑斜柱;该结构可通过自身结构变形,吸收震源车顶部碰撞冲击动能,延长了顶盖与驾驶室的接触时间,增强了对驾驶员的保护力度;4、所述网架整体采用矩形管冲压而成,网架顶端采用架肩直角设计,其上端和中间部位弯制成大曲率圆弧肘结构;该结构整体刚度较大,吸能效果较好,且具有一定的抗连续翻滚性,增强了对震源车的保护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一种后置式可控震源侧翻保护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侧翻保护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的网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的前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的左部侧弧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的左顶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技术的顶盖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网架;2.前支撑架;3.后支撑架;4.右部侧弧架;5.右顶架;6.顶盖;7.左顶架;8.左部侧弧架;9.驾驶室;10.底座;11.支撑斜柱;12.顶板;13.前顶梁;14.顶板横梁;15.后顶梁;16.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本技术一种后置式可控震源侧翻保护装置,主要由网架1、前支撑架2、后支撑架3、右部侧弧架4、右顶架5、顶盖6、左顶架7、左部侧弧架8几部分焊接而成,所述网架I的上端与1/4顶盖6处底面焊接固定,网架I的底端与底座10相焊接,并在连接夹角处焊接加强筋16 ;前支撑架2和后支撑架3分别焊接于网架I上部前后平面和顶盖6底面;顶盖6左右两侧分别与左部侧弧架8和右部侧弧架4内侧底面焊接相连,顶盖的顶面与左顶架7和右顶架5焊接固定。 所述网架I整体采用矩形管冲压而成,网架I的顶端采用架肩直角,其上端和中间部位弯制成大曲率圆弧肘结构,该结构整体刚度较大,在与地面碰撞接触时,由于其大曲率圆弧肘结构,能承受并吸收来自地面的巨大碰撞冲击能量而不发生较大结构变形,缓冲吸能效果较好;同时,其架肩直角结构也能起到一定的抗连续翻滚作用;网架I底端与底座10夹角连接处焊接有加强筋16结构,增强了网架I的整体刚度,使网架I的安装更加稳固可 A+-.与巨O 所述前支撑架2和后支撑架3均采用薄板加工成L状结构,其分别焊接于网架I上部前后平面和顶盖6底面;该结构在侧翻保护装置顶部受载荷作用时,对顶盖6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增强了顶盖6的承载能力,也使网架I与顶盖6的连接更加稳固。 所述左部侧弧架8和右部侧弧架4都采用薄板结构冲压折弯成四个半圆弧,整体呈波纹弧形状,其内侧底面与顶盖6两侧焊接相连;该结构与顶盖6形成一定的吸能缓冲空间,在震源车碰撞过程中,四个半圆弧状结构率先与地面接触,碰撞冲击力由圆弧顶面向两端传递,使该结构通过自身圆弧结构变形吸收冲击动能,起到了很好的主动诱导变形和隔震缓冲吸能作用。 所述左顶架7和右顶架5都采用矩形管结构冲压成形,整体呈两端双折圆弧弯曲桥形状,其中间部位焊接两个矩形状支撑斜柱11,两端与顶盖6顶面焊接相连;当震源车顶部受载荷作用时,该结构能率先承受主要冲击载荷,冲击力随之向顶架两端传递,使顶架向顶盖6方向发生结构变形,从而有效吸收冲击能量,延长了顶盖6与驾驶室9的接触时间,增强了对驾驶员的安全保护性。 所述顶盖6由顶板、前顶梁13、顶板横梁14和后顶梁15焊接而成,1/4顶盖6处底面与网架11上端、前支撑架2和后支撑架3相焊接固定;该结构与地面形成较长接触面,能减小震源车发生连续翻滚概率,增强了侧翻保护装置的整体刚度;同时,由于前顶梁13、顶板横梁14和后顶梁15结构对其底面的支撑作用,使顶盖6能承受巨大的震源车顶部冲击力作用,从而增强了顶盖6顶部承载能力,加强了震源车安全保护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后置式可控震源侧翻保护装置,主要由网架(1)、前支撑架(2)、后支撑架(3)、右部侧弧架(4)、右顶架(5)、顶盖(6)、左顶架(7)、左部侧弧架(8)几部分焊接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架(1)的上端与顶盖(6)1/4处底面焊接固定,网架(1)的底端与底座(10)相焊接,并在连接夹角处焊接加强筋(16);前支撑架(2)和后支撑架(3)分别焊接于网架(1)上部前后平面和顶盖(6)底面;顶盖(6)左右两侧分别与左部侧弧架(8)和右部侧弧架(4)内侧底面焊接相连,顶盖(6)的顶面与左顶架(7)和右顶架(5)焊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置式可控震源侧翻保护装置,主要由网架(I)、前支撑架(2)、后支撑架(3)、右部侧弧架(4)、右顶架(5)、顶盖(6)、左顶架(7)、左部侧弧架(8)几部分焊接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架(I)的上端与顶盖¢)1/4处底面焊接固定,网架(I)的底端与底座(10)相焊接,并在连接夹角处焊接加强筋(16);前支撑架(2)和后支撑架(3)分别焊接于网架(I)上部前后平面和顶盖(6)底面;顶盖(6)左右两侧分别与左部侧弧架(8)和右部侧弧架(4)内侧底面焊接相连,顶盖¢)的顶面与左顶架(7)和右顶架(5)焊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置式可控震源侧翻保护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琴,郭亮,袁媛,谢豆,孙春梅,谭智勇,张文琳,赵仕英,曾洪阳,康泽毓,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