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末端自动排水器,包括阀体、阀盖及水杯,阀体与阀盖之间形成有上腔室,阀体与水杯之间形成有下腔室,阀体上还设置有阀芯,下腔室内设置有大铜管,大铜管与阀芯的底部固定连接,阀盖内设置有与阀芯相适配的阀板盖,大铜管外套设有滤网,滤网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滤网盖,阀芯的上端面设置有环槽,排水口与环槽相连通,阀板与阀板盖之间形成有压力腔,阀板盖上设置有均压孔,阀体内还设置有第二流道,第二流道的一端与上腔室相连通,第二流道的另一端与排水口相连通,阀体上设置有与第二流道相配合的调压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过滤除杂效果较好、不易堵塞、能够调节排水频率、使用寿命较长。(*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末端自动排水器
本技术涉及气源处理元件
,特别涉及一种末端自动排水器。
技术介绍
末端自动排水器又叫自动排水阀,常用于自动排除管道低处、冷冻式空气干燥机、油水分离器、贮气罐及各种空气过滤器底部等处的积水。末端自动排水器可安装在不便于进行人工排放污水的地方,如高处、低处以及狭隘处,特别是安装在用气量较大、放水次数较频繁的地方,能够有效防止因人工排水被遗忘而造成压缩空气被冷凝水重新污染的情况发生。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末端自动排水器的结构以浮子式较为常见,具体可参见授权公告号为CN201049270Y公开的一种“气动自动排水阀”。浮子式末端自动排水器的结构是通过在阀体下端的水杯内设置浮子,浮子上端承受压缩空气的压力,浮子下端承受水的浮力,水杯内的水位升高使得浮子的下端浮力大于上端压力时,浮子上移并控制打开排水口,当水位下降使得浮子的下端浮力小于上端压力时,浮子下移并控制排水口关闭,从而实现自动排水。 然而,浮子式末端自动排水器的缺陷在于:第一,由于末端自动排水器是安装在管道、冷冻式空气干燥机以及其他设备的末端,使得经进水口进入水杯内的湿气流中容易存在杂质等异物,这些杂质等异物易造成排水口堵塞,导致排水器无法正常工作;第二,上述排水器仅能以单一频率进行工作,即浮子运动的频率始终固定不变,导致排水的周期固定不变,进而导致排水器的功能较为单一,难以满足实际使用需求;第三,其结构设置较复杂,使用寿命不长,而且不易拆装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过滤除杂效果较好、不易堵塞、使用寿命较长、便于拆装维护的末端自动排水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末端自动排水器,包括阀体、与所述阀体上端配合连接的阀盖、与所述阀体下端配合连接的水杯,所述阀体与所述阀盖之间形成有上腔室,所述阀体与所述水杯之间形成有下腔室,所述阀体上设置有与所述下腔室连通的进水口,所述阀体上还分别设置有排水口、用以连通所述上腔室与所述下腔室的阀芯,所述阀芯的上端面设置有环槽,所述排水口通过第一流道与所述环槽相连通,所述下腔室内设置有大铜管,所述大铜管与所述阀芯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大铜管外套设有滤网,所述滤网的上端与所述阀体固定连接,所述滤网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滤网盖,所述阀盖内设置有与所述阀芯相适配的阀板盖,所述阀板盖与所述阀芯之间活动设置有阀板,所述阀板盖的周壁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阀板与所述阀板盖之间形成有压力腔,所述阀板盖上设置有用以连通所述上腔室与所述压力腔的均压孔,所述阀体内设置有用以连通所述上腔室与所述排水口的第二流道,所述阀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流道相配合的调压阀。 进一步地,所述调压阀包括与所述第二流道呈垂直设置的调节螺杆、与所述调节螺杆相适配的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杆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流道相配合的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流道的上端设置有小铜管,所述小铜管的自由端伸入于所述上腔室内。 进一步地,所述阀盖内设置有滤芯,所述滤芯套设于所述阀板盖的外部,所述小铜管位于所述滤芯的外壁与所述阀盖的内壁之间,所述滤芯与所述阀盖的内顶部之间嵌设有“U”形密封件。 进一步地,所述阀盖与所述阀板盖之间设置有双层垫片。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口连接有直角水接头,所述直角水接头内设置有消音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水杯外罩设有金属罩壳,所述阀体、所述水杯以及所述金属罩壳通过螺母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水杯的底部设置有手动放水器。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在大铜管外套设滤网,滤网的上端与阀体相连接,滤网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滤网盖,当用气设备中的湿气流经进水口进入下腔室内时,通过滤网与滤网盖的配合作用,有效实现了对湿气流中杂质和其他异物的过滤,从而有效避免了阀芯、阀板以及阀板盖上的通孔和均压孔出现堵塞现象,保证了阀板的正常移动,使本技术的工作状态较为稳定;本技术的阀板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不易发生形变和损坏,使用寿命更长,当阀板与阀芯相接触时密封性能更强,封堵效果更好;通过在阀芯的上端面设置环槽,排水口通过第一流道与环槽相连通,阀板盖上设置用以连通上腔室与压力腔的均压孔,阀体内设置第二流道,第二流道的一端与上腔室连通,第二流道的另一端与排水口相连通,阀体上设置与第二流道配合的调压阀,工作时,下腔室内的湿气流沿大铜管上升,当湿气流抵触阀板并使阀板上移时,下腔室内的一部分湿气流依次经第一流道、排水口排出,另一部分滞留在上腔室内,由于上腔室与压力腔相连通,随着上腔室气压增大,压力腔中的气压也随之增大,当压力腔中的压力与下腔室压力相等时,阀板下移并封堵阀芯,此时第一流道内无湿气流通过,上腔室内的湿气流经第二流道以及排水口排出,当上腔室内的湿气流经第二流道排出一段时间后,压力腔内的气压降低,阀板再次上移,从而使第一流道继续排水,通过调整调压阀,可以改变第二流道内湿气流的流量,从而能够改变上腔室中气压变化的速率,进而改变阀板运动的频率,使得本技术能够以不同频率进行排水工作,有效满足了用户的实际使用需求;本技术采用阀板式结构实现自动排水的功能,结构设置简单,使用寿命长,并且拆装维护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一种视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另一视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和图2中: 1、阀体;11、进水口 ;12、排水口 ;2、阀盖;3、水杯;4、上腔室;5、下腔室;6、阀芯;61、环槽;7、大铜管;8、阀板盖;81、通孔;82、均压孔;9、阀板;10、滤网;101、滤网盖;13、第一流道;14、压力腔;15、第二流道;16、小铜管;17、调节螺杆;171、调节螺母;172、斜面;18、滤芯;181、“U”形密封件;191、冲件垫片;192、塑料垫片;20、直角水接头;21、消音接头;22、金属罩壳;23、螺母;24、手动放水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末端自动排水器,包括阀体1、与所述阀体I上端配合连接的阀盖2、与所述阀体I下端配合连接的水杯3,所述阀体I与所述阀盖2之间形成有上腔室4,所述阀体I与所述水杯3之间形成有下腔室5,所述阀体I上设置有与所述下腔室5连通的进水口 11,所述阀体I上还分别设置有排水口 12、用以连通所述上腔室4与所述下腔室5的阀芯6,所述阀芯6的上端面设置有环槽61,所述排水口 12通过第一流道13与所述环槽61相连通,所述下腔室5内设置有大铜管7,所述大铜管7与所述阀芯6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大铜管7外套设有滤网10,所述滤网10的上端与所述阀体I固定连接,所述滤网1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滤网盖101。 本技术通过设置滤网10和滤网盖101,当湿气流经进水口 11进入下腔室5内时,通过滤网10与滤网盖101的配合作用,有效实现了对湿气流中杂质和其他异物的过滤,从而有效避免了阀芯6、阀板9以及阀板盖8上的通孔81和均压孔82出现堵塞现象,保证了阀板9的正常移动,使本技术的工作状态较为稳定;本技术的阀板9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不易发生形变和损坏,使用寿命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末端自动排水器,包括阀体、与所述阀体上端配合连接的阀盖、与所述阀体下端配合连接的水杯,所述阀体与所述阀盖之间形成有上腔室,所述阀体与所述水杯之间形成有下腔室,所述阀体上设置有与所述下腔室连通的进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还分别设置有排水口、用以连通所述上腔室与所述下腔室的阀芯,所述阀芯的上端面设置有环槽,所述排水口通过第一流道与所述环槽相连通,所述下腔室内设置有大铜管,所述大铜管与所述阀芯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大铜管外套设有滤网,所述滤网的上端与所述阀体固定连接,所述滤网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滤网盖,所述阀盖内设置有与所述阀芯相适配的阀板盖,所述阀板盖与所述阀芯之间活动设置有阀板,所述阀板盖的周壁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阀板与所述阀板盖之间形成有压力腔,所述阀板盖上设置有用以连通所述上腔室与所述压力腔的均压孔,所述阀体内设置有用以连通所述上腔室与所述排水口的第二流道,所述阀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流道相配合的调压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末端自动排水器,包括阀体、与所述阀体上端配合连接的阀盖、与所述阀体下端配合连接的水杯,所述阀体与所述阀盖之间形成有上腔室,所述阀体与所述水杯之间形成有下腔室,所述阀体上设置有与所述下腔室连通的进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还分别设置有排水口、用以连通所述上腔室与所述下腔室的阀芯,所述阀芯的上端面设置有环槽,所述排水口通过第一流道与所述环槽相连通,所述下腔室内设置有大铜管,所述大铜管与所述阀芯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大铜管外套设有滤网,所述滤网的上端与所述阀体固定连接,所述滤网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滤网盖,所述阀盖内设置有与所述阀芯相适配的阀板盖,所述阀板盖与所述阀芯之间活动设置有阀板,所述阀板盖的周壁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阀板与所述阀板盖之间形成有压力腔,所述阀板盖上设置有用以连通所述上腔室与所述压力腔的均压孔,所述阀体内设置有用以连通所述上腔室与所述排水口的第二流道,所述阀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流道相配合的调压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末端自动排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明晶,
申请(专利权)人:夏明晶,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