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扬声器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51027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4 0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扬声器模组,包括模组外壳,所述模组外壳内收容有扬声器单体,所述模组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围成模组内腔,所述扬声器单体将所述模组内腔分隔为前声腔和后声腔,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前声腔连通的侧出声通道;所述第二壳体上对应所述侧出声通道处设有若干侧出声孔,所述侧出声孔与所述侧出声通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扬声器模组,将模组的侧出声通道与侧出声孔分开独立设置,使扬声器模组的出声通道以及模具制作不受出声孔形状的限制,降低了出声通道以及模具制作的难度,产品声学性能高。(*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声产品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扬声器模组
技术介绍
目前,消费类电子设备为迎合多变的消费群体,外观设计不拘一格,样式多变,多变的产品外观设计影响到了诸如扬声器模组等的内部元件的设计。扬声器模组的出声孔形状为了适应消费类电子设备的外观变化而随之多变,例如圆孔、方孔等排成一系列规则或不规则形状整列而成的出声孔。现有的扬声器模组,为了保证模组出声顺畅,制作简单,一般采取侧出声及装入式的结构,装入式结构即在模组的壳体内装入扬声器单体。通常,模组的壳体在注塑成型时,模组壳体的出声孔管道会通过滑块成型,形成阵列式的出声孔结构。但是,随着消费类电子设备的外观变化,扬声器模组的出声孔结构受到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外观的限制,也呈多样性,随着扬声器模组出声孔结构的变化,模具上的滑块的制作也受到出声孔形状的限制,使得模具制作困难,增加了模具制作的成本。且有些阵列出声孔难以加工,出声效果差,影响了扬声器模组的生产制作及声学性會K。另外,现有的装入式模组与外部电子电路电连接的引出方式主要有:单体弹片引出、注塑焊片引出或者FPC搭接引出,其中,单体弹片引出存在接触不良的风险,且在现在的超薄模组结构上不适用。因此,目前,超薄扬声器模组的引出方式大多采用注塑焊片引出的方式,但是,现有的超薄扬声器模组结构中,注塑焊片的一端延伸入模组内腔中扬声器单体的位置,与扬声器单体电连接,这种结构中,在将扬声器单体装入模组内腔时,注塑焊片延伸入模组内腔中扬声器单体的位置的部分从后侧阻挡了扬声器单体的装入,使得扬声器单体只能从模组的正面装入,不利于扬声器模组的生产制作,影响了模组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侧出声结构的扬声器模组,此扬声器模组的出声通道以及模具制作不受出声孔形状的限制,降低了出声通道以及模具制作的难度,产品声学性能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扬声器模组,包括模组外壳,所述模组外壳内收容有扬声器单体,所述模组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围成模组内腔,所述扬声器单体将所述模组内腔分隔为前声腔和后声腔,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前声腔连通的侧出声通道;所述第二壳体上对应所述侧出声通道处设有若干侧出声孔,所述侧出声孔与所述侧出声通道连通。优选的,所述侧出声通道内均匀间隔设有若干加强筋。优选的,若干所述加强筋将所述侧出声通道分隔成若干个分出声通道,若干侧出声孔分别对应所述分出声通道设置。优选的,所述侧出声孔的底端或侧壁设有胶槽或者用以超声焊接的超声线。优选的,所述侧出声通道的出口端设有用以超声焊接的超声台阶。优选的,所述侧出声通道内设有吸音层。优选的,所述模组外壳上设有导电件,所述扬声器单体上设有焊盘,定义所述导电件的用于与所述焊盘电连接的一端为其内连接端,所述内连接端与所述扬声器单体之间留有距离,且所述导电件的内连接端与所述焊盘之间的距离不超过一个焊点的直径;所述内连接端与所述焊盘通过焊点电连接。优选的,所述导电件的内连接端的高度与所述焊盘的高度一致。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扬声器模组,采用侧出声结构,将模组的侧出声通道与侧出声孔分开独立设置,分别设置在模组外壳的不同的壳体上,使扬声器模组的侧出声通道可自由设计,不再受到侧出声孔的形状的限制,模具上滑块的制作也不再受出声孔形状的限制,降低了侧出声通道以及模具制作的难度,降低了扬声器模组的生产成本,产品声学性能高。由于侧出声通道内均匀间隔设有若干加强筋,用以支撑侧出声通道,增强了侧出声通道的强度,有效地防止侧出声通道变形,保证了产品的声学性能。由于所述模组外壳上一体注塑有导电件,所述扬声器单体上设有焊盘,定义所述导电件的用于与所述焊盘电连接的一端为其内连接端,所述内连接端与所述扬声器单体之间留有距离,且所述内连接端与所述焊盘之间的距离不超过一个焊点的直径;所述内连接端与所述焊盘通过焊点电连接。此种结构的扬声器模组在进行生产装配时,模组外壳上的导电件与扬声器单体的位置之间留有距离,不妨碍扬声器单体的装入,将扬声器单体装入模组外壳内,密封固定完成后,将模组外壳上的导电件的内连接端与焊盘使用焊锡连接,保证导通。综上,本技术的扬声器模组中,采取侧出声通道与侧出声孔分开独立设置的结构,以及导电件与扬声器单体之间留有距离的结构,很好地解决了侧出声超薄扬声器模组的出声孔多变,引出困难,不利于生产制造的困难,简化了工艺,提高了扬声器模组的性能,大大节约了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除去第二壳体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除去第二壳体后的俯视示意图;图8是图7沿B-B方向的剖视图;图9是图8的C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扬声器单体;2、第一壳体;21、侧出声通道;22、加强筋;3、第二壳体;31、侧出声孔;4、导电件;41、内连接端;5、焊盘;6、焊点;7、钢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且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除去第二壳体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除去第二壳体后的俯视示意图;图8是图7沿B-B方向的剖视图;图9是图8的C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以及图9,一种扬声器模组,包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扬声器模组,包括模组外壳,所述模组外壳内收容有扬声器单体,所述模组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围成模组内腔,所述扬声器单体将所述模组内腔分隔为前声腔和后声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前声腔连通的侧出声通道;所述第二壳体上对应所述侧出声通道处设有若干侧出声孔,所述侧出声孔与所述侧出声通道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兆鹏刘华伟宋学平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