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翟光超专利>正文

一种鲜牛奶杀菌设备的温度自动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44142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3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鲜牛奶杀菌设备的温度自动控制器,包括第一电阻至第五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热敏电阻、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变压器、继电器、二极管、第一电位器、第二电位器、整流器、时基集成芯片、加热管和开关,热敏电阻感应到温度超过设定温度时,由时基集成芯片控制继电器的导通,从而控制加热管电源的通断来自动控制温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热敏电阻对杀菌设备的温度进行监控,在温度超限或低于下限时自动控制加热管对牛奶进行恒温加热,使温度控制在设定的范围内,避免了人工控制的麻烦,且控制温度的精度高,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奶制品加工设备辅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鲜牛奶杀菌设备的温度自动控制器
技术介绍
一般地说,市场上供应的牛奶采用两种消毒方法。一种是巴氏消毒奶,即鲜牛奶先冷却,然后把鲜牛奶加热到65°C,经过30分钟;或者加热到72°C?76°C,持续15分钟。巴氏消毒奶是一种“低温杀菌牛奶”,其优点是牛奶中的营养成分基本没有发生变化,缺点是仅仅杀灭了牛奶中的病毒,而不是杀灭所有的微生物。因此这种牛奶从离开生产线,到运输、销售、存储等各个环节,都要求在4°C左右的环境中冷藏,防止牛奶中的微生物“活跃”起来。巴氏消毒奶一般用屋顶型、塑料袋、玻璃瓶包装。另一种是超高温灭菌牛奶,也叫常温奶,包装多为利乐砖、利乐枕、还有无菌塑料包,有的包装上写的是经“UHT”加工的牛奶,UHT就是超高温灭菌的英文缩写。即采用134°C?135°C的高温,瞬间消毒原奶4秒钟,使得牛奶中的有害细菌和微生物包括其孢子全部被杀灭。研宄证明,经超高温灭菌的牛奶,所采用的利乐包装,可与外界的空气完全隔离,使得牛奶不再受到细菌污染,还可避免受阳光和氧气作用导致营养素的进一步破坏。这种牛奶仔常温下的保存期长达数个月,方便消费者在任何场合饮用。而现有技术中用于高温杀菌的设备的温度控制都是通过人工控制的,必须将温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由于天气或环境温度的原因,就会导致杀菌设备的温度存在偏差,现有技术都是通过人工控制温度的,难以把握温度准确,因此,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鲜牛奶杀菌设备的温度自动控制器。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第一电阻至第五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热敏电阻、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变压器、继电器、二极管、第一电位器、第二电位器、整流器、时基集成芯片、加热管和开关,所述开关的一端与交流电源的火线连接,交流电源的零线同时与所述加热管的一端和所述变压器初级的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初级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开关的第二端和所述继电器常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常开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加热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变压器次级的两端与所述整流器的两个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器的正极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热敏电阻的第一端、所述时基集成芯片的第四引脚、所述时基集成芯片的第八引脚和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整流器的负极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时基集成芯片的第一引脚、所述继电器的第一端、所述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热敏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一电位器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位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位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位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位器的滑动端与所述时基集成芯片的第六引脚连接,所述第二电位器的滑动端与所述时基集成芯片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时基集成芯片的第五引脚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时基集成芯片的第三引脚同时与所述继电器的第二端、所述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是一种鲜牛奶杀菌设备的温度自动控制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热敏电阻对杀菌设备的温度进行监控,在温度超限或低于下限时自动控制加热管对牛奶进行恒温加热,使温度控制在设定的范围内,避免了人工控制的麻烦,且控制温度的精度高,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结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第一电阻Rl至第五电阻R5、第一电容Cl、第二电容C2、热敏电阻RT、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变压器T、继电器J、二极管VD、第一电位器RP1、第二电位器RP2、整流器DR、时基集成芯片1C、加热管和开关K,开关K的一端与交流电源的火线连接,交流电源的零线同时与加热管EH的一端和变压器T初级的一端连接,变压器T初级的另一端同时与开关K的第二端和继电器常开开关Jl的第一端连接,继电器常开开关Jl的第二端与加热管EH的第二端连接,变压器T次级的两端与整流器DR的两个输入端连接,整流器DR的正极输出端同时与第一电容Cl的第一端、热敏电阻EH的第一端、时基集成芯片IC的第四引脚、时基集成芯片IC的第八引脚和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整流器DR的负极输出端同时与第一电容Cl的第二端、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和时基集成芯片IC的第一引脚、继电器J的第一端、二极管VD的正极和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连接,热敏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一电位器RPl的第一端和第一电容Cl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l的第二端与第二电位器RP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位器RPl的第二端与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位器RP2的第二端与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位器RPl的滑动端与时基集成芯片IC的第六引脚连接,第二电位器RP2的滑动端与时基集成芯片IC的第二引脚连接,时基集成芯片IC的第五引脚与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连接,时基集成芯片IC的第三引脚同时与继电器J的第二端、二极管VD的负极、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和第一发光二极管LEDl的负极连接,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与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LEDl的正极与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本技术工作时,加热管对鲜牛奶杀菌设备进行加热,同时,热敏电阻RT放置于能够感应温度的地方,热敏电阻RT感应到温度超过设定温度时,由时基集成芯片IC控制继电器J的导通,从而控制加热管EH电源的通断来自动控制温度,第一电位器RPl为温度上限设定电位器,第二电位器RP2为温度下限设定电位器。本技术的元器件参数选择如下:第一电阻Rl为100Ω、第二电阻R2为400Ω、第三电阻R3为500Ω、第四电阻R4为2k Ω、第五电阻R5为27k Ω、第一电容Cl为300uf、第二电容C2为470uf、热敏电阻RT、第一发光二极管LEDl和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均为0.5W、变压器T为12V、二极管VD为型号70HF80的二极管、第一电位器RPl和第二电位器RP2均为470k Ω、整流器DR为型号IN4001的整流器、时基集成芯片IC为型号NE555的时基集成芯片。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主权项】1.一种鲜牛奶杀菌设备的温度自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阻至第五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热敏电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鲜牛奶杀菌设备的温度自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阻至第五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热敏电阻、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变压器、继电器、二极管、第一电位器、第二电位器、整流器、时基集成芯片、加热管和开关,所述开关的一端与交流电源的火线连接,交流电源的零线同时与所述加热管的一端和所述变压器初级的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初级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开关的第二端和所述继电器常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常开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加热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变压器次级的两端与所述整流器的两个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器的正极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热敏电阻的第一端、所述时基集成芯片的第四引脚、所述时基集成芯片的第八引脚和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整流器的负极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时基集成芯片的第一引脚、所述继电器的第一端、所述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热敏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一电位器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位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位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位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位器的滑动端与所述时基集成芯片的第六引脚连接,所述第二电位器的滑动端与所述时基集成芯片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时基集成芯片的第五引脚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时基集成芯片的第三引脚同时与所述继电器的第二端、所述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光超崔丽娟李艳辉
申请(专利权)人:翟光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