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的防漏光结构及具有该背光模组的防漏光结构的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的防漏光结构用于防止光从胶框和铁框之间的间隙漏出。胶框的前端设置用于覆盖胶框和铁框之间的间隙以遮挡光线的遮光部,所述遮光部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胶框和所述铁框之间的间隙的横截面积。当背光模组的光线沿胶框与铁框之间的间隙往背光模组外投射时,遮光部挡住了光线,使得光线往背光模组内折射,避免了光线投射到背光模组的外部,从而避免了产品漏光。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仅在胶框上做了结构的改进,因而成本相对较低,且产品的不良率也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背光模组
,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的防漏光结构及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IXD)广泛的应用于显示
,随着产品和技术的提升人们对手机、PAD'Notebook等电子产品轻薄化、便携化的要求日益突出,作为以上电子产品的主要部件,液晶显示模组也必须向更薄的方向发展。液晶显示模组构成为背光源+IXD,由于IXD自身不能发光所以需要通过背光源来实现显示画面的目的。目前,无上铁框、采用口字胶固定背光源结构用于IPS产品或者窄边框产品中。常见结构如图1所示,此种结构缺点在是,在模组点亮时,胶框100和铁框200之间配合间隙会产生亮带,在组装成整机后在可视区域内会出现漏光。而在IPS、MVA等全视角屏产品中,漏光是严重的产品缺陷。目前市场上流行的不漏光结构一般采用胶铁一体结构,由于胶铁一体注塑成本昂贵,产品不良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的目的:不仅能防止可视区域内出现漏光,而且能够控制产品的成本,降低产品的不良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的防漏光结构,该背光模组的防漏光结构用于防止光从胶框和铁框之间的间隙漏出,所述胶框的前端设置用于覆盖胶框和铁框之间的间隙以遮挡光线直线投射的遮光部,所述遮光部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胶框和所述铁框之间的间隙的面积。优选地,所述遮光部由所述胶框的前端延伸并朝铁框所在的一侧弯折形成。优选地,所述遮光部与所述胶框连接的一端部为连接端部,与所述连接端部相对的一端部为自由端部,所述自由端部与所述铁框的外侧齐平。优选地,所述遮光部与所述铁框之间的间隙大于或等于0.15mm。优选地,所述遮光部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3mm。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模组的防漏光结构,该背光模组的防漏光结构用于防止光从胶框和铁框之间的间隙漏出,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框的前端设置用于覆盖胶框和铁框之间的间隙以遮挡光线的遮光部,所述遮光部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胶框和所述铁框之间的间隙的面积。本技术提供的背光模组的防漏光结构,该背光模组的防漏光结构在胶框的结构上做出了改进。具体地,在胶框的前端设置设置用于覆盖胶框和铁框之间的间隙以遮挡光线的遮光部,遮光部的面积大于或等于胶框和铁框之间的间隙的横截面积。当背光模组的光线沿胶框与铁框之间的间隙往背光模组外投射时,遮光部挡住了光线,使得光线往背光模组内折射,避免了光线投射到背光模组的外部,从而避免了产品漏光。此外,由于本技术仅在胶框上做了结构的改进,因而成本相对较低,且产品的不良率也大大降低。【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沿图1中A-A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背光模组的防漏光结构的安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沿图3中B-B的截面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的防漏光结构。参照图1至4,图1为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沿图1中A-A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背光模组的防漏光结构的安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沿图3中B-B的截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防漏光结构,该背光模组的防漏光结构用于防止光从胶框I和铁框2之间的间隙漏出,胶框I的前端(应当说明的是,参照图3,胶框I的前端是Y轴的负轴所指的方向,光线的投射方向是由Y轴的正方向指向负方向)设置用于覆盖胶框I和铁框2之间的间隙以遮挡光线直线投射的遮光部3,遮光部3的面积大于或等于胶框I和铁框2之间的间隙的横截面积。现有技术中,胶框I与铁框2之间存在间隙,且该间隙是直线通道。由于光线是直线传播的,当背光模组发光时,光线将会透过胶框I与铁框2之间的间隙投射到背光模组外部,从而导致漏光的现象发生。为了防止漏光,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的防漏光结构。该防漏光结构主要在胶框I的结构上作出改进。胶框I的前端设置了遮光部3。遮光部3设置于胶框I的前端,且遮光部3必须覆盖胶框I与铁框2之间的间隙。且遮光部3的面积大于或等于间隙的横截面积。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遮光部3的面积大于胶框I和铁框2之间的间隙的横截面积,从而避免了在背光模组安装过程所出现的误差,确保遮光部3在合理的安装误差内均能够完全覆盖胶框I和铁框2之间的间隙。本技术提供的背光模组的防漏光结构,该背光模组的防漏光结构在胶框I的结构上做出了改进。具体地,在胶框I的前端设置用于覆盖胶框I和铁框2之间的间隙以遮挡光线的遮光部3,遮光部3的面积大于或等于胶框I和铁框2之间的间隙的横截面积。当背光模组的光线沿胶框I与铁框2之间的间隙往背光模组外投射时,遮光部3挡住了光线,使得光线往背光模组内折射,避免了光线投射到背光模组的外部,从而避免了产品漏光。此夕卜,由于本技术仅在胶框I上做了结构的改进,因而成本相对较低,且产品的不良率也大大降低。进一步地,遮光部3由胶框I的前端延伸并往铁框2所在的一侧弯折形成。为了确保背光模组的防漏光结构的结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遮光部3是由胶框I的前端延伸并弯折形成。由于遮光部3与胶框I是一体连接的,因此结构稳定性更好。具体地,遮光部3的前端延伸,并朝铁框2所在的一侧弯折,弯折部分覆盖了铁框2与胶框I之间的间隙。这样,光由胶框I的后端往前端投射时,会在遮光部3处发射,从而避免了背光模组漏光。应当说明的是,弯折部分必须要保证能够完全覆盖住铁框2与胶框I之间的间隙。进一步地,遮光部3与胶框I连接的一端部为连接端部,与连接端部相对的一端部为自由端部,自由端部与铁框2的外侧齐平。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确保由胶框I前端延伸弯折形成的遮光部3能够完全遮挡光线,优选地,遮光部3的自由端部与铁框2的外侧齐平。这样不仅能够保证遮光部3能够完全遮挡光线,而且使得背光模组整体的结构更加整洁。进一步地,遮光部3与铁框2之间的间隙为H1,H1大于或等于0.15_,从而避免了在背光模组安装的过程中,胶框I与铁框2发生干涉。进一步地,遮光部3的厚度为H2,H2大于或等于0.3mm。在本实施中,优选地,遮光部3的厚度大于0.3mm,这样,光线就不容易穿透遮光部3,从而进一步避免了漏光的现象发生。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模组的防漏光结构。该背光模组的防漏光结构的结构可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理所应当地,由于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采用了上述背光模组的防漏光结构的技术方案,因此该灯具具有上述背光模组的防漏光结构所有的有益效果。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背光模组的防漏光结构,用于防止光从胶框和铁框之间的间隙漏出,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框的前端设置用于覆盖胶框和铁框之间的间隙以遮挡光线直线投射的遮光部,所述遮光部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胶框和所述铁框之间的间隙的横截面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的防漏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部由所述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模组的防漏光结构,用于防止光从胶框和铁框之间的间隙漏出,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框的前端设置用于覆盖胶框和铁框之间的间隙以遮挡光线直线投射的遮光部,所述遮光部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胶框和所述铁框之间的间隙的横截面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郎应红,谢建平,黄小剑,任小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普尔菲斯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