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马赫数流道内低流阻射流喷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39136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3 13:45
一种低马赫数流道内低流阻射流喷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马赫数流道内低流阻射流喷杆结构,包括喷杆前缘,射流喷嘴,喷杆本体;喷杆前缘与喷杆本体的表面为圆滑过渡,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喷杆前缘前部为弧状结构,喷杆本体的尾部为尖状结构;射流喷嘴等间距均布在喷杆本体内,距离为70毫米;喷杆前缘带有通孔,与射流喷嘴的喷嘴对齐布置;喷杆本体内部带有直径为20毫米的掺混介质通道,掺混介质通道与射流喷嘴的轴线方向相互垂直,射流喷嘴的尾部与掺混介质通道贯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低马赫数流道内低流阻射流喷杆结构,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低阻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马赫数流道内低流阻射流喷杆结构
本技术涉及流道内气流冷却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低马赫数流道内低流阻射流喷杆结构。
技术介绍
当中低温气体以超音速进入流道时,由于滞止作用,会造成气体总温迅速升高、体积膨胀、流速下降、质量流量下降。为了获得比较高的质量流量,可以采用在流道内插入射流喷杆喷射冷却介质的方法,通过冷却介质的蒸发来冷却进气气流,增加气流密度,从而增加质量流量。有资料表面在上述环境中喷射一定数量的冷却介质后,空气的质量流量能增加30%以上。 在上述的应用条件下,由于射流喷杆直接安装在流道内,对流道内气流流场影响很大,因此良好的喷杆结构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喷嘴的射流状态对冷却介质和气流的掺混效果影响也很大,较大的射流扩散角度和较小的喷射粒径有利于介质掺混和气流冷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逆向射流条件下,有效降低流道内喷杆对流场的影响,特提供了一种低马赫数流道内低流阻射流喷杆结构。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低马赫数流道内低流阻射流喷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马赫数流道内低流阻射流喷杆结构,包括喷杆前缘1,射流喷嘴2,喷杆本体3 ; 喷杆前缘I与喷杆本体3的表面为圆滑过渡,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喷杆前缘I前部为弧状结构,喷杆本体3的尾部为尖状结构;射流喷嘴2等间距均布在喷杆本体3内,距离为70晕米;喷杆前缘I带有通孔,与射流喷嘴2的喷嘴对齐布置;喷杆本体3内部带有直径为20毫米的掺混介质通道4,掺混介质通道4与射流喷嘴2的轴线方向相互垂直,射流喷嘴2的尾部与掺混介质通道4贯通。 所述的喷杆前缘I和喷杆本体3之间的结构要求: 喷杆最大厚度为弦长的0.15倍;喷杆前缘I的前端到最大厚度处的尺寸为弦长的 0.3倍;前缘半径为5毫米。 气流通过喷杆管段的流动损失是由管段本身的阻力损失摩擦阻力和喷杆迎面阻力损失相加而成。喷杆的截面形状是影响其迎面阻力系数的一个重要因素。喷杆流线型越好,气流的脱离现象和漩涡的形成便越少,从而其迎面阻力也越小。 地面试验状态下超音速气流进入流道后马赫数Ma ( 0.6,采用低速翼型作为喷杆的基础截面形状。翼型截面具有最小阻力系数低、低阻范围宽的特点,而且其外形头部丰满,适合包容内置的射流喷嘴,最大厚度靠前,有利于缩短喷杆内部掺混介质通道长度。 图3 中: xt = 0.3c ; t = 0.15c rl 为 5mm c —弦长; t—最大厚度; rl —前缘半径。 喷杆的作用是用来固定射流喷嘴并为其提供掺混介质,喷嘴出口要尽量靠近翼型前缘,以利于掺混介质的有效扩散。 喷杆表面抛光处理以减小表面粗糙度; 为达到良好的介质掺混效果,喷杆在管道横截面上是均匀排列的。 本技术的优点: 本技术所述的低马赫数流道内低流阻射流喷杆结构,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低阻特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喷杆结构主视图; 图2为喷杆结构俯视图; 图3为喷杆结构尺寸表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马赫数流道内低流阻射流喷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马赫数流道内低流阻射流喷杆结构,包括喷杆前缘1,射流喷嘴2,喷杆本体3 ; 喷杆前缘I与喷杆本体3的表面为圆滑过渡,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喷杆前缘I前部为弧状结构,喷杆本体3的尾部为尖状结构;射流喷嘴2等间距均布在喷杆本体3内,距离为70晕米;喷杆前缘I带有通孔,与射流喷嘴2的喷嘴对齐布置;喷杆本体3内部带有直径为20毫米的掺混介质通道4,掺混介质通道4与射流喷嘴2的轴线方向相互垂直,射流喷嘴2的尾部与掺混介质通道4贯通。 所述的喷杆前缘I和喷杆本体3之间的结构要求: 喷杆最大厚度为弦长的0.15倍;喷杆前缘I的前端到最大厚度处的尺寸为弦长的0.3倍;前缘半径为5毫米。 气流通过喷杆管段的流动损失是由管段本身的阻力损失摩擦阻力和喷杆迎面阻力损失相加而成。喷杆的截面形状是影响其迎面阻力系数的一个重要因素。喷杆流线型越好,气流的脱离现象和漩涡的形成便越少,从而其迎面阻力也越小。 地面试验状态下超音速气流进入流道后马赫数Ma ( 0.6,采用低速翼型作为喷杆的基础截面形状。翼型截面具有最小阻力系数低、低阻范围宽的特点,而且其外形头部丰满,适合包容内置的射流喷嘴,最大厚度靠前,有利于缩短喷杆内部掺混介质通道长度。 图3 中: xt = 0.3c ; t = 0.15c rl 为 5mm c —弦长; t —最大厚度; rl 一前缘半径。 喷杆的作用是用来固定射流喷嘴并为其提供掺混介质,喷嘴出口要尽量靠近翼型前缘,以利于掺混介质的有效扩散。 喷杆表面抛光处理以减小表面粗糙度; 为达到良好的介质掺混效果,喷杆在管道横截面上是均匀排列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马赫数流道内低流阻射流喷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马赫数流道内低流阻射流喷杆结构,包括喷杆前缘(1),射流喷嘴(2),喷杆本体(3);喷杆前缘(1)与喷杆本体(3)的表面为圆滑过渡,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喷杆前缘(1)前部为弧状结构,喷杆本体(3)的尾部为尖状结构;射流喷嘴(2)等间距均布在喷杆本体(3)内,距离为70毫米;喷杆前缘(1)带有通孔,与射流喷嘴(2)的喷嘴对齐布置;喷杆本体(3)内部带有直径为20毫米的掺混介质通道(4),掺混介质通道(4)与射流喷嘴(2)的轴线方向相互垂直,射流喷嘴(2)的尾部与掺混介质通道(4)贯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马赫数流道内低流阻射流喷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马赫数流道内低流阻射流喷杆结构,包括喷杆前缘(I),射流喷嘴(2),喷杆本体(3); 喷杆前缘(I)与喷杆本体(3)的表面为圆滑过渡,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喷杆前缘(I)前部为弧状结构,喷杆本体(3)的尾部为尖状结构;射流喷嘴(2)等间距均布在喷杆本体(3)内,距尚为70晕米;喷杆前缘(I)带有通孔,与射流喷嘴(2)的喷嘴对齐布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辉吉海云薛洪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