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一类金刚烷衍生物及其作为有机电致磷光主体材料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35681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3 04: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类金刚烷衍生物,该类基于金刚烷的材料具有空穴或者电子传输基团R1-R4。R1-R4单元通过金刚烷的1,3位方式连接。R1-R4为苯为桥连接的富电子基团如咔唑、二苯胺及其衍生物之类,或者缺电子基团如吡啶、硫氧、膦氧、氟苯及其衍生物之类。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该类化合物合成方法简单,成本低,热稳定性好,可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主体材料,制备的电致发光器件具有高效率、高亮度,可广泛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等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电致 发光器件领域。
技术介绍
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EL)是指发光材料在电场作用下,受到电流和 电场的激发而发光的现象,它是一个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过程。1987年,美国Eastman Kodak公司的C. W. Tang和VanSlyke首次采用新型的三明治结构,研制出了低电压、高亮度、 高效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激起了人们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宄兴趣。这个突破性进 展使人们看到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可作为新一代平板显示器和照明光源的潜在希望,标志 着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领域进入了孕育实用化的时代。 由于磷光材料理论上可以利用全部单重态和三重态激子,从而实现100%的内量 子效率,因而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在有机电致磷光器件中,通常都将磷光客体材料以较低的 浓度掺杂到主体材料中以减少磷光客体的三线态-三线态湮灭以及浓度淬灭,因此设计和 开发高效的磷光主体材料对实现高效的有机电致磷光意义重大。 1999 年 Forrest 和 Thompson 等(M. A. Baldo, S. Lamansky,P. E. Rurroes,M. E. Thompson, S. R. Forrest. Appl. Phys. Lett.,1999, 75, 4.)将绿色磷光材料 Ir (ppy) 3以 6wt%的浓度掺杂在4, 4' -M,Ν' -二咔唑-联苯(CBP)的主体中,获得了 OLED最大外量子 效率8%,功率效率大31 lm/W,均远远超过有机电致荧光器,立即引起了人们对重金属配合 物发光材料的广泛关注。 2003 年 Forrest 和 Thompson 等(R. J. Holmes, S. R. Forrest, Y. -J. Tung, R. C. Kwong, J. J. Brown, S. Garon, Μ· E. Thompson, Appl. Phys. Lett.,2003, 82. 2422)将磷光材 料FIrpic以6wt%掺杂在3, 5-N,Ν'-二咔唑-苯(mCP)的主体材料中,获得了天蓝光OLED 的最大外量子效率7. 5 %,功率效率达到7. 91m/W。 2008 年 Tao 等(Υ· Ta。,Q. Wang, C. Yang, Q. Wang, Ζ· Zhang, Τ· Zou,J. Qin and D. Ma,Angew. Chem.,Int. Ed.,2008, 47, 8104)报道了 一种主体材料,作为绿色荧光材料 Ir (ppy) 3的主体,获得了最大功率效率59. 41m/W。 金刚烷具有较大的空间位阻,可以用作连接基团连接空穴传输基团和电子传输 基团从而构建主体材料。2011 年 Fukagawa 等(!^111^83¥3,3.11'丨83,!1.]^仙811;1&,1'· Shimizu, S. Tokito, N. Yokoyama and H. Fujikake, Org. Electron.,2011,12, 1566)通过将 空穴传输基团咔唑和电子传输基团N杂咔唑在金刚烷的2位连接起来,深蓝光磷光材料 FIr6作为客体,获得的单发光层OLED最大外量子效率13%,最大功率效率151m/W。金刚烷 基团有效的打断了空穴和电子传输基团之间的共轭,成功抑制住了分子内电荷转移,从而 使主体材料具有较高的三线态能级,适宜作为蓝光磷光客体的主体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兼具有高三线态能级和 良好载流子传输性能的主体材料。本专利技术合成的材料制备的基于FIr6的深蓝光器件具有 目前报道的最高的效率和亮度。 本专利技术在金刚烷的1,3位进行修饰的双极主体材料可以更有效的将不同的基团 分隔开,从而避免分子内的电荷转移。制备的基于FIr6的深蓝光电致发光器件最大外量子 效率达到25. 1%,最大功率效率49. 21m/W。证明我们报道的这类金刚烷主体材料性能远远 超过了 Fukagawa报道的在2位金刚烧连接的主体材料。 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类金刚烷衍生物,包含具有空穴传输性能的单元或 者具有电子传输性能的单元R1-R4, R1-R4单元通过金刚烷的1,3位方式连接,结构如下的I, II,III,IV 式所示:【主权项】1. 一类金刚烷衍生物,包含具有空穴传输性能的单元或者具有电子传输性能的单元 R1-R4, R1-R4单元通过金刚烷的1,3位方式连接,结构如下的I,II,III或IV式所示:其中,R1-R4为如下的任意一种基团:2. 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刚烷衍生物作为电致磷光主体材料的应用。3. -种电致发光器件,包括玻璃,附着在玻璃上的导电玻璃衬底层,与导电玻璃衬底层 贴合的空穴注入层,与空穴注入层贴合的空穴传输层,与空穴传输层贴合的电子阻挡层,与 电子阻挡层贴合的发光层,与发光层贴合的电子传输层,与电子传输层贴合的阴极层,发光 层由主体材料和掺杂材料组成,其特征在于:发光层的主体材料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刚 烧衍生物。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发光层的掺杂材料为铱配合物 FIrpic 或 FIr6〇【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类金刚烷衍生物,该类基于金刚烷的材料具有空穴或者电子传输基团R1-R4。R1-R4单元通过金刚烷的1,3位方式连接。R1-R4为苯为桥连接的富电子基团如咔唑、二苯胺及其衍生物之类,或者缺电子基团如吡啶、硫氧、膦氧、氟苯及其衍生物之类。本专利技术的该类化合物合成方法简单,成本低,热稳定性好,可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主体材料,制备的电致发光器件具有高效率、高亮度,可广泛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等领域。【IPC分类】C07C317-32, C09K11-06, H01L51-54, C07F9-53, C07D213-38, C07F9-572, C07C255-51, C07D401-10, C07C255-58, C07D209-82【公开号】CN104529870【申请号】CN201510035474【专利技术人】杨楚罗, 顾宇, 陈天恒, 李逸帆 【申请人】武汉大学【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申请日】2015年1月23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类金刚烷衍生物,包含具有空穴传输性能的单元或者具有电子传输性能的单元R1‑R4,R1‑R4单元通过金刚烷的1,3位方式连接,结构如下的I,II,III或IV式所示:其中,R1‑R4为如下的任意一种基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楚罗顾宇陈天恒李逸帆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