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粒状羊毛织物的整理方法。旨在提供一种使得羊毛织物的面料立体感强、外观漂亮,表面有粒状的羊毛织物的整理方法。特征依次是:起毛整理、缩绒处理、揉捻处理、清洗处理、整烫定型。该发明专利技术使得相邻羊毛纤维表面的鳞片穿插在一起成毡化,并结成团状,再经高温定型,就制成表面有一颗颗粒状的羊毛织物。经该整理方法处理后的羊毛织物具有质地柔软、手感好、表面立体感强,外形独特美观的特点,可作为高档的服装面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面料的处理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通常的羊毛织物表面的绒毛是直的,尤其是较长的绒毛,当在使用中以不同方向去抹或擦碰后,就会出现紊乱的绒毛排列,对面料的外观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得羊毛织物的面料立体感强、外观漂亮,表面有粒状的羊毛织物的整理方法。为了达到上述要求,的特征依次是: 1、起毛整理:在辊子表面均匀地缠上植有钢丝的针布,组成针辊,通过钢丝针尖与羊毛织物接触并作相对位移,由针尖将羊毛纤维从羊毛织物中挑拨出来,使羊毛织物表面形成一层毛绒,羊毛织物与针尖的相对线速度为40?70m/min ; 2、缩绒处理:在35-40°C的温水中加入羊毛织物重量5— 8%的缩绒剂,浴比为1:25?35,搅拌均匀,放入羊毛织物,浸泡15-30分钟,放入工业洗衣机,在轻揉档揉洗25-35分钟,水温保持在35-40°C,揉洗后甩干; 3、揉捻处理:将缩绒处理后的羊毛织物平摊在工作台面上并固定,在温度60—80°C和相对湿度为:70?80%的环境中,用揉捻装置的揉盘揉捻,揉盘的揉搓面上制有的弧形的凸筋,揉盘的自转速度为30-50转/分,公转的速度为30-50转/分,公转半径5-10厘米,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以及揉盘弧形凸筋的方向均朝向同一方向,每平方米揉捻时间0.5-1小时,使得在羊毛织物的表面出现由羊毛纤维毡化成的球形颗粒状; 4、清洗处理:将揉捻后的羊毛织物通过清水漂洗去除缩绒剂,水温30-40°C,漂洗时间15-30分钟,洗后甩干烘干; 5、整烫定型:将烘干后的羊毛织物I在120-125°C温度下整烫定型20-25分钟,使羊毛织物表面的球形颗粒状定型,完成表面有粒状羊毛织物的整理。所述的缩绒剂为净洗剂209或净洗剂105或中性皂粉。按此,通过起毛处理后使羊毛织物表面显露出更多的绒毛;通过缩绒、揉捻处理时,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羊毛纤维被润湿而膨胀,鳞片张开,此时对羊毛施加一定的外力揉捻,羊毛纤维产生移动,由于表面鳞片的运动具有方向性摩擦效应,当停止揉捻后,由于相邻的羊毛纤维鳞片互相交错,就使得羊毛纤维停留在新的位置,随着揉盘多次自转和公转的揉捻再次受到外力的作用时,又使羊毛纤维产生相对位移,这样反复多次外力作用,使羊毛不断产生缓缓蠕动,从而使纤维缠结,这也如制茶一样,将直的片状茶叶揉捻成颗粒状,而该揉捻是将直的绒毛揉搓成卷曲的颗粒状,使得相邻纤维表面的鳞片穿插在一起成毡化,并结成团状,再经高温定型,就制成表面有一颗颗粒状的羊毛织物。经该整理方法处理后的羊毛织物具有质地柔软、手感好、表面立体感强,外形独特美观的特点,可作为高档的服装面料。【附图说明】图1揉捻处理时的状态图; 图2是图1的俯视放大局部视图; 图3是是揉盘的放大主视图; 图4是图1的仰视图。图中:1、羊毛织物;2、工作台面;3、揉盘;4、揉搓面;5、凸筋;6、卷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依次是: 1、起毛整理:在辊子表面均匀地缠上植有细钢丝的针布,组成针辊,通过钢丝针尖与羊毛织物I接触并作相对位移,即羊毛织物在旋转的针辊表面通过,靠针尖将羊毛纤维从羊毛织物中挑拨出来,使羊毛织物表面形成一层毛绒,羊毛织物与针尖的相对线速度为40?70m/mino2、缩绒处理:在35-40°C的温水中加入羊毛织物重量5 — 8%的净洗剂209(是现有的一种缩绒剂),浴比为1:25?35,搅拌均匀,放入羊毛织物,浸泡15-30分钟,放入工业洗衣机,在轻揉档揉洗25-35分钟,水温保持在35-40°C,揉洗后甩干。缩绒剂还可以用净洗剂105或中性皂粉。3、揉捻处理:将缩绒处理后的羊毛织物I平摊在工作台面2上并固定如图1图2所示,在温度60—80°C和相对湿度为:70?80%的环境中,用揉捻装置带动揉盘3如图3图4所示揉捻,揉捻装置及揉盘3可参照制茶用揉捻机的结构,在揉盘3的揉搓面4上制有的弧形的凸筋5,揉盘3的自转速度V为30-50转/分,公转的速度K为30-50转/分,公转半径R为5-10厘米,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以及揉盘3上弧形的凸筋5方向均朝向同一方向,每平方米揉捻时间0.5-1小时,通过揉捻处理在羊毛织物I的表面出现由羊毛纤维球形颗粒状;为了提高揉捻处理的效率,可以将缩绒处理后的羊毛织物I卷在卷筒6上,则可实现一端放卷,另一端收卷,中间由多个揉盘3揉捻,可采用一个处理面完成后,卷过后再揉捻下一个处理面,或慢速一端放卷,另一端收卷,中间连续不断揉捻。4、清洗处理:将揉捻后的羊毛织物通过清水漂洗去除缩绒剂,水温30_40°C,漂洗时间15-30分钟,洗后甩干烘干。5、整烫定型:将揉捻后的羊毛织物I在120-125°C温度下整烫定型20_25分钟,使羊毛织物I表面的球形颗粒状定型,完成表面有粒状羊毛织物的整理。【主权项】1.,其特征依次是: (1)起毛整理:在辊子表面均匀地缠上植有钢丝的针布,组成针辊,通过钢丝针尖与羊毛织物接触并作相对位移,由针尖将羊毛纤维从羊毛织物中挑拨出来,使羊毛织物表面形成一层毛绒,羊毛织物与针尖的相对线速度为40?70m/min ; (2)缩绒处理:在35-40°C的温水中加入羊毛织物重量5—8%的缩绒剂,浴比为1:25?35,搅拌均匀,放入羊毛织物,浸泡15-30分钟,放入工业洗衣机,在轻揉档揉洗25-35分钟,水温保持在35-40°C,揉洗后甩干; (3)揉捻处理:将缩绒处理后的羊毛织物平摊在工作台面上并固定,在温度60—80°C和相对湿度为:70?80%的环境中,用揉捻装置的揉盘揉捻,揉盘的揉搓面上制有的弧形的凸筋,揉盘的自转速度为30-50转/分,公转的速度为30-50转/分,公转半径5-10厘米,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以及揉盘弧形凸筋的方向均朝向同一方向,每平方米揉捻时间0.5-1小时,使得在羊毛织物的表面出现由羊毛纤维组成的球形颗粒状; (4)清洗处理:将揉捻后的羊毛织物通过清水漂洗去除缩绒剂,水温30-40°C,漂洗时间15-30分钟,洗后甩干烘干; (5)整烫定型:将揉捻后的羊毛织物I在120-125°C温度下整烫定型20-25分钟,使羊毛织物表面的球形颗粒状定型,完成表面有粒状羊毛织物的整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是所述的缩绒剂为净洗剂209或净洗剂105或中性皂粉。【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旨在提供一种使得羊毛织物的面料立体感强、外观漂亮,表面有粒状的羊毛织物的整理方法。特征依次是:起毛整理、缩绒处理、揉捻处理、清洗处理、整烫定型。该专利技术使得相邻羊毛纤维表面的鳞片穿插在一起成毡化,并结成团状,再经高温定型,就制成表面有一颗颗粒状的羊毛织物。经该整理方法处理后的羊毛织物具有质地柔软、手感好、表面立体感强,外形独特美观的特点,可作为高档的服装面料。【IPC分类】D06M101-12, D06C17-00, D06L1-12, D06M23-00, D06C3-10, D06C19-00, D06C7-02, D06C11-00【公开号】CN104532505【申请号】CN201410821655【专利技术人】董元龙, 顾宗栋 【申请人】浙江凌龙纺织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申请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粒状羊毛织物的整理方法,其特征依次是:(1)起毛整理:在辊子表面均匀地缠上植有钢丝的针布,组成针辊,通过钢丝针尖与羊毛织物接触并作相对位移,由针尖将羊毛纤维从羊毛织物中挑拨出来,使羊毛织物表面形成一层毛绒,羊毛织物与针尖的相对线速度为40~70m/min;(2)缩绒处理:在35‑40℃的温水中加入羊毛织物重量5—8%的缩绒剂,浴比为1:25~35,搅拌均匀,放入羊毛织物,浸泡15‑30分钟,放入工业洗衣机,在轻揉档揉洗25‑35分钟,水温保持在35‑40℃,揉洗后甩干;(3)揉捻处理:将缩绒处理后的羊毛织物平摊在工作台面上并固定,在温度60—80℃和相对湿度为:70~80%的环境中,用揉捻装置的揉盘揉捻,揉盘的揉搓面上制有的弧形的凸筋,揉盘的自转速度为30‑50转/分,公转的速度为30‑50转/分,公转半径5‑10厘米,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以及揉盘弧形凸筋的方向均朝向同一方向,每平方米揉捻时间0.5‑1小时,使得在羊毛织物的表面出现由羊毛纤维组成的球形颗粒状;(4)清洗处理:将揉捻后的羊毛织物通过清水漂洗去除缩绒剂,水温30‑40℃,漂洗时间15‑30分钟,洗后甩干烘干;(5)整烫定型:将揉捻后的羊毛织物1在120‑125℃温度下整烫定型20‑25分钟,使羊毛织物表面的球形颗粒状定型,完成表面有粒状羊毛织物的整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元龙,顾宗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凌龙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