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车车斗尾端封板自动打开关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32904 阅读:3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货车车斗尾端封板(2)的自动打开关闭装置,包括设置于车体尾端底部的支撑杆(10),其表面设有具有轴孔的内轴座(11)和外轴座(12),内轴座(11)配合轴心杆(5)组装一油压缸(13),各外轴座(12)配合轴心杆(5)分别组装主支撑臂(20)和辅助支撑臂(30),另外,油压缸的伸缩杆(130)连接于两个主支撑臂(20)之间的支点轴(21)上。该装置可自动打开和关闭尾端封板(2),操作方便、省力,且尾端封板(2)可以升降,便于搬运货物。(*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货车车斗尾端封板,特别是涉及货车车斗尾端封板的自动打开关闭装置。货车车斗的尾端一般有一种可打开、关闭的封板。传统的尾端封板都是以人工操作扳转,达到打开、关闭的目的,使用操作麻烦,极不方便,并且不能升降。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货车车斗尾端封板的自动打开关闭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在车体上设有一支撑杆,其上设有内、外轴座,而内、外轴座分别与心轴杆一起轴设主支撑臂、油压缸、辅助支撑臂,并再分别与车斗尾端封板的主轴座、辅助轴座轴接为一体,通过油压缸的伸缩杆的伸缩,可驱使主支撑臂、辅助支撑臂依照控制要求而呈一定角度的转动,使得尾端封板能呈垂直状态与车斗封闭、呈水平状态打开和呈水平状态升降。具体说,一种货车车斗尾端封板自动打开关闭装置,其包含具有车斗的车体,车斗的尾端具有车斗尾端封板;其特征在于;该车体的尾端底部设有一支撑杆,支撑杆的中间表面设有两个具有轴孔的内轴座,内轴座两外侧的支撑杆表面各设有与内轴座偏离一角度的两个外轴座,各外轴座也具有轴孔,内轴座配合轴心杆而组装一油压缸,各外轴座也配合轴心杆,分别组装主支撑臂、辅助支撑臂,另外,两个主支撑臂之间以一支点轴焊接固定在一起,支点轴的表面上设有两个具有轴孔的轴座板,从而配合轴心杆与油压缸的伸缩杆组合在一起;该车斗尾端封板的底面的两端各设有间隔排列的板块状的一个主轴座及两个辅助轴座,主轴座具有一轴孔,而辅助轴座设有前后布置的第一及第二轴孔,并且辅助轴座形成有圆弧面,其中各主轴座的轴孔和辅助轴座的第一轴孔配合一轴心杆,而分别与主轴支撑臂的一端组合在一起,其中个辅助轴座的第二轴孔配分别与主支撑臂的一端组合在一起,其中各辅助轴座的第二轴孔配合一轴心杆,而分别与辅助支撑臂的一端组合在一起,从而使车斗封板、各主支撑臂、各辅助支撑臂、油压缸、支撑杆、车体连结为一体。在该车斗尾端封板与车体之间还设有保险装置,它包括;车斗尾端封板上的水平方向的拉力弹簧、套合座、控制杆和设置在车斗上的突出的挡块;拉力弹簧勾挂在控制杆的末端,该控制杆套装于车斗封板的套合座上,控制杆还设有一向下、斜角度的曲臂,该曲臂设有与之成一体的挡板,而挡板的上端设置成以轴点组接于车斗板上,车斗上的突出的挡块恰好抵挡挡板。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操作简单、方便、省力,可自动打开、关闭,而且由于尾端封板可以升降而使得货物从车上搬下或从车下搬上都较为方便。且本技术的构造不复杂,因而易于维修,保养(加注润滑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侧示图,其尾端封板为封闭状态;图4是本技术的侧示图,其尾端封板为打开状态并下降低于车斗;和图5是本技术的保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请参考图1和图2,其中包括具有车斗的车体1,而车斗的尾端具有车斗尾端封板2;其特征是,该车体1的尾端底部设有一支撑杆10,支撑杆10的中间位置表面设有两个具有轴孔的内轴座11,而且在内轴座11两外侧的支撑杆10的表面各设有与内轴座11偏离一个角度的两个外轴座12,各外轴座12也具有轴孔,内轴座11配合轴心杆5而组装一油压缸13,各外轴座12也配合轴心杆5分别组装主支撑臂20、辅助支撑臂30,另外,两个主支撑臂20之间由一支点轴21焊接固定在一体,支点轴21的表面上设有两个具有轴孔的轴座板22,轴座板22配合轴心杆5与油压缸13的伸缩杆130组合在一起;该车斗尾端封板2的底面的两端各设有间隔排列的板块状的一个主轴座3及两个辅助轴座4,主轴座3具有一轴孔,而辅助轴座4设有前后布置的第一及第二轴孔40、41,并且辅助轴座4的顶部形成有圆弧E,其中各主轴座3的轴孔和辅助轴座4的第一轴孔40配合一轴心杆5,而分别与主支撑臂20的一端组合在一起,其中各辅助轴座4的第二轴孔41配合一轴心杆5,而分别与辅助支撑臂30的一端组合在一起,从而使车斗尾端封板2、各主支撑臂20、各辅助支撑臂30、油压缸13、支撑杆10和车体1连结为一体,各连结处因有轴心杆来组合,得以配合动作而转动角度,满足角度变化的需要;另外,各辅助支撑臂30的内侧设有突出的辅助支撑块301,用以辅助支撑尾端封板2的辅助轴座4,进而辅助支撑车斗尾端封板2。通过上述结构,其中油压缸13的伸缩杆130的伸、缩,得以带动各主支撑臂及辅助支撑臂向上或向下转角度,进而达到使车斗尾端封板2呈打开或关闭及可升降的效果。此外,车斗尾端封板2与车体1之间设有保险装置500,它包括设置在车斗尾端封板2上的水平方向的拉力弹簧52、套合座50;控制杆51;和设置在车斗上的突出的挡块55。所述拉力弹簧52勾挂在所述控制杆51的末端,该控制杆51可滑动地套装于车斗尾端封板2上的套合座50上,可依据操作而滑动,控制杆51还设有一向下、斜角度的曲臂54,曲臂54设有与之成一体的挡板53,而挡板53的上端设置成以轴点D组接于车斗尾端斗封板2上,可依据操作而偏置一角度,另外,车斗上的突出的挡块55,恰好抵挡挡板53,在车斗尾端封板2打开、呈水平状态而需要上升时,需先操作控制杆51,连动挡板53偏离挡块55,从而可使车斗尾端封板2上升至与车斗接合状态,从而得以防止上升接合状态时误夹伤人的情况。下面描述本技术的使用,动作,功效请再参阅图1及图3、4、当车斗尾端封板2垂直地处在与车体1的车斗成封闭状态时,即如图3所示的状态时,油压缸13的伸缩杆130收缩,而使油压缸13、各主支撑臂20、各辅助支撑臂30呈上仰的角度,因而可使车斗尾端封板2呈垂直状态,即与车斗贴合封闭。当欲打开、降低车斗尾端封板2时,如图4所示,使油压缸13动作,其伸缩杆130伸出,而可迫使支点轴21及与其成一体的主支撑臂20转动角度,各辅助支撑臂30也随之转动角度,而各主支撑臂20、辅助支撑臂30及油压缸13之所以可转动角度,是因为两端皆以轴心杆5与各轴座组合在一起,故可响应油压缸13的伸缩杆130的伸出而转动角度。因此,各主支撑臂20、辅助支撑臂30可平缓地转动角度,而使车斗尾端封板2打开,并得以呈水平状态缓缓下降。反之,欲上升再封闭车斗时,使油压缸13的伸缩杆130缩回,即可使各主支撑臂20、辅助支撑臂30、油压缸13反向转动,而使得车斗尾端封板2上升至与车体1的车斗封闭。欲将货物搬上车斗时,可先打开尾端封板2使其呈水平状态,再使其下降,将货物放置在尾端封板2上,再上升至车斗高度,极方便地搬入货物;欲搬下货物时,可先将其打开到水平状态,将货物搬到车斗封板2上,再下降搬离,因此,货物不必以人工费力搬上、搬下车斗的高度,极为方便省力。对于保险装置500,如图5所示,当车斗封板2呈打开状态欲回复到与车斗封闭时,为防车斗尾端封板2与车体1之间误夹异物、人手,而需拉动控制杆51,否则其挡板53会受挡块55所阻不能封闭,由此可得到安全控制的效果。即欲封闭车斗尾端封板2时,拉动(向右)控制杆51,经由曲臂54,轴点D的配合,而可使挡板53向左偏,即不会受挡块55所阻挡,而得以使车斗尾端封板2继续上升,至如图1所示的状态时,挡板53即可再抵靠于挡块55上,由上述可知,在上升时,必须有一人操作控制杆51,因此该人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货车车斗尾端封板自动打开关闭装置,其包含具有车斗的车体,车斗的尾端具有车斗尾端封板;其特征在于:该车体的尾端底部设有一支撑杆,支撑杆中间的表面设有两个具有轴孔的内轴座,内轴座两外侧的支撑杆表面,各设有与内轴座偏离一角度的两个外轴座,各外轴座也具有轴孔,内轴座配合轴心杆而组装一油压缸,各外轴座也各配合轴心杆分别组装主支撑臂、辅助支撑臂,另外,两个主支撑臂之间以一支点轴焊接固定在一起,支点轴的表面上设有两个具有轴孔的轴座板,从而配合轴心杆与油压缸的伸缩杆组合在一起;该车斗尾端封板的底面的两端各设有间隔排列的板块状的一个主轴座及两个辅助轴座,主轴座具有一轴孔,而辅助轴座设有前后布置的第一及第二轴孔,并且辅助轴座形成有圆弧面,其中各主轴座的轴孔和辅助轴座的第一轴孔配合一轴心杆,而分别与主支撑臂的一端组合在一起,其中各辅助轴座的第二轴孔配合一轴心杆,而分别与辅助支撑臂的一端组合在一起,从而使车斗尾端封板、各主支撑臂、各辅助支撑臂、油压缸、支撑杆、车体连结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立晟油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