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忠岭专利>正文

自卸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2874 阅读:2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卸车,包括自卸车车斗、车底盘和若干个安装在车底盘上的车斗顶升油缸,每个所述车斗顶升油缸分别安装在所述车底盘前、后方向的中轴线上,每个车斗顶升油缸柱塞的顶端分别与底板纵梁的底端相连,底板纵梁的左、右两侧分别铰接有盖板,底板纵梁上位于盖板的下方沿左右方向分别铰接有至少二根柱塞,每根柱塞分别可滑动地插装在柱塞缸内,左、右两侧的柱塞缸上分别铺设有底板,每根柱塞缸或底板的外端分别与车底盘或自卸车车斗的左、右两侧铰接相连。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一边行走一边向车厢两侧卸车,安全性能好,卸车工作效率高的自卸车。(*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在铺设地下管道中使用的施工机械,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卸车
技术介绍
自卸车在用来运输煤炭、沙土、石子时,由于其卸车的机械化程度高,可显著地提高工作效率。但现有的自卸车通常只能朝车厢的一个侧边倾斜卸货,为了能够将车厢中装的货物卸下来,车厢底板的倾角通常需要顶升到大于45°,车厢内的货物才能全部滑落卸出,由此造成车体偏载严重,产生安全隐患。如果车厢底板的被顶升倾角较小,则部分货物会留在车厢内,需要采用人工卸下,降低了自卸车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一边行走一边向车厢两侧卸车,安全性能好,卸车工作效率高的自卸车。本技术的自卸车,包括自卸车车斗、车底盘和若干个安装在车底盘上的车斗顶升油缸,每个所述车斗顶升油缸分别安装在所述车底盘前、后方向的中轴线上,每个车斗顶升油缸柱塞的顶端分别与底板纵梁的底端相连,底板纵梁的左、右两侧分别铰接有盖板,底板纵梁上位于盖板的下方沿左右方向分别铰接有至少二根柱塞,每根柱塞分别可滑动地插装在柱塞缸内,左、右两侧的柱塞缸上分别铺设有底板,每根柱塞缸或底板的外端分别与车底盘或自卸车车斗的左、右两侧铰接相连。本技术的自卸车,其中所述底板纵梁的顶端面设有横截面为∧形或 形的引导板,每根所述柱塞的横截面为圆形或矩形,每根所述柱塞缸的横截面为空心的圆形或矩形。本技术的自卸车,其中所述自卸车车斗包括框架和位于框架左、右两侧的车厢边板,每个车厢边板的顶部与框架铰接相连,每个车厢边板前、后两端的下部分别沿横向设有一个销杆,每个销杆分别与自动开关装置的上、下钳爪的爪口相配合。本技术的自卸车,其中每个所述自动开关装置包括固定在框架上的钳体,每个钳体端面的中部设有滑道,每个滑道内设有钳爪开闭块,每个钳爪开闭块的中部设有长槽孔,每个长槽孔的外端顶有复位弹簧,每个复位弹簧的另一端顶在柱销上,每个柱销固定在所述钳体上,每个钳体端面的外侧采用销轴安装有所述上、下钳爪,上钳爪位于销轴里段的重量大于外段,下钳爪位于销轴里段的重量小于外段,上、下钳爪的里段与所述钳爪开闭块的前部相配合,每个所述钳爪开闭块的后部与气动控制装置或机械牵引装置相连。本技术的自卸车,其中所述车厢边板的底端固定有若干个定位锥套,每个定位锥套分别与定位锥销的外段相配合,每个定位锥销的里端固定在所述柱塞缸或底板的外端,所述柱塞和所述柱塞缸的数量为3-10个。本技术的自卸车,其中所述柱塞和所述柱塞缸的数量为5-7个,所述车斗顶升油缸为两个。本技术的自卸车在使用时,可在施工现场很方便的将车厢内装载的煤炭、沙土、石子等货物卸下,由于是从底板的中部顶升,可使货物从车厢的左、右两侧卸下,由于可在较小的顶升高度状态下将货物卸下,避免了车体在卸车时出现严重偏载产生安全隐患的问题,能够一边行走一边向车厢两侧卸车,安全性能好,且提高了了自卸车的工作效率。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自卸车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自卸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自卸车的自动开关装置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自动开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自卸车的定位锥套和定位锥销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由图1和图2可以看出,本技术的自卸车,包括自卸车车斗1、车底盘2和两个安装在车底盘2上的车斗顶升油缸3,每个车斗顶升油缸3分别安装在车底盘2前、后方向的中轴线上,每个车斗顶升油缸3柱塞的顶端分别与底板纵梁4的底端相连,底板纵梁4的顶端面设有横截面为∧形或 形的引导板9,引导板9可使货物在卸车时,不会堆积在引导板9的上方。在底板纵梁4的左、右两侧分别铰接有盖板8,底板纵梁4上位于盖板8的下方沿左右方向分别铰接有5根柱塞5,或者是铰接有2根或4根或6根或7根或8根或10根柱塞5,每根柱塞5的横截面为圆形,或者是矩形,每根柱塞5分别可滑动地插装在柱塞缸6内,每根柱塞缸6的横截面为空心的圆形,或者是矩形。左、右两侧的柱塞缸6上分别铺设有底板7,每根柱塞缸6或底板7的外端分别与车底盘2或自卸车车斗1的左、右两侧铰接相连。在卸车时,两个安装在车底盘2上的车斗顶升油缸3的柱塞杆向上顶起底板纵梁4,底板纵梁4带着左、右两侧的盖板8和每根柱塞5一起向上运动,由此使得每根柱塞5的外段逐渐抽出柱塞缸6,同时位于底板纵梁4左、右两侧的盖板8和底板7逐渐呈中间高、两端低的倾斜状,使得堆放在盖板8和底板7上的货物在重力作用下开始下滑。自卸车车斗1包括框架11和位于框架11左、右两侧的车厢边板10,每个车厢边板10的顶部与框架11铰接相连,每个车厢边板10前、后两端的下部分别沿横向设有一个销杆12,每个销杆12分别与自动开关装置15的上、下钳爪13、14的爪口相配合。在运输过程中每个销杆12分别卡在一个自动开关装置15的上、下钳爪13、14的爪口内。如图3所示,每个自动开关装置15包括固定在框架11上的钳体16,每个钳体16端面的中部设有滑道17,每个滑道17内设有钳爪开闭块18,滑道17可引导钳爪开闭块18的运动方向,使其外端能够准确地插在上钳爪13和下钳爪14之间,令上钳爪13和下钳爪14的爪口闭合并钳住销杆12。在每个钳爪开闭块18的中部设有长槽孔19,每个长槽孔19的外端顶有复位弹簧20,每个复位弹簧20的另一端顶在柱销21上,每个柱销21固定在钳体16上,每个钳体16端面的外侧采用销轴18安装有上钳爪13和下钳爪14,上钳爪13位于销轴18里段的重量大于外段,下钳爪14位于销轴18里段的重量小于外段,上、下钳爪13、14的里段与钳爪开闭块18的前部相配合,每个钳爪开闭块18的后部与气动控制装置或机械牵引装置相连。当需要卸车时,气动控制装置或机械牵引装置牵引每个自动开关装置15的钳爪开闭块18,使其克服复位弹簧20的阻力作用向里运动,钳爪开闭块18的前端就会脱离上钳爪13和下钳爪14之间,于是,上钳爪13和下钳爪14会打开,允许每个销杆12向外运动。当需要关闭位于框架11左、右两侧的车厢边板10时,可向里推每个销杆12,令每个销杆12撞击处于张开状态的上钳爪13和下钳爪14,令上钳爪13和下钳爪14在瞬间闭合,每个自动开关装置15的钳爪开闭块18就会在复位弹簧20的推力作用下向外运动,钳爪开闭块18的前端就会插入上钳爪13和下钳爪14之间,于是,上钳爪13和下钳爪14会闭合,不允许每个销杆12向外运动,从而将1左、右两侧的车厢边板10锁住。如图4所示,在所述车厢边板10的底端固定有若干个定位锥套22,每个定位锥套22分别与定位锥销23的外段相配合,每个定位锥销23的里端固定在所述柱塞缸6或底板7的外端。在车辆行驶时,定位锥销23插在定位锥套22内,可防止车厢边板10由于晃动过于剧烈,造成自动开关装置15损坏。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方案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权利要求1.自卸车,包括自卸车车斗(1)、车底盘(2)和若干个安装在车底盘(2)上的车斗顶升油缸(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自卸车,包括自卸车车斗(1)、车底盘(2)和若干个安装在车底盘(2)上的车斗顶升油缸(3),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车斗顶升油缸(3)分别安装在所述车底盘(2)前、后方向的中轴线上,每个车斗顶升油缸(3)柱塞的顶端分别与底板纵梁(4)的底端相连,底板纵梁(4)的左、右两侧分别铰接有盖板(8),底板纵梁(4)上位于盖板(8)的下方沿左右方向分别铰接有至少二根柱塞(5),每根柱塞(5)分别可滑动地插装在柱塞缸(6)内,左、右两侧的柱塞缸(6)上分别铺设有底板(7),每根柱塞缸(6)或底板(7)的外端分别与车底盘(2)或自卸车车斗(1)的左、右两侧铰接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忠岭
申请(专利权)人:王忠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