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顾凡清专利>正文

微型手扶拖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2392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微型手扶拖拉机,包括机体、动力系统、犁耕机构和旋耕机构,其技术特点是:还包括一套运输系统;犁耕机构、旋耕机构和运输系统可根据使用需要装拆于机体上;动力系统设计了与之发动机配套的起动、冷却、自动离合、减速、变速等机构,并安装在机体中部下方;改变了犁反作用力的传导。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体积小、功能多,能随意拆装组合,牵引力大,操作轻便、省力,使用寿命长等特点,适宜于平原、丘陵地区和山区家庭农户使用。(*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农用机械领域,是一种微型手扶拖拉机。拖拉机是农田耕作最常见的农用机械,根据其体积、结构不同,可分为大型拖拉机、手扶拖拉机和小四轮拖拉机。大型拖拉机只适合于大型农场使用,手扶拖拉机和小四轮拖拉机虽适合以家庭为单位的进行农业生产的农户需要,但因价格过高,许多农户又难以承受,以致于在许多地方至今仍以牲畜进行耕作。加之,这些拖拉机都因体积、结构和重量原因而无法上山,使其不能在丘陵和山区等地使用,适用范围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CN2111618U推出了一种“农用微耕机”。该机由动力系统、行走耕作机构和操作机构组成,其技术要点是将犁耕机构设置在动力系统的前方,因而具有结构简单、小巧、价格低,适用范围广等优点,但由于结构所致也存在诸多问题如,一、由于动力系统设置在该机后上方,约占整机重量的,因而重心高,施、犁耕所需操纵力过大;二、牵引力小,约85~110公斤;三、犁座与前轴直接相连,使犁耕反作用力直接传导至前轴,前轴易损坏;四、皮带传动易打滑,变速机构易打齿;五、发动机配套难等,因而导致产量低、成本高,组织大批量生产困难。除此之外,由于该机功能单一,家庭农户实际使用时间短、闲置时间长,使之一方面易生锈,另一方面也形成浪费。本技术的任务是解决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为家庭农户提供一种体积小、功能多、操作轻便、省力,牵引力较大和使用寿命长的微型手扶拖拉机。本技术的任务是由下述技术方案完成的。本技术方案揭示的微型手扶拖拉机,包括机体、动力系统、犁耕机构、旋耕机构和运输系统。机体由耕作行走机构和操作机构构成。动力系统主要由发动机、离合器和变速器构成,并安装在机体中部下方,与机体的耕作行走机构和操作机构相连。犁耕机构主要由犁刀、犁座和犁后支撑构成,并位于机体前方,由机体的操作机构控制。旋耕机构则固连于机体后下方。运输系统主要由车架、左、右轮、后轮系和货架构成,左、右轮安装在机体两侧,并通过车架与后轮系相连,货架固定在机体上方。其中犁耕机构、旋耕机构和运输系统可根据使用需要装拆于机体上。使用时,如需耕翻田地,可在安装了动力系统的机体前的犁座、犁后支撑上装犁刀,即成犁耕机;耕翻田地后,如需打碎土块进行平整,可将犁刀取下,在机体后下方装上旋耕机构,即成旋耕机。当同时取下犁刀和旋耕机构,再装上运输系统,即成可载重的运输车。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附图给出,但不局限于附图。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犁耕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犁座、犁托架与机体连接关系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旋耕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动力系统连接与动力传导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运输时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给出实施例,并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机体1、动力系统30、犁耕机构60、旋耕机构66和运输系统67。机体由耕作行走机构和操作机构构成,见图1、2、4、6。机体1的耕作行走机构由主轴2、主轴固定板3、前轴4、前轴架12、收放轴13、收放杆14、链盘16、链条17、上轴19、行走棘轮20和支撑轮21构成。主轴固定板3有两块,各为一呈短“L”形的弧状板,在对称的板上部固定上轴19,弯部由轴承支撑固定主轴2。主轴2的一端通过伸出一侧主轴固定板3外端头上安装的齿轮22与动力系统30的传动齿轮58啮合相连,另一端通过伸出另一侧主轴固定板3上的链盘16,用链条17与收放轴13上的链盘16相连,见图5。为了防止泥砂进入链条17、链盘16内,在链条17、链盘16外装有链盒18密封。行走棘轮20安装在两主轴固定板3之间的主轴2中部,其轮面上带有若干凸起的长尖齿,以在松软泥土中耕作行走时能插入泥土,防止打滑,减少行走阻力。收放轴13两侧各套连了一个收放杆14,收放杆14呈倒“L”形,长边上开有上、下位收放定位孔,收放轴13通过插入上或下收放定位孔与之相连,并调整其与地面高度。收放杆14的弯折部套连在上轴19上,短边端部开有扶手定位调节槽15。前轴架12有两个,各为一呈“L”形的架板,前轴4通过轴承安装在短边相对的两前轴架12之间。为了防止前轴4进泥砂,影响运转,前轴4上套有轴衬套6,并且在轴衬套6外依次装有档泥板7、毛毡8、密封垫9、密封圈10,见图3。支撑轮21套装在前轴4中部,前轴架12的长边端通过连接板用连接件与主轴固定板3前端相连。机体1的操作机构由扶手23、油门手柄24、变速手柄25,犁操纵杆29构成。扶手23呈“”形,其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活动固连在伸出收放杆14外的上轴19两端,同时再通过扶手23端头由固定连接件与收放杆14短边上的扶手定位调节槽15的配合调节固定扶手23的高低。油门手柄24、变速手柄25安装在扶手23横梁上,并分别通过控制线与动力系统30连接。此外,扶手23横梁上还安装有照明灯26、灯开关27、喇叭开关28等。犁操纵杆29有两根,前端与犁耕机构60相连,后部通过杆下方开的限位槽与上轴19相连。动力系统30由起动机构31、风扇37、发动机38、离合器42、减速器43、变速器48和齿轮传动机构58构成,见图5。发动机38选用摩托车发动机,如嘉陵50型农用摩托车发动机。由于该发动机38不能直接用于耕作机上,因而需解决起动、冷却、自动离合、多级减速及变速问题。解决起动的起动机构31由起动轮32、拉绳79、小齿轮33、斜齿轮34、35和扭簧36构成,固定在发动机箱体41上,并与发动机右曲轴39相连。起动轮32为一内齿轮,外表环面上开有拉绳槽,拉绳79缠绕槽中,由其拉动起动轮32转动,并带动与起动轮32内齿啮合的小齿轮33转动。斜齿轮34、35有两个,相互啮合,由于其中斜齿轮I34与小齿轮33同轴,斜齿轮II35与发动机右曲轴39同轴线,当斜齿轮I34的轴向力推动斜齿轮II35向左移动时,即可带动发动机右曲轴39转动,发动机38起动后,斜面自动打滑,这时松开拉绳79,连接在起动轮32与发动机箱体41上的扭簧36将使起动轮32复位。冷却问题由套连在右曲轴上的风扇37解决。自动离合问题则由套连在左曲轴40上的自动离合器43解决。在自动离合器42外的左曲轴40上安装有减速器43,减速器43有二个,串联连接。由于发动机左曲轴40处空间小,故本技术的减速器43选用行星减速器,每个行星减速器都由内齿轮44、行星齿轮45、芯轮46和中心齿轮47构成。内齿轮44固定在发动机机架上,与离合器输出齿轮啮合的三个行星齿轮45通过“T”形芯轮46盘上的销孔均布安装在内齿轮44的凹面上并与其内齿啮合,同时带动芯轮46转动,中心齿轮47套连在芯轮46轮毂外,动力由其输出。变速器48连接在减速器43外的发动机左曲轴40轴端,由齿轮组50~52、大齿轮53、花键凸块54、变速叉55、输出齿轮组56和变速轴57构成。变速轴57由轴承支撑固定在变速器箱体49上。齿轮组50~52为三个并排啮合的齿轮,上齿轮50固定在发动机左曲轴40端点,下齿轮52和大齿轮53套装在变速轴57上,其中大齿轮53与第二级减速器43的中心齿轮47啮合相连。在下齿轮52和大齿轮53之间的变速轴57上键连花键凸块54和其上与之相连的变速叉55,该变速叉55由机体扶手23上的变速手柄25控制。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型手扶拖拉机,包括机体(1)、动力系统(30)、犁耕机构(60)和旋耕机构(65),机体(1)由耕作行走机构和操作机构构成;动力系统(30)主要由发动机(38)、离合器(42)和变速器(48)构成,并安装在机体(1)上,与机体(1)的耕作行走机构和操作机构相连;犁耕机构(60)主要由犁刀(61)、犁座(63)和犁后支撑(64)构成,并位于机体(1)前方,由机体(1)的操作机构控制;旋耕机构(65)则固连在机体(1)后下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套运输系统(67),该运输系统(67)主要由车架(68)、左、右轮(70)、后轮系(71、72)和货架(75)构成,左、右轮(70)安装在机体(1)两侧,并通过车架(68)与后轮系(71、72)相连,货架(75)固定在机体(1)上方;动力系统(30)安装在机体(1)中部下方;犁耕机构(60)、旋耕机构(65)和运输系统(67)可装拆于机体(1)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凡清
申请(专利权)人:顾凡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