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亢树峰专利>正文

自卸车后厢板气控开关及液压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32374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卸车后厢板气控开关及液压保护装置,包括贮气筒、控制管路和后厢钩,贮气筒包括前贮气筒和后贮气筒,前贮气筒联接的管路上安装总控制阀和继动阀,在总控制阀和继动阀之间的管路上联接液压控制手柄,液压控制手柄另一端通过管路联接液压泵取力器,液压控制手柄中间通过管路联接液压分配器,继动阀一端通过管路联接后贮气筒,另一端通过管路联接后厢钩控制泵,后厢钩控制泵内包括弹簧和活塞,活塞上的活塞杆连接后厢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总控制阀关闭时,液压系统没有控制气压,所以不能举升或下落,因此总控制阀不但有自动开关后厢钩的作用,对液压系统还起到保险作用。该装置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安全实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控开关及液压保护装置,具体说涉及一种自卸车后厢板气控开关及液压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在道路工程建设或者其他领域中,要用自卸车装运物料,装卸比较方便。现有技术的自卸车基本上采用通过液压装置控制自动钩打开或关闭,来控制自卸车厢的。但这种液压装置控制的自动钩存在着设计上的缺陷,容易导致自卸车在坡地卸货时,由于举升角度不足,自动钩打不开,从而造成车辆后倾;而在重载及路面不平时,有时会出现后厢板自行张开或被颠开。这些情况都容易造成事故。现在的自卸车液压系统,有时由于驾驶员夜间工作比较疲劳或工作疏忽,不小心碰到液压控制手柄或电磁阀开关,使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自动升起,造成拉断道路上空的电线、光缆等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卸车后厢板气控开关及液压保护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性能可靠,操作安全,运行稳定。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卸车后厢板气控开关及液压保护装置,包括贮气筒、控制管路和后厢钩,其结构要点为所说的贮气筒包括前贮气筒和后贮气筒,所说的前贮气筒联接的管路上安装总控制阀和继动阀,在总控制阀和继动阀之间的管路上联接液压控制手柄,该液压控制手柄另一端通过管路联接液压泵取力器,液压控制手柄中间通过管路联接液压分配器,所说的继动阀一端通过管路联接所说的后贮气筒,另一端通过管路联接后厢钩控制泵,该后厢钩控制泵内包括弹簧和活塞,所说的活塞上的活塞杆连接所说的后厢钩。工作时,通过接通总控制阀供给液压控制手柄气压,液压控制手柄通过液压泵取力器控制后厢提升,总控制阀同时供给继动阀控制气压,使继动阀工作,将后贮气筒与后厢钩控制泵接通,在气压的作用下,将后厢钩控制泵内的弹簧压缩,活塞杆后移,带动后厢钩自动打开。液压控制手柄上连接的液压分配器控制后厢回落,当车厢完全降下时,关闭总控阀,此时液压控制手柄和继动阀同时失去控制气压,继动阀同时切断工作管路,后厢钩控制泵在弹簧的作用下将活塞前移,活塞带动后厢钩锁紧后厢。所说的后厢钩上面的后厢板的厢板吊耳与销轴之间安装衬套或者轴承,所说的销轴上设有注油孔。由于厢板吊耳与销轴之间设有衬套或者轴承,使之可以进行日常维护,减小磨损,使配合间隙不易过大,因此进一步提高了后厢钩的准确程度,保证在任何路矿下行驶时,不会出现后厢钩松脱现象。在所说的继动阀上连接报警装置。总控制阀接通后,继动阀上的报警开关接通,报警装置开始报警。关闭总控阀,继动阀上的报警开关关闭,报警装置停止报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前贮气筒上接总控制阀和继动阀、继动阀又接一后贮气筒的结构,当总控制阀关闭时,液压系统由于没有控制气压,所以不能举升或下落,所以总控制阀不但有自动开关后厢钩的作用,对液压系统还起到保险作用。本技术克服原有技术的弊端,结构简单,使用性能可靠,安全性强,不会出现后厢钩自行打开的现象,可有效避免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事故发生。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前贮气筒,2.总控制阀,3.控制管路,4.液压分配器,5.液压控制手柄,6.后贮气筒,7.液压泵取力器,8.继动阀,9.报警装置,10.后厢钩控制泵,11.后厢钩,12.后厢吊耳,13.衬套。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自卸车后厢板气控开关及液压保护装置,包括贮气筒、控制管路2和后厢钩11,所说的贮气筒包括前贮气筒1和后贮气筒6,所说的前贮气筒联接的管路上安装总控制阀2和继动阀8,在总控制阀和继动阀之间的管路上联接液压控制手柄5,该液压控制手柄另一端通过管路联接液压泵取力器7,液压控制手柄中间通过管路联接液压分配器4,所说的继动阀一端通过管路联接所说的后贮器筒,另一端通过管路联接后厢钩控制泵10,该后厢钩控制泵内包括弹簧和活塞,所说的活塞上的活塞杆连接所说的后厢钩11,所说的后厢钩上面的后厢板的厢板吊耳12与销轴之间安装衬套13或者轴承,所说的销轴上设有注油孔,在所说的继动阀上连接报警装置。权利要求1.一种自卸车后厢板气控开关及液压保护装置,包括贮气筒、控制管路(2)和后厢钩(11),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贮气筒包括前贮气筒(1)和后贮气筒(6),所说的前贮气筒联接的管路上安装总控制阀(2)和继动阀(8),在总控制阀和继动阀之间的管路上联接液压控制手柄(5),该液压控制手柄另一端通过管路联接液压泵取力器(7),液压控制手柄中间通过管路联接液压分配器(4),所说的继动阀一端通过管路联接所说的后贮气筒,另一端通过管路联接后厢钩控制泵(10),该后厢钩控制泵内包括弹簧和活塞,所说的活塞上的活塞杆连接所说的后厢钩(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车后厢板气控开关及液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后厢钩上面的后厢板的厢板吊耳(12)与销轴之间安装衬套(13)或者轴承,所说的销轴上设有注油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车后厢板气控开关及液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说的继动阀上连接报警装置(11)。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卸车后厢板气控开关及液压保护装置,包括贮气筒、控制管路和后厢钩,贮气筒包括前贮气筒和后贮气筒,前贮气筒联接的管路上安装总控制阀和继动阀,在总控制阀和继动阀之间的管路上联接液压控制手柄,液压控制手柄另一端通过管路联接液压泵取力器,液压控制手柄中间通过管路联接液压分配器,继动阀一端通过管路联接后贮气筒,另一端通过管路联接后厢钩控制泵,后厢钩控制泵内包括弹簧和活塞,活塞上的活塞杆连接后厢钩。本技术总控制阀关闭时,液压系统没有控制气压,所以不能举升或下落,因此总控制阀不但有自动开关后厢钩的作用,对液压系统还起到保险作用。该装置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安全实用。文档编号B60P1/04GK2780546SQ200520016260公开日2006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5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5日专利技术者亢树峰, 齐林, 高赢 申请人:亢树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卸车后厢板气控开关及液压保护装置,包括贮气筒、控制管路(2)和后厢钩(11),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贮气筒包括前贮气筒(1)和后贮气筒(6),所说的前贮气筒联接的管路上安装总控制阀(2)和继动阀(8),在总控制阀和继动阀之间的管路上联接液压控制手柄(5),该液压控制手柄另一端通过管路联接液压泵取力器(7),液压控制手柄中间通过管路联接液压分配器(4),所说的继动阀一端通过管路联接所说的后贮气筒,另一端通过管路联接后厢钩控制泵(10),该后厢钩控制泵内包括弹簧和活塞,所说的活塞上的活塞杆连接所说的后厢钩(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亢树峰齐林高赢
申请(专利权)人:亢树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