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病育苗营养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321160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2 1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病育苗营养土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育苗营养土包含心土层土壤与育苗营养肥,两者配比为每50升心土层土壤加入育苗营养肥1公斤,所述心土层土壤为分布于土山或土坡的、未种植过农作物的红壤或黄壤的心土层土壤,所述育苗营养肥为不携带病虫的肥料;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选择平地或水泥地面作为堆放场地,先对场地进行清理并进行消毒;采集心土层土壤,堆成土堆;加入育苗营养肥;碎土和混土。本发明专利技术从源头上就防止病虫害的产生,显著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减少农药的施用,而且营养全面,养分平衡而充足,能促进幼苗早生快发,培育壮苗,且育苗期间无杂草,不需除草,简化了育苗操作,节省人工,降低了育苗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育苗
,涉及一种育苗营养土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能防止病虫害发生和传播的防病育苗营养土及其制备方法;特别适用于香蕉、甘蔗等脱毒组培苗的培育,及西瓜、甜瓜、苦瓜等瓜类作物及辣椒、番茄、烟草等茄科类作物的育苗。
技术介绍
香蕉、甘蔗等工厂化脱毒组培苗的生产过程中,每株苗的培育约需0.5公斤营养土,我国每年生产用的脱毒甘蔗和香蕉等组培苗超过I亿株,因此需要大量的育苗营养土。目前,制备育苗营养土通常的做法是:取一定数量的耕作层土壤加入农家肥、塘泥、草木灰、粪肥等改土材料,与土壤一起打碎混合后,再加入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与土壤混匀,混匀后的土壤就可以作为育苗用营养土进行育苗。这种方式调制的营养土有两个明显的缺点,一是所采用的土壤、农家肥、塘泥、草木灰、粪肥等原料通常都携带有对作物有害病、虫和杂草等;二是育苗期间要经常使用杀虫剂和杀菌剂等的农药控制病虫害的滋生。虽然这种方式也能完成育苗过程,但整个育苗过程只是表面上控制了病虫害的滋生和蔓延,而这些原料中所携带的病虫源并没有消失,种苗移栽后在田间条件合适时会繁殖和蔓延,特别是有时会携带一些难以防治的病害,传染给一些本来没有发病的地区,形成一种流行病,对作物生产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如近年来对香蕉生产造成重大危害的黄叶病(巴拿马病),育苗营养土带病就是一种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也有一些技术人员提出了一些其它的营养土制备方法,但这些方法要么操作过程过于复杂,要么原料不易得到,成本高,实用性不强。目前还缺少被大众接受和使用的能较好地控制病虫害传播的制备育苗营养土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营养土育苗不能有效阻止病虫害传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防止病虫害传播的防病育苗营养土及其制备方法,与通常做法以治为主的方式不同,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防为主的策略。一种防病育苗营养土,其包含心土层土壤与育苗营养肥,两者配比为每50升心土层土壤加入育苗营养肥I公斤,所述心土层土壤为未种植过作物的心土层土壤,所述育苗营养肥为不携带病虫的肥料;全部使用不携带病虫的材料作原料,能从源头上防止病虫害的产生,从而能有效地防止病虫害的传播,减少农药的施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心土层土壤为分布于土山或土坡的、未种植过作物的红壤、红黄壤和黄壤的心土层土壤中的一种;从土山或土坡的、未种植过作物的红壤、红黄壤和黄壤中采集的心土层土壤进一步保证是没有受到污染的,而且不含有其他植物的种子或根茎,后期不需要除草。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育苗营养肥为混合物,包括钙镁磷肥、尿素、硝酸钾、氯化钾、碳酸钙、一水硫酸锌、五水硫酸铜、七水硫酸亚铁、一水硫酸锰、硼砂和褐煤粉;本技术方案根据育苗栽培的特点,所述育苗营养肥包含了幼苗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的原料,营养全面,给培苗提供了更多更全面的养分,能促进幼苗早生快发、培育壮苗,增加作物产量;所采用的原料都不携带病虫。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育苗营养肥的配方为:每I千克育苗营养肥含有钙镁磷肥100克、尿素18.4克、硝酸钾25克、氯化钾6克、碳酸钙粉41克、一水硫酸锌0.5克、五水硫酸铜0.3克、七水硫酸亚铁2克、一水硫酸锰I克、硼砂0.8克和褐煤粉805克;本技术方案根据幼苗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对各种养分的原料用量做进一步限定,养分平衡而充足,有利于肥料的施用、吸收、防止浪费和污染,更加环保。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育苗营养肥的制备方法为:先按比例称取各种原料,然后将原料全部放入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取出放入粉碎机中粉碎,最后将粉碎好的原料称重和分装;将各种原料搅拌混合均匀然后粉碎,使原料混合更充分更均匀,而且经过粉碎后的原料颗粒大小差别很小,利于原料的分散和保证原料的配比,使得培苗对各种养分吸收更全面的;将粉碎好的原料称重和分装可以更方便的施肥和管理。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防病育苗营养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择平整、无污染的平地或水泥地面作为育苗营养土的堆放场地,在采土前先对堆放营养土的场地进行清理,并对场地进行消毒。步骤2:采集心土层土壤,将土采回后堆成土堆,土堆高度30— 50厘米,若土壤含水量过大,要先晾干至土壤不能挤压成团为宜。步骤3:加入所述育苗营养肥。步骤4:碎土和混土; 上述步骤I先对堆放营养土的场地进行清理和消毒,保证制备过程没有病虫和其它植物根茎等杂质,简化后续操作,步骤2~4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容易掌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2选择未受污染的、分布于土山或土坡的、未种植过作物的红壤或红黄壤或黄壤,将表层杂物、杂草、草根及表层15厘米的土壤铲去,然后采集心土层的土壤,将土采回后堆成土堆,土堆高度30— 50厘米,若土壤含水量过大,要先晾干至土壤不能挤压成团为宜。采用此方法,可以将其他植物的根茎以及种子全部铲除,这样后期育苗期间不会有杂草生长,不需要除草,堆成合适高度的土堆后便于步骤3量取土堆的体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3先量取步骤I 土堆的体积,然后按每50升土壤加入I公斤育苗营养肥的比例称取育苗营养肥,将其均匀撒施于所述土堆上,最后用耙将土壤与育苗营养肥混合均匀;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更准确的量化育苗营养肥的施用量,避免浪费和防止污染,更加环保。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4碎土和混土有两种方式:手工方式和机械方式;所述手工方式是将撒施过育苗营养肥的土壤用锤打碎至最粗的土粒约蚕豆大小即可,在打碎土壤的同时,育苗营养肥会自动充分混入土壤,土壤打碎后再次将土壤混合均勾即可得到育苗营养土,本方法适合家庭小面积育苗时使用;所述机械方式是先将碎土机调节至最大可通过土粒直径为5毫米,然后将撒施过育苗营养肥的土壤用碎土机粉碎,并用搅拌机搅拌混合均匀,即可得到育苗营养土,本方法适合工厂化育苗时使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根据用户需求不同选择合适的碎土和混土方法,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制备好的育苗营养土可装营养袋和装营养杯来育苗,也可作为苗床用土,苗床育苗时每平方米苗床铺所述育苗营养土 25— 30公斤,育苗时的其他操作与平时育苗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育苗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病育苗营养土,其特征在于:包含心土层土壤与育苗营养肥,两者配比为每50升心土层土壤加入育苗营养肥1公斤,所述心土层土壤为分布于土山或土坡的、未种植过农作物的红壤或黄壤的心土层土壤,所述育苗营养肥为不携带病虫的肥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艳朱晓晖黄金生何铁光蒙延成谢如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