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雾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18889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8 1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烟雾净化器,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前端的烟雾收集区和设置在壳体后端的烟雾净化区,所述的烟雾净化区包括烟雾净化通道以及设置在烟雾净化通道上的气味吸收单元、气体过滤单元和用于在烟雾净化通道上产生负压的负压泵单元,所述烟雾净化通道的入口与所述的烟雾收集区连通,在所述烟雾净化通道的出口为空气出口。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烟雾净化器过滤过的烟雾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可以有效的维持该区域的空气质量。可将其运用公共吸烟区域、动车吸烟区域、甚至家庭等存在香烟烟雾的环境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烟雾净化器,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前端的烟雾收集区和设置在壳体后端的烟雾净化区,所述的烟雾净化区包括烟雾净化通道以及设置在烟雾净化通道上的气味吸收单元、气体过滤单元和用于在烟雾净化通道上产生负压的负压泵单元,所述烟雾净化通道的入口与所述的烟雾收集区连通,在所述烟雾净化通道的出口为空气出口。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技术烟雾净化器过滤过的烟雾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可以有效的维持该区域的空气质量。可将其运用公共吸烟区域、动车吸烟区域、甚至家庭等存在香烟烟雾的环境中。【专利说明】烟雾净化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具体是一种用于公共场所的烟雾净化器。
技术介绍
PMlO和PM2.5是近日空气首要污染物,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可入肺颗粒物。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影响很大。WHO设定的PM2.5的年和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分别定为35和75微克/立方米。近期,北京等地的雾霾天气引起大家对PM2.5这一细颗粒污染物的关注。事实上,不仅是在室外空气中,在餐厅等非吸烟区也没有人们想像的那么干净,室内烟草烟雾也会造成PM2.5浓度超标。 卷烟、雪茄和烟斗在不完全燃烧的情况下会产生很多微小的颗粒物,悬浮在空气中,有害物质就附着在这些细颗粒物上。这是烟草烟雾的主要成分。这些颗粒绝大部分直径只有I微米左右,属于PM2.5的范畴。烟草烟雾含有7000多种化合物,其中包括69种致癌物和172种有害物质。” 环保组织达尔问自然求知社曾发布《北京部分餐厅室内烟草烟雾污染情况报告》显示,达尔问组织志愿者对北京市51家餐厅进行PM2.5测量,结果显示:未禁烟的餐厅中室内空气污染非常严重,PM2.5浓度平均值达到114微克/立方米,约为世卫组织推荐PM2.5空气质量标准(10微克/立方米)的11倍。部分禁烟的餐厅空气质量也不容乐观,非吸烟区的PM2.5浓度平均值为103微克/立方米,约为世卫组织标准的10倍。全面禁烟餐厅的PM2.5数值为61微克/立方米。在没有禁烟规定的餐厅和实施部分区域禁烟的餐厅中,PM2.5浓度平均值约为全面禁烟餐厅的2倍。 因此,在公共吸烟区设置一种可以主动吸收环境中烟雾,并对其进行过滤净化的装置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香烟烟雾收集、过滤和净化的烟雾净化器。该烟雾净化器包括对烟雾的收集、对香烟烟雾的气味吸收、对香烟烟雾中颗粒的过滤和对净化空气进行芳香处理等,使得香烟烟雾经过滤后,不会污染大气环境。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烟雾净化器,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前端的烟雾收集区和设置在壳体后端的烟雾净化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雾净化区包括烟雾净化通道以及设置在烟雾净化通道上的气味吸收单元、气体过滤单元和用于在烟雾净化通道上产生负压的负压泵单元,所述烟雾净化通道的入口与所述的烟雾收集区连通,在所述烟雾净化通道的出口为空气出口。 在所述的壳体上还设置有吊挂组件。 所述的气味吸收单元的厚度为I μ m?50cm,包括过滤层和吸收层,其中过滤层为无纺布层,吸收层为活性炭层、多孔无机材料或多孔纤维层。 所述的气体过滤单元由无纺布层和微/纳米纤维或微/纳米多孔膜层构成,微/纳米纤维的叠加层数为I?50000层,微/纳米纤维的直径为1000 μ m?lnm。 微/纳米纤维的材料为天然材料或聚合物材料。 所述的天然材料为棉、麻、丝或毛;所述的聚合物材料为PP、PA、PVA、PVP、PLA、PES或PVDF。 有益效果 由于在烟雾净化器内使用了负压泵单元,使得公共吸烟区域的烟雾能被及时有效的吸收收集。同时,由于加入了烟雾气味吸收单元和大气污染颗粒过滤单元,从而使得烟雾的气味和含有的空气污染颗粒物大大减少。用此净化器过滤过的烟雾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可以有效的维持该区域的空气质量。可将其运用公共吸烟区域、动车吸烟区域、甚至家庭等存在香烟烟雾的环境中。 气味吸收单元主要用于对烟雾中味道的吸收,应用于该处的材料可以是活性炭、多孔无机材料、多孔纤维等一切可以吸附气味的有机或无机物质。活性炭可以使纤维形式,也可以是多孔球状等形式。该单元的厚度为I μ m?50cm。 气体过滤单元主要是用于对大气污染颗粒物的拦截和过滤,该单元主要应用微/纳米纤维作为主要组件,微/纳米纤维的叠加层数为I?50000层,微/纳米纤维的直径由100ym?lnm,微/纳米纤维的纤维形貌包括光滑、多孔、凹凸不平、卷曲、球状、串珠等,微/纳米纤维的材料可以为棉、麻、丝、毛等天然材料,也可以是PP、PA、PVA、PVP、PLA、PES、PVDF等聚合物材料。 本技术烟雾净化器的使用方式可以使悬挂式、落地式、吊挂式、平放式等。其大小尺寸可以根据不同的。 本技术烟雾净化器中,空气出口处可以是单一的出口通道,也可以在该处添加气体芳香剂、加湿器等。 本技术的烟雾净化器中,可过滤的颗粒物直径为Inm以上,过滤效率为90%以上。过滤颗粒成分为氮氧化物、焦油颗粒等一系列烟雾颗粒。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气味吸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气体过滤单元结构一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气体过滤单元结构二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气体过滤单元结构三示意图。 其中:1、烟雾收集区,2、吊挂组件,3、气味吸收单元,4、气体过滤单元,5、负压泵单元,6、空气出口,7、空气清新/芳香剂或加湿器,8、壳体,9、无纺布层,10、活性炭层,11、纳米纤维层,12、纳米多孔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述,本技术烟雾净化器,包括壳体8,在壳体8的前端为烟雾收集区1,在壳体8的后端为烟雾净化区,在烟雾净化区内设置有气味吸收单元3、气体过滤单元4以及负压泵单元5。在壳体8上还安装有吊挂组件2用于将本技术的烟雾净化器固定在使用的环境中。其中,气味吸收单元3可由一层活性炭层/多孔纳米纤维/多孔球状纳米纤维膜等比表面积大的纤维层10和两层无纺布支撑层9组合而成,如图3所示。气体过滤单元4由两层无纺布支撑层9和一层或多层纳米纤维层11或微纳米多孔膜层12组成,如图4、图5所示。 本技术在使用时,依次将气味吸收单元3,气体过滤单元4,负压泵单元5与烟雾收集净化器壳体8进行组装,再将吊挂组件2安装于烟雾收集器的顶端,使之在使用时方便悬挂于公共吸烟区域的建筑物墙壁。安装完成后,打开负压泵单元5的控制开关,使得烟雾净化器内产生负压,对外界环境中的烟雾产生吸力,并将烟雾吸收进入烟雾收集区I内部,被吸入的烟雾经气味吸收单元3除去烟雾中的味道和部分颗粒物,再经气体过滤单元4将烟雾中的PM2.5甚至ΡΜ0.1颗粒物进行过滤,最终在空气出口 6处排出新鲜的空气。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在使用时依次将气味吸收单元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烟雾净化器,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前端的烟雾收集区和设置在壳体后端的烟雾净化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雾净化区包括烟雾净化通道以及设置在烟雾净化通道上的气味吸收单元、气体过滤单元和用于在烟雾净化通道上产生负压的负压泵单元,所述烟雾净化通道的入口与所述的烟雾收集区连通,在所述烟雾净化通道的出口为空气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吉欢陈柔羲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百博丝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