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束缚带。它包括环抱式套接体和交叉设置于所述环抱式套接体的绑带,还包括一部分平贴在所述环抱式套接体长度方向,另一部分悬置的尼龙搭扣;所述绑带设置于所述环抱式套接体非中部并靠近所述尼龙搭扣悬置的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将绑带的接入点移位,使得受力传递后产生自锁效应,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锁定效果好的优点。(*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束缚带。它包括环抱式套接体和交叉设置于所述环抱式套接体的绑带,还包括一部分平贴在所述环抱式套接体长度方向,另一部分悬置的尼龙搭扣;所述绑带设置于所述环抱式套接体非中部并靠近所述尼龙搭扣悬置的一端。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将绑带的接入点移位,使得受力传递后产生自锁效应,从而使得本技术具有锁定效果好的优点。【专利说明】一种束缚带
本技术涉及一种将病人固定至某物的绑带,尤其涉及一种束缚带。属于医用新材料
。
技术介绍
临床上,一些程度较轻的手术,没有必要对病人使用麻醉剂,由于手术不可避免会造成创伤,因而需要将病人强制固定至某物,以避免病人因疼痛造成的反射性抖动而影响小手术的继续实施。临床上在面对需要强制治疗的婴幼儿童或是精神异常之成人时,也需要用到绑带,若使用普通绷带,则容易因病人主观上不愿意或者客观上难以实现而变得困难。 如专利号为2010201350813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儿童安全束缚带,它包括束缚带,在束缚带的两端各连接有手带,手带向束缚带外侧面一侧旋转可连接在束缚带的两端形成环状。在腰间使用的束缚带通过将婴幼儿手臂束缚在一个固定带内,同时在其身后将束缚带进行扎紧,就能够良好地将婴幼儿的手部控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便防止了婴幼儿乱动而造成危害的问题。 如专利号为201120466852.1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束缚带,包括带体,所述带体一面的一端设置有一对魔术扣,所述带体的另一面的另一端设置有另外一对魔术扣的粘钩并设置有与粘钩配合的至少一条毡毛条。 然上述技术方案均过于简单,无法起到稳定的固定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束缚带,它具有固定效果好的优点。 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束缚带,包括环抱式套接体和交叉设置于所述环抱式套接体的绑带,还包括一部分平贴在所述环抱式套接体长度方向,另一部分悬置的尼龙搭扣;所述绑带设置于所述环抱式套接体非中部并靠近所述尼龙搭扣悬置的一端。 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本技术用于固定后,佩戴者在挣扎过程中,绑带会将力通过环抱式套接体传递至尼龙搭扣的雌雄搭扣间,由于绑带偏离本位设置,所述力传递至雌雄搭扣后,力的方向发生极大程度的改变,形成具有锁定功能的锐角,并且该锐角使得所述雌性搭扣所提供的并非为单纯的贴合力,而是由贴合形成的静摩擦力,尤其是搭扣配合的起始处的贴合。比如当所述搭扣延圆弧方向形成配合时,若在其端部以切线方向撕扯,则难以将其扯开,若将其端部以垂直切线方向撕扯,则只要轻微的力则可将所述配合解除。本技术正是基于上述机理,通过将所述绑带的连接点移位后(设置于所述环抱式套接体非中部并靠近所述尼龙搭扣悬置的一端),使得力传递后生成的最大撕扯力后置(靠近金属环位置,如图中虚线所指处),从而使得受力传递后(或者说通过环抱式套接体的转化后)产生的垂直切线方向的撕扯的力最小化,同时将搭扣的粘合力最大程度地转化为静摩擦力,从而提高搭扣之间的粘合力,从而使得本技术具有固定效果好的优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绑带同时还被所述尼龙搭扣压合并缝制在所述环抱式套接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束缚带还包括金属套环,所述金属套环通过所述尼龙搭扣压合并通过尼龙线缝制在所述环抱式套接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环抱式套接体内部填充有泡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绑带为尼龙编织带,所述尼龙搭扣包括尼龙编织带搭扣本体、端部自由搭块、中部自由搭块和端部固定搭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端部自由搭块、中部自由搭块和端部固定搭块通过尼龙线被缝制在所述尼龙编织带搭扣本体,并且所述尼龙线的缝制轨迹形成若干缝制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尼龙线的缝制轨迹形成若干缝制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金属套环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金属套环的间距为所述环抱式套接体长度的1/4?1/3。 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将绑带接入点移位,使得受力传递后产生自锁效应,从而使得本技术具有锁定效果好的优点; 2、本技术的搭扣由端部自由搭块、中部自由搭块和端部固定搭块组成,所述自由是指其与环抱式套接体非直接连接,从而具有掀起的能力,从而可在掀起后将环抱式套接体另一端的端头嵌入所述因掀起而形成的空间内,这样,可将所述端部自由搭块穿过第二位置的金属环发生搭接,从而可使本技术具有用于固定儿童的功能。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端部自由搭块、中部自由搭块掀起后形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环抱式套接体,2-尼龙搭扣,3-绑带,4-金属套环,21-端部自由搭块,22-中部自由搭块,23-端部固定搭块,24-缝制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本【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技术的说明书之后所作出的任何改变,只要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都将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成人的束缚带,它包括环抱式套接体I和交叉设置于所述环抱式套接体I的绑带3,还包括一部分平贴在所述环抱式套接体I长度方向,另一部分悬置的尼龙搭扣2 ;所述绑带3设置于所述环抱式套接体I非中部并靠近所述尼龙搭扣2悬置的一端。所述绑带3同时还被所述尼龙搭扣2压合并缝制在所述环抱式套接体I。所述束缚带还包括金属套环4,所述金属套环4通过所述尼龙搭扣2压合并通过尼龙线缝制在所述环抱式套接体I。所述环抱式套接体I内部填充有泡棉。所述绑带3为尼龙编织带,所述尼龙搭扣2包括尼龙编织带搭扣本体、端部自由搭块21、中部自由搭块22和端部固定搭块23。所述端部自由搭块21、中部自由搭块22和端部固定搭块23通过尼龙线被缝制在所述尼龙编织带搭扣本体,并且所述尼龙线的缝制轨迹形成若干缝制区24。所述金属套环4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金属套环4的间距为所述环抱式套接体I长度的1/4?1/3。本实施例中,由于需要对成人使用,因此需要用到第一金属套环,即靠近端部的金属套环。佩戴者挣扎的力通过环抱式套接体I传递并转化后,由所述尼龙搭扣2平衡,图3虚线所指处即为尼龙搭扣受力平衡处。 实施例二 如图,1_2、4所示,一种用于儿童的束缚带,它包括环抱式套接体I和交叉设置于所述环抱式套接体I的绑带3,还包括一部分平贴在所述环抱式套接体I长度方向,另一部分悬置的尼龙搭扣2 ;所述绑带3设置于所述环抱式套接体I非中部并靠近所述尼龙搭扣2悬置的一端。所述绑带3同时还被所述尼龙搭扣2压合并缝制在所述环抱式套接体I。所述束缚带还包括金属套环4,所述金属套环4通过所述尼龙搭扣2压合并通过尼龙线缝制在所述环抱式套接体I。所述环抱式套接体I内部填充有泡棉。所述绑带3为尼龙编织带,所述尼龙搭扣2包括尼龙编织带搭扣本体、端部自由搭块21、中部自由搭块22和端部固定搭块23。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束缚带,包括环抱式套接体(1)和交叉设置于所述环抱式套接体(1)的绑带(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部分平贴在所述环抱式套接体(1)长度方向,另一部分悬置的尼龙搭扣(2);所述绑带(3)设置于所述环抱式套接体(1)非中部并靠近所述尼龙搭扣(2)悬置的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安吉恒丰卫生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