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浇口流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13050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6 15: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直浇口流道结构,所述流道具有坡面,坡面的下端连接直浇口的顶口;坡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底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这种直浇口流道结构,可避免浇注过程中的液体飞溅,保证流体充型平稳迅速,减少氧化,减少充型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直浇口流道结构,所述流道具有坡面,坡面的下端连接直浇口的顶口;坡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底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这种直浇口流道结构,可避免浇注过程中的液体飞溅,保证流体充型平稳迅速,减少氧化,减少充型时间。【专利说明】一种直浇口流道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浇口流道结构,属于机械

技术介绍
随着铸造技术的不断发展,集约化生产的要求,合理的铸造工艺的设计对产品后期的规模化生产,成品率指标的提升非常关键。作为液体(铁液或钢液)进入型腔的入口,直浇口的设计合理与否在浇注系统中也显示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液体飞溅,造成成本浪费。浇注不平稳,液体流动状态紊乱,会出现氧化等问题,不利于铸件的质量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直浇口流道结构,能够克服以上所述缺陷,不会出现浇注不平稳,液体流动状态紊乱的现象。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浇口流道结构,所述流道具有坡面,坡面的下端连接直浇口的顶口 ;坡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底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与坡面在底端交汇,共同连接直浇口的顶口。 进一步地,所述坡面与水平面的角度小于75°,大于30°。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60°,大于15°。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这种直浇口流道结构,通过对其中直浇口设计的验证,可以避免浇注过程中的液体飞溅,保证流体充型平稳迅速,减少氧化,减少充型时间。从而获得良好铸件。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直浇口流道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直浇口流道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直浇口流道具有坡面2,坡面上设有凹槽3,坡面的下端向直浇口 I方向延伸,所述凹槽3底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所述凹槽3底面具有收拢的弧线形,该收拢的弧线形向直浇口 I延伸。 所述坡面2与水平面的角度小于75°,大于30°。 所述凹槽3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60°,大于15°。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这种直浇口流道结构,有利于减少液体飞溅,规模化使用后,降低成本,特别对于高合金元素的高镍材料和耐热钢材料的产品表现的优势更加明显;有利于浇注更加平稳,可以减少每型浇注时间1-2秒,保证更小的温度区间,有利于凝固的一致性,提升产品的内在质量;使直浇口分离,成为独立的一个单元,采用单独的设备进行制作。对于目前壳型工艺的推广创造了条件。其为高端产品、特别是涡轮增压器壳体等的开发及规模化生产建立了良好基础。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范围的限制,凡是在本专利技术构思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本领域的专业人员能够作出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直浇口流道结构,包括直浇口和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具有坡面,坡面的下端连接直浇口的顶口 ;坡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底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浇口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与坡面在底端交汇,共同连接直浇口的顶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浇口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面与水平面的角度小于75°,大于3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浇口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60°,大于15°。【文档编号】B22C9/08GK104511568SQ201410838385【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30日 【专利技术者】李平衡, 张启奎, 李英园 申请人:西峡县众德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浇口流道结构,包括直浇口和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具有坡面,坡面的下端连接直浇口的顶口;坡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底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平衡张启奎李英园
申请(专利权)人:西峡县众德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