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元武专利>正文

车厢移动式自卸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31201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农用车车厢移动式自卸货装置,它是在车厢(1)底部的重心前端设置可使车厢(1)重心失衡的轴承(2)、(3),轴承(2)、(3)载着车厢(1)在槽形车架(4)的槽内可前后移动。当车厢(1)在车架(4)的前端时,轴承(2)、(3)都在车架(4)内,受车架(4)的槽约束,车厢(1)虽重心失衡但不能倾斜,当车厢(1)移至车架(4)的尾端时,轴承(2)从缺口(5)中脱离车架(4)的约束,重心失衡的车厢(1)会自动倾斜,完成自动卸货的目的。(*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运货车厢自卸装置,特别是农用车车厢移动式自卸货装置。目前农用车的车厢大部分是固定式车厢,不具备自卸货功能,所以给广大农民使用者带来很多不便。也有少数具备液压自卸货装置,但因其造价昂贵及维修保养困难,很难为农民使用者所接受。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新型的自卸货装置,它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不用机械动力就能达到自卸货的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车厢的重心前端底部设置两组滚动轴承,以造成车厢的重心失衡。槽形车架的中部设有一能让轴承通过的缺口。当车厢处于车架前端时,因为两组轴承都在槽形车架内,所以车厢虽重心失衡但不会倾斜。当车厢被外力推移到车架尾端时,车厢前端的一组轴承将通过槽形车架的缺口脱出车架,前端轴承不受车架约束的车厢由于原本重心失衡,此时就会自动倾斜,这样就达到了自动卸货的目的。本技术因为只是在车厢下增加了两组轴承和仅将车架作了轻微改动,所以结构极为简单。因为它省略了液压系统那些复杂精密的机件,所以其维修和保养是很容易的,其成本自然也是很低廉的。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提出的车厢移动式自卸货装置在未卸货时的侧视结构图,图2是它在卸货时的侧视结构图。该装置包括设置在车厢(1)底部前端的轴承(2)和(3),轴承(2)和(3)可以在设有缺口(5)的槽形车架(4)的槽内前后移动,轴承(2)和(3)的设置使得车厢(1)的重心失衡。当车不卸货时,车厢(1)处于图1中所示位置即轴承(2)、(3)在槽形车架(4)的前端,此时由于槽形车架(4)对轴承(2)、(3)的约束,车厢(1)虽然重心失衡但不会倾斜,所以货物也不会被卸下。卸货时,以外力将车厢(1)沿箭头所示方向移动,当车厢(1)移至图2中所示位置即轴承(2)、(3)至槽形车架(4)的尾端时,轴承(2)由于车厢(1)重心失衡的原因会从槽形车架(4)上的缺口(5)中脱出槽形车架(4),致使车厢(1)自动倾斜而将货物从车厢(1)中滑出。权利要求1.一种车厢移动式自卸货装置,其特征是在车厢(1)的底部重心前端设置两组轴承(2)、(3)并在槽形车架(4)上设置能让前端承(2)通过的缺口(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轴承(2)、(3)设置的位置是在能使车厢(1)重心失衡的车厢底部重心的前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供轴承(2)、(3)在内前后移动的槽形车架(4)横端面形状是槽形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槽形车架(4)上设置有可供轴承(2)出入槽形车架(4)的缺口(5)。专利摘要一种农用车车厢移动式自卸货装置,它是在车厢(1)底部的重心前端设置可使车厢(1)重心失衡的轴承(2)、(3),轴承(2)、(3)载着车厢(1)在槽形车架(4)的槽内可前后移动。当车厢(1)在车架(4)的前端时,轴承(2)、(3)都在车架(4)内,受车架(4)的槽约束,车厢(1)虽重心失衡但不能倾斜,当车厢(1)移至车架(4)的尾端时,轴承(2)从缺口(5)中脱离车架(4)的约束,重心失衡的车厢(1)会自动倾斜,完成自动卸货的目的。文档编号B60P1/38GK2456962SQ0025859公开日2001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00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00年10月18日专利技术者魏元武 申请人:魏元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厢移动式自卸货装置,其特征是在车厢(1)的底部重心前端设置两组轴承(2)、(3)并在槽形车架(4)上设置能让前端承(2)通过的缺口(5)。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元武
申请(专利权)人:魏元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