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体绝缘开关柜的隔离开关结构,包括柜体、以及装在该柜体上的第一电缆接头和第二电缆接头,该隔离开关结构还包括操作手柄、转轴、导向铜排、动触头、接地片、弹性导电片、触指装置和驱动轴,其中:触指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电缆接头上且与第二电缆接头电性连接,导向铜排和弹性导电片均固定在所述第一电缆接头上且与第一电缆接头电性连接,动触头连接在导向铜排上且能左右滑动,弹性导电片在自身弹力作用下与动触头保持接触,转轴旋转设置在柜体上,操作手柄的一端固定在转轴上,而另一端伸出柜体外部,驱动轴的一端固定在转轴上,而另一端穿设在动触头上开设的小孔中,触指装置和接地片分别布置在所述动触头的左侧和右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且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开关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体绝缘开关柜的隔离开关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气体绝缘开关柜一般电缆出线侧最多可以4路出线,带PT(电压互感器)并带隔离刀。原先的结构是采用了德国AGS的CT套管,因其结构尺寸小,可惜的是其合格率只有20%,价格高(约¥8,000/只),供货也得不到保证,因而无法满足合同需求。为此,施耐德苏州研发部于2012年重新开发了国产CT套管并申请了专利,其特点质量稳定,价格具有竞争力(¥800),缺点是其外形尺寸偏大,导致用国产CT套管的方案中最多有3路出线电缆带PT并带隔离刀,影响出线电缆套管的排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且使用方便的气体绝缘开关柜隔离开关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气体绝缘开关柜的隔离开关结构,包括柜体、以及装在该柜体上的第一电缆接头和第二电缆接头,其特征在于该隔离开关结构还包括操作手柄、转轴、导向铜排、动触头、接地片、弹性导电片、触指装置和驱动轴,其中:触指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电缆接头上且与第二电缆接头电性连接,导向铜排和弹性导电片均固定在所述第一电缆接头上且与第一电缆接头电性连接,动触头连接在所述导向铜排上且能左右滑动,弹性导电片在自身弹力作用下与所述动触头保持接触,转轴旋转设置在柜体上,操作手柄的一端固定在转轴上,而另一端伸出柜体外部,驱动轴的一端固定在转轴上,而另一端穿设在动触头上开设的小孔中,触指装置和接地片分别布置在所述动触头的左侧和右侧。本技术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以下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触指装置包括定位套管、触指排、螺母、螺栓和连接母排,其中连接母排固定在所述第二电缆接头上且与第二电缆接头电性连接,螺母和螺栓将触指排和连接母排固定在一起,定位套管套在螺栓上且夹在触指排和连接母排之间。所述螺栓上套有:夹在螺栓头和连接母排以及夹在螺母和触指排之间的碟形垫片。所述导向铜排上设置有引导所述动触头左右滑动的导向孔。所述第一电缆接头和第二电缆接头的数量均为两个以上。所述弹性导电片为铜片。所述操作手柄上固定有抵靠在柜体上的弹性定位销。所述接地片为锡青铜。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这种隔离开关由于了采用直线运动式结构,节约了开关结构的占用空间,满足了4路出线带PT并带隔离刀。且该开关结构设计简单,运作可靠,满足了市场的需求。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这种隔离开关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这种隔离开关结构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这种隔离开关结构中触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操作手柄,2转轴,3导向铜排,4动触头,5接地片,6弹性导电片,7触指装置,7-1定位套管,7-2触指排,7-3碟形垫片,7-4螺母,7-5螺栓,7-6连接母排,8-驱动轴,9-小孔,10-柜体,11-第一电缆接头,12-第二电缆接头,13-弹性定位销。具体实施方式图1~图3出示了本技术这种气体绝缘开关柜的隔离开关结构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它包括柜体10、以及装在该柜体上的第一电缆接头11和第二电缆接头12,且所述第一电缆接头11和第二电缆接头12的数量均为两个以上。本实施例的关键改进在于:该隔离开关结构还包括操作手柄1、转轴2、导向铜排3、动触头4、接地片5、弹性导电片6、触指装置7和驱动轴8。其中:触指装置7设置在所述第二电缆接头12上,且触指装置7与第二电缆接头12电性连接。导向铜排3和弹性导电片6均固定在所述第一电缆接头11上,且导向铜排3和弹性导电片6均与第一电缆接头11电性连接。本例中弹性导电片6为铜片。动触头4连接在所述导向铜排3上,且动触头4能相对于导向铜排3左右滑动。为了避免动触头4左右滑动时发生偏移,本例在导向铜排3上设置有引导所述动触头4左右滑动的导向孔。弹性导电片6在自身弹力作用下与所述动触头4始终保持接触。转轴2旋转设置在柜体10上,操作手柄1的一端固定在转轴2上,而另一端伸出柜体10外部,以方便使用者操作。驱动轴8的一端固定在转轴2上,而另一端穿设在动触头4上开设的小孔9中。触指装置7和接地片5分别布置在所述动触头4的左侧和右侧(以图2为参照),接地片5为锡青铜。本例中,所述触指装置7的具体结构可参照图3所示,它包括定位套管7-1、触指排7-2、螺母7-4、螺栓7-5和连接母排7-6。其中,连接母排7-6固定在所述第二电缆接头12上,且连接母排7-6与第二电缆接头12电性连接。螺母7-4和螺栓7-5将触指排7-2和连接母排7-6固定在一起,定位套管7-1套在螺栓7-5上,且定位套管7-1夹在触指排7-2和连接母排7-6之间。而且本例在螺栓7-5上还套有:夹在螺栓头和连接母排7-6以及夹在螺母7-4和触指排7-2之间的碟形垫片7-3。触指排7-2和连接母排7-6之间的距离为10mm。再结合图1~图3所示,现将本实施例这种隔离开关结构的工作原理介绍如下:在图1和图2中,本隔离开关处于接地位置,即动触头4与接地片5连接导通。此时,操作者向下推动操作手柄1右端而使其在图2中以转轴2为中心作逆时针方向的转动,从而带动转轴2逆时针转动,转轴2再带动与之固定的驱动轴8转动,驱动轴8的上端就会向左移动而带动动触头4离开接地片5并向左移动。由于弹性导电片6自身的弹性形变性能,其能够保证驱动轴8在向左移动的过程中,驱动轴8始终与弹性导电片6保持接触,进而保证驱动轴8与第一电缆接头11间的电性连接。而且导向铜排3具有导向作用,避免驱动轴8在向左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偏移。当驱动轴8的左端移动至与触指装置7连接导通后,实现了第一电缆接头11和第二电缆接头12的电性连接,该隔离开关处于导通位置。反方向推动操作手柄1,则可使该隔离开关重新回到图1和图2所示的接地位置。为了稳固所述操作手柄1的位置,避免其自行转动,本例在操作手柄1上固定设置了一个抵靠在柜体10上的弹性定位销13。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人们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体绝缘开关柜的隔离开关结构,包括柜体(10)、以及装在该柜体上的第一电缆接头(11)和第二电缆接头(12),其特征在于该隔离开关结构还包括操作手柄(1)、转轴(2)、导向铜排(3)、动触头(4)、接地片(5)、弹性导电片(6)、触指装置(7)和驱动轴(8),其中:触指装置(7)设置在所述第二电缆接头(12)上且与第二电缆接头电性连接,导向铜排(3)和弹性导电片(6)均固定在所述第一电缆接头(11)上且与第一电缆接头(11)电性连接,动触头(4)连接在所述导向铜排(3)上且能左右滑动,弹性导电片(6)在自身弹力作用下与所述动触头(4)保持接触,转轴(2)旋转设置在柜体(10)上,操作手柄(1)的一端固定在转轴(2)上,而另一端伸出柜体(10)外部,驱动轴(8)的一端固定在转轴(2)上,而另一端穿设在动触头(4)上开设的小孔(9)中,触指装置(7)和接地片(5)分别布置在所述动触头(4)的左侧和右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绝缘开关柜的隔离开关结构,包括柜体(10)、以及装在该柜体上的第一电缆接头(11)和第二电缆接头(12),其特征在于该隔离开关结构还包括操作手柄(1)、转轴(2)、导向铜排(3)、动触头(4)、接地片(5)、弹性导电片(6)、触指装置(7)和驱动轴(8),其中:
触指装置(7)设置在所述第二电缆接头(12)上且与第二电缆接头电性连接,导向铜排(3)和弹性导电片(6)均固定在所述第一电缆接头(11)上且与第一电缆接头(11)电性连接,动触头(4)连接在所述导向铜排(3)上且能左右滑动,弹性导电片(6)在自身弹力作用下与所述动触头(4)保持接触,转轴(2)旋转设置在柜体(10)上,操作手柄(1)的一端固定在转轴(2)上,而另一端伸出柜体(10)外部,驱动轴(8)的一端固定在转轴(2)上,而另一端穿设在动触头(4)上开设的小孔(9)中,触指装置(7)和接地片(5)分别布置在所述动触头(4)的左侧和右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绝缘开关柜的隔离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指装置(7)包括定位套管(7-1)、触指排(7-2)、螺母(7-4)、螺栓(7-5)和连接母排(7-6),其中连接母排(7-6)固定在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冷峰,杨玉蓉,马彦方,
申请(专利权)人:施耐德开关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