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机械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1136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6 1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式机械压机,它包括机身(1)、主压组件、预压组件、主轴(2)和定位套(21),主压上轮(4)和主压下轮(5)均设置主压立柱(3)的侧面上,且主压上轮(4)和主压下轮(5)均可绕自身轴线转动,主压上轮(4)设置在主压下轮(5)的正上方,预压立柱(6)设置在机身(1)顶部,预压上轮(7)和预压下轮(8)均设置在预压立柱(6)的侧面上,且预压上轮(7)和预压下轮(8)均可绕自身轴线转动,预压上轮(7)设置在预压下轮(8)的正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生产效率高、运动平稳、适合连续批量生产圆形或异形柱、片状产品,压制力能够达到800 K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式机械压机,它包括机身(1)、主压组件、预压组件、主轴(2)和定位套(21),主压上轮(4)和主压下轮(5)均设置主压立柱(3)的侧面上,且主压上轮(4)和主压下轮(5)均可绕自身轴线转动,主压上轮(4)设置在主压下轮(5)的正上方,预压立柱(6)设置在机身(1)顶部,预压上轮(7)和预压下轮(8)均设置在预压立柱(6)的侧面上,且预压上轮(7)和预压下轮(8)均可绕自身轴线转动,预压上轮(7)设置在预压下轮(8)的正上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生产效率高、运动平稳、适合连续批量生产圆形或异形柱、片状产品,压制力能够达到800 KN。【专利说明】一种旋转式机械压机
本技术涉及将各种粉料压制成圆形或异形柱、片状的
,特别是一种旋转式机械压机。
技术介绍
旋转压片机用以将各种颗粒原料压制成圆片及异形柱、片状,其结构分为单压式和双压式,其转盘上可根据产品外形尺寸装数量不等的模具,转盘旋转一周即可压制模具相应数量的产品;当压片时转盘的速度、物料的充填深度、压片厚度可调节;旋转压片机是适合连续批量生产粉末颗粒的成型设备,生产效率极高,广泛应用于制药、化工、粉末冶金行业。 目前,现有通用旋转压片机因产品外形较小,成型压力相应较低,目前最大的旋转压片机压力只有500KN,而压制较大圆片或异形片所需压力至少要700KN,通用旋转压片机无法满足需求。因为产品的外形尺寸增大,在单位面积内成型应力相同的情况下,设备压制压力与产品面积增加倍数成线性关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生产效率高、运动平稳、适合连续批量生产圆片或异形片、压制力能够达到800 KN的旋转式机械压机。 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旋转式机械压机,它包括机身、主压组件、预压组件、主轴和定位套,主压组件由主压立柱、主压上轮和主压下轮组成,所述的主压立柱设置在机身顶部,主压上轮和主压下轮均设置主压立柱的侧面上,且主压上轮和主压下轮均可绕自身轴线转动,主压上轮设置在主压下轮的正上方,主压立柱内转轴旋转安装有蜗杆,预压组件由预压立柱、预压上轮和预压下轮组成,预压立柱与主压立柱呈夹角设置,预压立柱设置在机身顶部,预压上轮和预压下轮均设置在预压立柱的侧面上,且预压上轮和预压下轮均可绕自身轴线转动,预压上轮设置在预压下轮的正上方,且预压上轮距预压下轮的距离大于主压上轮距主压下轮的距离; 所述的定位套垂直于机身且设置在机身上,主轴设置在定位套内,主轴垂直于机身且设置在机身上,主轴上且沿主轴的上端到下端顺次设置有可绕定位套转动的上转盘、中转盘、下转盘和蜗轮,上转盘、中转盘和下转盘为一整体结构,下转盘设置在蜗轮上,蜗轮与蜗杆啮合,上转盘和下转盘设置在主压上轮和主压下轮之间,上转盘和下转盘上分别设置有上冲模和下冲模,中转盘上设置有凹模,上冲模和下冲模均与凹模同心; 所述的主轴上固定有上轨道盘和下轨道盘,上轨道盘设置在上转盘的下方,上冲模可沿上轨道盘做周期性的上下运动,下轨道盘设置在下转盘的下方,下冲模可沿下轨道盘做周期性的上下运动。 所述的主压立柱和预压立柱均垂直于机身设置,主压立柱和预压立柱之间还设置有平行于机身的加强板。 所述的主轴的顶端设置在加强板上。 所述的中转盘上且沿中转盘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凹模,上转盘和下转盘上分别设置有与凹模数量相等的上冲模和下冲模。 所述的主压立柱内的蜗杆头转轴安装有皮带轮。 所述的下轨道盘的下方设置有用于顶起下冲模的脱模顶轮。 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I)本技术的蜗杆带动蜗轮转动,上转盘、中转盘和下转盘为一整体结构,蜗轮带动下转盘逆时针转动后,下转盘又带动中转盘和上转盘同时做逆时针转动,以实现做平稳的转动。(2)本技术转盘能够依次旋转到加料工位、预压工位、主压工位和脱模工位,从而实现了一边加料一边取出成型片,实现了连续生产、提高了圆片或异形片的生产产量。(3)本技术的预压上轮距预压下轮的距离大于主压上轮距主压下轮的距离,作用在上冲模顶部和下冲模底部上的力由小变大,从而实现先预压再主压,压制力逐渐增大,压制力能够达到800 KN。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图中,1-机身,2-主轴,3-主压立柱,4-主压上轮,5-主压下轮,6_预压立柱,7_预压上轮,8-预压下轮,9-上转盘,10-中转盘,11-下转盘,12-蜗轮,13-上冲模,14-下冲模,15-凹模,16-上轨道盘,17-下轨道盘,18-加强板,19-皮带轮,20-脱模顶轮,21-定位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3所示,一种旋转式机械压机,它包括机身1、主压组件、预压组件、主轴2和定位套21,主压组件由主压立柱3、主压上轮4和主压下轮5组成,所述的主压立柱3设置在机身I顶部,主压上轮4和主压下轮5均设置主压立柱3的侧面上,且主压上轮4和主压下轮5均可绕自身轴线转动,主压上轮4设置在主压下轮5的正上方,主压立柱3内转轴旋转安装有蜗杆,预压组件由预压立柱6、预压上轮7和预压下轮8组成,预压立柱6与主压立柱3呈夹角设置,主压立柱3和预压立柱6均垂直于机身I设置,主压立柱3和预压立柱6之间还设置有平行于机身I的加强板18,主轴2的顶端固定在加强板18上。预压立柱6设置在机身I顶部,预压上轮7和预压下轮8均设置在预压立柱6的侧面上,且预压上轮7和预压下轮8均可绕自身轴线转动,预压上轮7设置在预压下轮8的正上方,且预压上轮7距预压下轮8的距离大于主压上轮4距主压下轮5的距离。 如图1和图2所示,定位套21垂直于机身I且设置在机身I上,主轴2设置在定位套21内,主轴2垂直于机身I且设置在机身I上,主轴2上且沿主轴2的上端到下端顺次设置有可绕定位套21转动的上转盘9、中转盘10、下转盘11和蜗轮12,上转盘9、中转盘10和下转盘11为一整体结构,下转盘11设置在蜗轮12上,蜗轮12与蜗杆啮合,当蜗轮12带动下转盘11转动后,中转盘10和上转盘9又随下转盘11同时做逆时针转动。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的上转盘9和下转盘11设置在主压上轮4和主压下轮5之间,上转盘9和下转盘11上分别设置有上冲模13和下冲模14,中转盘10上设置有凹模15,上冲模13和下冲模14均与凹模15同心。 如图1和图2所示,主轴2上固定有上轨道盘16和下轨道盘17,上轨道盘16设置在上转盘9的下方,上冲模13可沿上轨道盘16做周期性的上下运动,下轨道盘17设置在下转盘11的下方,下冲模14可沿下轨道盘17做周期性的上下运动。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的中转盘10上且沿中转盘10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凹模15,上转盘9和下转盘11上分别设置有与凹模15数量相等的上冲模13和下冲模14ο 如图1和图2所示,下轨道盘17的下方设置有用于顶起下冲模14的脱模顶轮20,脱模顶轮20设置在机身I上。主压立柱3内的蜗杆头转轴安装有皮带轮。 当上冲模13和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式机械压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身(1)、主压组件、预压组件、主轴(2)和定位套(21),主压组件由主压立柱(3)、主压上轮(4)和主压下轮(5)组成,所述的主压立柱(3)设置在机身(1)顶部,主压上轮(4)和主压下轮(5)均设置主压立柱(3)的侧面上,且主压上轮(4)和主压下轮(5)均可绕自身轴线转动,主压上轮(4)设置在主压下轮(5)的正上方,主压立柱(3)内转轴旋转安装有蜗杆,预压组件由预压立柱(6)、预压上轮(7)和预压下轮(8)组成,预压立柱(6)与主压立柱(3)呈夹角设置,预压立柱(6)设置在机身(1)顶部,预压上轮(7)和预压下轮(8)均设置在预压立柱(6)的侧面上,且预压上轮(7)和预压下轮(8)均可绕自身轴线转动,预压上轮(7)设置在预压下轮(8)的正上方,且预压上轮(7)距预压下轮(8)的距离大于主压上轮(4)距主压下轮(5)的距离;所述的定位套(21)垂直于机身(1)且设置在机身(1)上,主轴(2)设置在定位套(21)内,主轴(2)垂直于机身(1)且设置在机身(1)上,主轴(2)上且沿主轴(2)的上端到下端顺次设置有可绕定位套(21)转动的上转盘(9)、中转盘(10)、下转盘(11)和蜗轮(12),上转盘(9)、中转盘(10)和下转盘(11)为一整体结构,下转盘(11)设置在蜗轮(12)上,蜗轮(12)与蜗杆啮合,上转盘(9)和下转盘(11)设置在主压上轮(4)和主压下轮(5)之间,上转盘(9)和下转盘(11)上分别设置有上冲模(13)和下冲模(14),中转盘(10)上设置有凹模(15),上冲模(13)和下冲模(14)均与凹模(15)同心;所述的主轴(2)上固定有上轨道盘(16)和下轨道盘(17),上轨道盘(16)设置在上转盘(9)的下方,上冲模(13)可沿上轨道盘(16)做周期性的上下运动,下轨道盘(17)设置在下转盘(11)的下方,下冲模(14)可沿下轨道盘(17)做周期性的上下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名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兰德高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