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层叠膜,其特征在于,是在双轴拉伸膜的至少一面上形成含有酸改性聚烯烃树脂(A)、聚氨酯树脂(B)、交联剂(C)和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D)的树脂层的层叠膜,其中,交联剂(C)含有三聚氰胺系交联剂(C1)和/或唑啉系交联剂(C2),(A)与(B)的质量比率((A)/(B))为60/40~97/3,相对于(A)和(B)的合计100质量份,(C1)和(C2)的合计或(C1)和(C2)各单体为1~20质量份,(D)为5~50质量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一种层叠膜,其特征在于,是在双轴拉伸膜的至少一面上形成含有酸改性聚烯烃树脂(A)、聚氨酯树脂(B)、交联剂(C)和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D)的树脂层的层叠膜,其中,交联剂(C)含有三聚氰胺系交联剂(C1)和/或唑啉系交联剂(C2),(A)与(B)的质量比率((A)/(B))为60/40~97/3,相对于(A)和(B)的合计100质量份,(C1)和(C2)的合计或(C1)和(C2)各单体为1~20质量份,(D)为5~50质量份。【专利说明】层叠膜、其制造方法和该制造中使用的水性分散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双轴拉伸膜的至少一面上形成了含有酸改性聚烯烃树脂、聚氨酯树 月旨、交联剂和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的树脂层的层叠膜。
技术介绍
以聚己酰胺(尼龙6, N6)膜为代表的聚酰胺双轴拉伸膜、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 酯(PET)膜为代表的聚酯双轴拉伸膜因其优异的力学特性、耐热性、耐针孔性、耐试剂性而 在广泛的用途使用。 例如,将这些双轴拉伸膜用于包装用途时,大多情况下,将聚乙烯(PE)、聚丙烯 (PP)、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等热封性树脂层叠在双轴拉伸膜的一面或两面上,并 对其实施热封而形成各种包装形式。 另外,这些双轴拉伸膜可以层叠在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片等密封材上, 用于太阳电池的背面保护片的用途。 将这样的PE、PP、EVA等烯烃系树脂层叠在双轴拉伸膜时,通常利用(1)使用粘接 剂在双轴拉伸膜上层压烯烃系树脂膜的方法(干式层压法)、(2)将熔融的烯烃系树脂挤出 到双轴拉伸膜上后,进行冷却固化而层叠的方法(挤出层压法)。后者的情况下,还有如下 方法:向双轴拉伸膜与烯烃系树脂层的中间挤出同种或不同种的烯烃系树脂边贴合边层叠 的方法和向双轴拉伸膜上分2步挤出烯烃系树脂进行层叠的方法等。 由于上述(2)的挤出层压法不使用烯烃系树脂膜而是将原料树脂直接挤出到双 轴拉伸膜上,从而能够在双轴拉伸膜上以膜状层叠烯烃系树脂,因此与(1)的干式层压法 相比成本低,被采用的次数在增加。该挤出层压法中,由于由聚酰胺、聚酯构成的双轴拉伸 膜与烯烃系树脂本质上缺乏粘接性,所以通常也是在两层中间设置粘接剂层。此时,作为粘 接剂,一般使用将有机钛酸酯系、有机异氰酸酯系、聚乙烯亚胺系等粘接性化合物溶于有机 溶剂而成的物质。但是,有机溶剂的使用存在导致作业环境变差、引起火灾的危险性,并且, 出于近年来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也需要一种尽量避免使用有机溶剂的方法。 有时也利用不使用有机溶剂的粘接剂(无溶剂型粘接剂),但与溶剂型相比其粘 接力一般较差,另外涂覆在膜上时的润湿性也存在问题,仅在限定的用途使用。 从这样的观点出发,一直在寻求不使用粘接剂的、在双轴拉伸膜上挤出层压烯烃 系树脂的技术以及层叠烯烃系树脂膜的技术。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为了赋予与烯烃系树脂层的易粘接性能,在双轴拉伸膜上层 叠含有三聚氰胺系交联剂的树脂层的技术。但是,近年来,性能的需求增大,要求更高的易 粘接性能。 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将烯烃系树脂挤出成膜状,接着对其表面实施臭氧处理,将 其压接在经过了活化处理的热塑性树脂膜的表面,从而获得对热塑性树脂膜的粘接性的方 法。然而,该方法中为了实施必须引入特殊的装置。 专利文献3、4中记载了含有酸改性聚烯烃树脂和聚氨酯树脂的粘接剂,并且公开 了介由这些粘接剂挤出层压烯烃系树脂或者贴合各种基材膜的技术。然而这些文献中记载 的粘接剂是在基材膜上涂布后立即层叠对象物的,所以如果将2片涂布有粘接剂的基材膜 以涂布面与非涂布面接触的方式重叠则容易发生粘连。因此,不可能在线(inline)制造涂 布有该粘接剂的膜。另外,由该粘接剂形成的树脂层有时耐溶剂性差,并且,向该树脂层上 挤出烯烃系树脂而得的层压膜用于包装用途时,有时存在耐内容物性差这样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4872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24666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22997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9-28692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如上所述的问题,提供在双轴拉伸膜上具有耐溶剂性优异的树脂层的 层叠膜,其即使利用挤出层压法在该树脂层上层叠烯烃系树脂或者层叠烯烃系树脂膜也能 够得到良好的耐内容物性和粘接力的层叠膜,可利用在线法能够制造的层叠膜。 本专利技术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深入研宄,结果发现通过在双轴拉伸膜上层 叠含有酸改性聚烯烃树脂、聚氨酯树脂、特定的交联剂和表面活性剂的树脂层,能够解决上 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BP,本专利技术的要点如下。 (1) 一种层叠膜,其特征在于,是在双轴拉伸膜的至少一面上层叠含有酸改性聚烯 烃树脂(A)、聚氨酯树脂(B)、交联剂(C)和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D)的树脂层的层叠膜,其 中,交联剂(C)含有三聚氰胺系交联剂(Cl)和/或I*恶唑啉系交联剂(C2),(A)与(B)的质 量比率((A) ΛΒ))为60/40?97/3,相对于㈧和⑶的合计100质量份,(Cl)和(C2)的 合计或(Cl)和(C2)各单体为1?20质量份,(D)为5?50质量份。 (2)根据⑴所述的层叠膜,其特征在于,酸改性聚烯烃树脂㈧在190°C、2160g 负荷下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为0. 01?100g/10分钟。 (3)根据(1)或(2)所述的层叠膜,其特征在于,是在树脂层表面上层叠烯烃系树 脂层而成的。 (4) 一种水性分散体,其特征在于,是含有酸改性聚烯烃树脂(A)、聚氨酯树脂 (B)、交联剂(C)和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D)的水性分散体,其中,交联剂(C)含有三聚氰胺 系交联剂(Cl)和/或唑啉系交联剂(C2),(A)与(B)的质量比率((AV(B))为60/40? 97/3,相对于(A)和(B)的合计100质量份,(Cl)和(C2)的合计或(Cl)和(C2)各单体为 1?20质量份,(D)为5?50质量份,并且,水性分散体中的⑶的浓度为1?5质量%。 (5) -种层叠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用于制造上述(1)或(2)所述的层叠 膜的方法,在双轴拉伸膜的至少一面上涂布上述(4)所述的水性分散体并干燥。 (6) -种层叠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用于制造上述(1)或(2)所述的层叠 膜的方法,在未拉伸膜或单轴拉伸膜的至少一面上涂布上述(4)所述的水性分散体之后, 进行干燥、拉伸。 由于形成于本专利技术的层叠膜上的树脂层的耐溶剂性优异,并且与聚乙烯、聚丙烯、 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等烯烃系树脂的粘接性优异,所以例如在挤出层压时,不使用溶 剂型的粘接剂或无溶剂型但粘接力弱的粘接剂等就能形成实用上具有充分的层压强度的 热封层,并且,由此得到的包装体的耐内容物性优异。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层叠膜能够层叠烯烃 系树脂膜,实用上具有充分的层压强度。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层叠膜由于耐粘连性优异,所以能 够利用在线法制造。 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层叠膜在包括热转印工序的印刷方法中,尤其在不使用底层涂料 的情况下就能得到合适的印刷特性。例如,可适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层叠膜,其特征在于,是在双轴拉伸膜的至少一面形成含有酸改性聚烯烃树脂A、聚氨酯树脂B、交联剂C和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D的树脂层的层叠膜,其中,交联剂C含有三聚氰胺系交联剂C1和/或唑啉系交联剂C2,A与B的质量比率A/B为60/40~97/3,相对于A和B的合计100质量份,C1和C2的合计或C1和C2各单体为1~20质量份,D为5~50质量份。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原纯一,
申请(专利权)人:尤尼吉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