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构件的运输装置,至少包括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第三支撑臂、第四支撑臂、预制件本体、后开门、前挡梁、左侧挡板、右侧挡板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臂与第二支撑臂和第四支撑臂与第三支撑臂分别对称固定设置在左侧挡板和右侧挡板上,并且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第三支撑臂和第四支撑臂均为液压支撑,顶端均与设置在支撑件上的预制件本体接触;所述前挡梁、左侧挡板和右侧挡板分别固定设置在整个运输装置运输件前端;该预制构件的运输装置,他弥补了现有技术不能较为广泛的作为中短途运输装置的不足,并且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保证了预制件的运输安全;整体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制造方便,易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预制构件的运输装置,至少包括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第三支撑臂、第四支撑臂、预制件本体、后开门、前挡梁、左侧挡板、右侧挡板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臂与第二支撑臂和第四支撑臂与第三支撑臂分别对称固定设置在左侧挡板和右侧挡板上,并且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第三支撑臂和第四支撑臂均为液压支撑,顶端均与设置在支撑件上的预制件本体接触;所述前挡梁、左侧挡板和右侧挡板分别固定设置在整个运输装置运输件前端;该预制构件的运输装置,他弥补了现有技术不能较为广泛的作为中短途运输装置的不足,并且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保证了预制件的运输安全;整体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制造方便,易于推广使用。【专利说明】一种预制构件的运输装置
本技术涉及运输装置应用
,具体是一种预制构件的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预制构件,作为一种工业或者生产生活中应用范围较广,并且在生产生活中一直扮演着中演的角色的构件,在运输方面,如何制造一种方便快捷而且释放易于操作的运输装置成为人们较为棘手的问题;此外,如何保证预制成品构件在运输中不受损坏,必定要依靠专业的运输工具。在国外,80%的混凝土预制件都是由专门的汽车或列车运输;现有技术满足不了中短途运输的需要,解决现有技术问题就要在预制构件的运输装置上做结构方面的改进等。
技术实现思路
现有技术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为弥补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利预制构件的运输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制构件的运输装置,至少包括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第三支撑臂、第四支撑臂、预制件本体、后开门、前挡梁、左侧挡板、右侧挡板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臂与第二支撑臂和第四支撑臂与第三支撑臂分别对称固定设置在左侧挡板和右侧挡板上,并且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第三支撑臂和第四支撑臂均为液压支撑,顶端均与设置在支撑件上的预制件本体接触;所述前挡梁、左侧挡板和右侧挡板分别固定设置在整个运输装置运输件前端。 进一步,所述运输装置后端设置有后开门,并且后开门与运输装置后端为转动结构,整个预制构件的运输装置设置在运输车装载部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预制构件的运输装置,他弥补了现有技术不能较为广泛的作为中短途运输装置的不足,并且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保证了预制件的运输安全;整体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制造方便,易于推广使用。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简图; 其中:1、第一支撑臂,2、第二支撑臂,3、第三支撑臂,4、第四支撑臂,5、预制件本体,6、后开门,7、前挡梁,8、左侧挡板,9、右侧挡板,10、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预制构件的运输装置,至少包括第一支撑臂1、第二支撑臂2、第三支撑臂3、第四支撑臂4、预制件本体5、后开门6、前挡梁7、左侧挡板8、右侧挡板9和支撑件10 ;所述第一支撑臂I与第二支撑臂2和第四支撑臂4与第三支撑臂3分别对称固定设置在左侧挡板8和右侧挡板9上,并且第一支撑臂1、第二支撑臂2、第三支撑臂3和第四支撑臂4均为液压支撑,顶端均与设置在支撑件10上的预制件本体5接触;所述前挡梁7、左侧挡板8和右侧挡板9分别固定设置在整个运输装置运输件前端。 进一步,所述运输装置后端设置有后开门6,并且后开门6与运输装置后端为转动结构,整个预制构件的运输装置设置在运输车装载部上。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预制构件的运输装置,至少包括第一支撑臂(I)、第二支撑臂(2)、第三支撑臂(3)、第四支撑臂(4)、预制件本体(5)、后开门(6)、前挡梁(7)、左侧挡板(8)、右侧挡板(9)和支撑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臂⑴与第二支撑臂(2)和第四支撑臂⑷与第三支撑臂(3)分别对称固定设置在左侧挡板(8)和右侧挡板(9)上,并且第一支撑臂(1)、第二支撑臂(2)、第三支撑臂(3)和第四支撑臂(4)均为液压支撑,顶端均与设置在支撑件(10)上的预制件本体(5)接触;所述前挡梁(7)、左侧挡板(8)和右侧挡板(9)分别固定设置在整个运输装置运输件前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构件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装置后端设置有后开门(6),并且后开门(6)与运输装置后端为转动结构,整个预制构件的运输装置设置在运输车装载部上。【文档编号】B65D6/08GK204264584SQ201420708947【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3日 【专利技术者】沈柏松 申请人: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制构件的运输装置,至少包括第一支撑臂(1)、第二支撑臂(2)、第三支撑臂(3)、第四支撑臂(4)、预制件本体(5)、后开门(6)、前挡梁(7)、左侧挡板(8)、右侧挡板(9)和支撑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臂(1)与第二支撑臂(2)和第四支撑臂(4)与第三支撑臂(3)分别对称固定设置在左侧挡板(8)和右侧挡板(9)上,并且第一支撑臂(1)、第二支撑臂(2)、第三支撑臂(3)和第四支撑臂(4)均为液压支撑,顶端均与设置在支撑件(10)上的预制件本体(5)接触;所述前挡梁(7)、左侧挡板(8)和右侧挡板(9)分别固定设置在整个运输装置运输件前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柏松,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