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安月专利>正文

一种液压泵、车用起重设备及车用起重充气两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01139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5 1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汽车维护辅助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压泵、车用起重设备及车用起重充气两用设备,车用起重充气两用设备的左侧安装有千斤顶组件和油箱,底板的中部安装有液压泵,底板的右侧安装有气泵组件,液压泵和气泵组件之间的底板上安装有双出轴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液压泵在传统的液压泵的基础上进行了结构简化,使得加工工艺得到精简。本设计的车用起重设备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加工方便。本设计的车用起重充气两用设备的操作简单,实用性好,通过电磁离合器的设计将气泵和起重设备组件集成为一体,设计巧妙,安全可靠,整体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维护辅助产品
,具体涉及一种液压泵、车用起重设备及车用起重充气两用设备,车用起重充气两用设备的左侧安装有千斤顶组件和油箱,底板的中部安装有液压泵,底板的右侧安装有气泵组件,液压泵和气泵组件之间的底板上安装有双出轴电机;本专利技术的液压泵在传统的液压泵的基础上进行了结构简化,使得加工工艺得到精简。本设计的车用起重设备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加工方便。本设计的车用起重充气两用设备的操作简单,实用性好,通过电磁离合器的设计将气泵和起重设备组件集成为一体,设计巧妙,安全可靠,整体成本低。【专利说明】一种液压栗、车用起重设备及车用起重充气两用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维护辅助产品
,具体涉及一种液压泵、车用起重设备及车用起重充气两用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的人均拥有量的上升,汽车已经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在汽车的使用过程中,轮胎爆胎是人们难免会遇到的,因此,有必要在汽车内备份一种车辆起重设备(千斤顶),车辆起重设备的种类很多,主要有电动和手动两类,目前,市场上的电动式车辆起重设备是用电机带动微型齿轮泵,这些齿轮泵大多结构复杂,加工繁琐,体积较大;同时,应用该齿轮泵的车辆起重设备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一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加工方便的液压泵、车用起重设备及车用起重充气两用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之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具体技术方案:一种液压泵,包括由前、后盖配合形成的壳体,壳体的主腔中安装有齿轮组件,主腔的左侧与壳体内的吸油腔连通,主腔的右侧与壳体内的排油腔连通,壳体的中部设置有连通吸油腔和排油腔的活塞腔,活塞腔内安置有换向活塞,吸油腔内设置有吸油孔,活塞腔内设置有回油孔,排油腔内设置有排油孔;吸油孔、回油孔、排油孔均竖直设置,且三者的外端均设置在壳体的底部;换向活塞右侧、排油腔内设置有允许油液进入排油腔的第一单向阀组件;换向活塞左侧、吸油腔内设置有弹簧复位装置,换向活塞的左右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单向阀组件和弹簧复位装置配合的凸起;吸油孔内设置有允许油液进入吸油腔的第二单向阀组件;所述后盖的底部设置有合流槽,回油孔和吸油孔的下端口均设置在所述合流槽内。 优选地,所述弹簧复位装置包括堵头、弹簧、钢珠和压环,堵头螺接在壳体上,压环螺接在堵头的内端部并将弹黃和钢珠定位在堵头内。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微型的车用起重设备,包括底板,底板的左侧安装有千斤顶组件,底板的中部安装有油箱,底板的右侧安装有电机,所述油箱和电机之间的底板上安装有所述的液压泵,电机的电机轴带动液压泵内的齿轮组件转动输油,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两条互不连通的油路,其中,油路I连通合流槽和油箱,油路II连通千斤顶组件和排油孔;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所述电机正转或反转或停机。 优选地,所述电机的工作电压为5V,电机的电源接入端设置有USB插头。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用起重充气两用设备,包括底板,底板的左侧安装有千斤顶组件和油箱,底板的中部安装有液压泵,底板的右侧安装有气泵组件,液压泵和气泵组件之间的底板上安装有双出轴电机; 所述液压泵包括由前、后盖配合形成的壳体,壳体的主腔中安装有齿轮组件,主腔的左侧与壳体内的吸油腔连通,主腔的右侧与壳体内的排油腔连通,壳体的中部设置有连通吸油腔和排油腔的活塞腔,活塞腔内安置有换向活塞,吸油腔内设置有吸油孔,活塞腔内设置有回油孔,排油腔内设置有排油孔;吸油孔、回油孔、排油孔均竖直设置,且三者的外端均设置在壳体的底部;换向活塞右侧、排油腔内设置有允许油液进入排油腔的第一单向阀组件;换向活塞左侧、吸油腔内设置有弹簧复位装置,换向活塞的左右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单向阀组件和弹簧复位装置配合的凸起;吸油孔内设置有允许油液进入吸油腔的第二单向阀组件;所述后盖的底部设置有合流槽,回油孔和吸油孔的下端口均设置在所述合流槽内;所述气泵组件包括固定在底板上的泵体和设置在泵体内的曲柄连杆机构,泵体上设置有气压输出管和保压阀,曲柄连杆机构的曲柄安装在右传动轴上,右传动轴安装在泵体上,右传动轴的转动带动曲柄上的连杆在栗体内的活塞室中往复运动,连杆端部为活塞;所述电机的左伸出轴带动所述液压泵的齿轮组件,电机的右伸出轴带动所述气泵组件的曲柄连杆机构;所述左伸出轴和齿轮组件的输入轴之间、右伸出轴和曲柄连杆机构之间均通过电磁离合器传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两条互不连通的油路,其中,油路I连通所述合流槽和油箱,油路II连通千斤顶组件和排油孔;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所述电机和电磁离合器动作。 优选地,所述弹簧复位装置包括堵头、弹簧、钢珠和压环,堵头螺接在壳体上,压环螺接在堵头的内端部并将弹簧和钢珠定位在堵头内。所述电机的工作电压为5V,电机的电源接入端设置有USB插头。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突出优点和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液压泵在传统的液压泵的基础上进行了结构简化,大大降低了加工成本,本专利技术内的换向活塞的设计,使得电机正转或反转时,均通过同一回油孔进行泄压,减小了整体的体积和零配件,使得加工工艺得到精简。 本设计的车用起重设备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加工方便。 本设计的车用起重充气两用设备的操作简单,实用性好,通过电磁离合器的设计将气泵和起重设备组件集成为一体,设计巧妙,安全可靠,整体成本低。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液压泵的爆炸图。 图2为前盖的示意图。 图3为后盖的示意图。 图4为液压泵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为液压泵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为微型车用起重设备的示意图。 图7为左底板上的油路示意图。 图8为车用起重充气两用设备的示意图。 图9为电磁离合器和气泵组件的原理简图。 图10为气泵组件的部件分解图。 图中:1-紧固螺栓;2-前盖;3_齿轮组件;4-后盖;5_第一单向阀组件;6_第二单向阀组件;7_换向活塞;8_弹簧复位装置;9_气泵组件;10-千斤顶组件;11_顶头;12-防油透气层;13-固定套;14_电机;14a-双出轴电机;15-油箱;16_底板;17_回形压板;18_电磁离合器;21-齿轮组件安装孔;23_导油槽;24_导油槽;41-电机轴伸入腔;42_排油腔;43_活塞腔;44_吸油腔;45_齿轮组件安装孔;46_排油孔;47_回油孔;48_吸油孔;49_合流槽;51-堵头;52-弹簧;53-钢珠;54-垫片;61-堵头;71-凸起;72_凸起;81-压环;82_钢珠;83_弹簧;84_堵头;91-活塞室;92_连杆;93_曲柄;94_泵体;95_压力表;96_气压输出管;97_保压阀;98-轴承;141-右伸出轴;142_左伸出轴;151-密封压边;161-油路I ;161a-油路I与油箱连通处;161b-油路I与合流槽连通处;162_油路II ;162a-油路II与千斤顶组件内腔连通处;162b-油路II与排油孔46连通处;181-连接套;182-弹簧;183-线圈;184-铁块;185-右传动轴;186-左传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0所示,一种液压泵,包括由前、后盖(2,4)配合形成的壳体,壳体的主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泵,包括由前、后盖配合形成的壳体,壳体的主腔中安装有齿轮组件,主腔的左侧与壳体内的吸油腔连通,主腔的右侧与壳体内的排油腔连通,其特征在于:壳体的中部设置有连通吸油腔和排油腔的活塞腔,活塞腔内安置有换向活塞,吸油腔内设置有吸油孔,活塞腔内设置有回油孔,排油腔内设置有排油孔;吸油孔、回油孔、排油孔均竖直设置,且三者的外端均设置在壳体的底部;换向活塞右侧、排油腔内设置有允许油液进入排油腔的第一单向阀组件;换向活塞左侧、吸油腔内设置有弹簧复位装置,换向活塞的左右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单向阀组件和弹簧复位装置配合的凸起;吸油孔内设置有允许油液进入吸油腔的第二单向阀组件;所述后盖的底部设置有合流槽,回油孔和吸油孔的下端口均设置在所述合流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童华李新广单士睿许云飞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张安月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