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0019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儿童座椅,包括设置在车辆座位(100)上的底座部(2)和相对座位(100)以向前的姿势设置在底座部上的座椅部(3);在底座部(2)上,设有固定到座位(100)上的底座本体(2a),和相对于底座本体(2a)、以可沿座位(100)的前后方向调节位置的方式连接的滑动件(5),和约束坐在座椅部(3)上的幼儿的约束带装置(4)。在座椅部上,设有相对于滑动件、以可一体调节位置且可拆卸的状态连接的座垫部(6),和相对于座垫部的后端部、在能以左右方向的轴线为中心旋转的状态下连接、背面侧相对于底座部、以可拆卸的状态连接的座椅靠背部(8)。这种儿童座椅,相对于幼儿体格的适应范围宽,不会迫使幼儿处于不自然姿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座椅部可向后靠地设置在固定于车辆座位上的底座部上的儿童座椅
技术介绍
在儿童座椅中,规定了与幼儿体重相对应的几个等级。例如,欧洲适用的ECE R44/03,涉及以大约9个月以上12岁以下的幼儿为对象的儿童座椅,体重分别设有G1(9~18kg)、G2(体重15~25kg)及G3(22~36kg)三个等级。在这些等级之外,还设有以0~18个月、体重3~13kg左右的范围为对象的G0等级。而且,儿童座椅的构成也与这些等级相应而各不相同。例如,当针对就座姿势看时,要是G0等级的婴儿座椅,则不能使婴儿相对车辆座位朝向前方就座,但要是G1等级的儿童座椅,则可以朝向前方就座,而且要是G2、G3等级,则只能朝向前方就座。当就婴儿或幼儿的约束方式看时,要是G0等级、G1等级,则利用专用的约束带可将婴儿或幼儿限制在座椅部上,要是G2等级、G3等级,则利用车辆的座椅安全带约束幼儿。其它方面也对应于等级而各有不同点。但是,对于每个等级,购买置换婴儿座椅及儿童座椅成为用户的大负担,而且尽管产品寿命还远远不到,但是会出现产品被废弃这样的浪费现象。因此,进行了种种可以通过变更使用形式而横跨多个等级使用的儿童座椅的提议。例如,作为能横跨G0等级和G1等级使用的儿童座椅,具有可利用车辆的座椅安全带或专用的固定工具固定到车辆座位上的底座部,和以上下方向的旋转轴为中心可旋转地安装到所述底座部上的座椅部。对于这种儿童座椅,当作用G0等级的座椅使用时,向后设置座椅部并用专用约束带将幼儿约束在睡觉姿势;当作为G1等级的座椅使用时,向前设置座椅部并用约束带将幼儿限制在坐下的姿势。另外,作为自己不持约束带,并为了适应车辆的座椅安全带而校正幼儿的就座位置,或者,按照幼儿来引导车辆座椅安全带的辅助儿童座椅,具有相互可分离的座垫部和座椅靠背部。对于这种儿童座椅,当作为G2等级的儿童座椅使用时,组合座垫部和座椅靠背部并安装在座位上,当作为G3等级的儿童座椅使用时,分离座椅靠背部,仅将座垫部作为所谓的支撑件铺在幼儿下面。作为这种儿童座椅的改进型,还有通过在幼儿的前方配置碰撞防护罩并由车辆的肩带部分约束它,可以进一步作为G1等级的儿童座椅使用的儿童座椅。这种座椅被称作小型座椅(junior seat),被包含在本说明书的儿童座椅的一实施方式中。对于现有的兼用作G0等级和G1等级的儿童座椅,座椅部为一体地形成座垫和座椅靠背的壳体结构,而且利用幼儿专用的约束带来约束幼儿,所以当幼儿体格大时,活动空间有点不足,从而不能与G2等级以上的等级相适应。而且,由于座椅部为壳体结构,所以即使座椅部相对于底座部向后仰,座椅靠背相对于座垫的倾斜角也不变化。因此,当座椅靠背倒向水平方向时,座垫向前上方倾斜,迫使幼儿处于脚伸到上方的不自然姿势。另一方面,利用车辆的座椅安全带约束幼儿类型的儿童座椅能确保大的活动空间。由于座椅靠背可相对于座垫转动,所以即使为了达到恰当的值而调整座椅靠背的角度,座垫的倾斜度也不会变化,从而不会迫使就坐的幼儿处于不自然的姿势。但是,在作为G1等级的儿童座椅使用时,在幼儿的前方设有较大的碰撞防护罩,所以和利用专用约束带的情况相比损失了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童座椅,其相对于幼儿体格的适应范围宽,而且不会迫使幼儿处于不自然的姿势,舒适性好。下面,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儿童座椅。而且,为了易于理解本专利技术,附有用括号括起的附图标记,但是本专利技术不限定于图示的形式。本专利技术的儿童座椅(1),包括设置在车辆座位(100)上的底座部(2),和相对所述车辆座位、以向前的姿势设置在所述底座部上的座椅部(3);在所述底座部上,设有固定到所述座位上的底座本体(2a),和相对于所述底座本体、以可沿所述车辆座位的前后方向调节位置的方式连接的滑动件(5),和约束坐在所述座椅部上的幼儿的约束带装置(4);在所述座椅部上,设有座垫部(6)和座椅靠背部(8),所述座垫部,相对于所述滑动件,以可一体调节位置且可拆卸的状态连接;所述座椅靠背部,相对于所述座垫部的后端部,在能以沿所述座位的左右方向延伸的轴线为中心旋转的状态下连接,背面侧相对于所述底座部以可拆卸的状态连接,由此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儿童座椅,由于座椅部的座垫部和座椅靠背部分别安装在底座部上,而且坐在座椅部上的幼儿由底座部的约束带装置约束在座椅部上,所以,即使是车辆的座椅安全带不适合的小身材幼儿,也能确保约束作用。这时,由于使用专用的座椅安全带约束幼儿,所以没有必要在幼儿的前方设置像碰撞防护罩那样比较大的部件,从而能提高幼儿的舒适性。通过使底座部的滑动件前后移动,可以在使座垫部的位置前后变化的同时,使座椅靠背的倾斜度变化,从而能得到希望的就座姿势。这时,由于座椅靠背部可相对于座垫部转动,所以座垫部的倾斜度不变化,从而不会迫使幼儿处于不自然的姿势。另外,在以下述幼儿为对象的情况下,即一方面,底座部的约束带装置过小而产生束缚感;另一方面,幼儿还未达到能照原样使用车辆的座椅安全带那样程度的体格,这时,通过使座椅部从底座部分离并搭载在车辆座位上,并且使幼儿坐在该座椅部上,可以调整幼儿的就座姿势,以便与车辆的座椅安全带相适应,从而能由该座椅安全带恰当地约束幼儿。这时,由于座椅靠背部相对于座垫部转动,所以能使座椅靠背部沿着车辆座位的座椅靠背适当地倾斜。由于座椅部不是座垫和座椅靠背一体化的壳体结构,所以能给幼儿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另外,由于将约束带装置安装在底座部上,所以在底座部和座椅部相互分离的状态下,约束带装置也能与底座部成为一体,从而没有丢失的危险。在本专利技术的儿童座椅中,所述座椅部的所述座垫部和所述座椅靠背部也可以相互分离。这样,座垫部和座椅靠背部分离,仅将作为所谓支撑件的座垫部搭载在座位上,由此,即使对于座椅靠背部不适合的体格大的幼儿,也能使所述儿童座椅与其相适应。而且,在本专利技术的儿童座椅中,在所述座垫部的宽度方向的两侧部,也可以设有限制所述车辆的座椅安全带的通过位置的约束用带引导件(47)。这样,通过在座垫部上设置约束用带引导件,可以将悬挂车辆座椅安全带的位置校正到和坐在座垫部上的幼儿相适应的位置。在本专利技术的儿童座椅中,在所述底座部的所述底座本体上,设有固定用带引导件(15、34)和锁住装置(16),所述固定用带引导件,用于相对于所述底座本体、将所述车辆座椅安全带沿规定的路径挂绕;所述锁住装置,用于相对于所述底座本体约束所述车辆座椅安全带。这样,能利用车辆的座椅安全带将底座部限制在车辆座位上。而且,锁住装置可以是能约束车辆的座椅安全带并防止其松弛的任何结构。另外,在利用车辆的座椅安全带固定底座部的上述形式中,作为固定用带引导件,即,引导所述车辆座椅安全带的腰带部分的腰带引导件(34),也可以设置在由装在所述滑动件上的所述座垫部覆盖的位置处。通过将腰带引导件设置在这样的位置上,车辆的腰带部分在对于坐在座椅部上的幼儿来说不成为障碍的座垫部背面侧(下面侧)通过,从而能将座椅部固定到座位上。另外,腰带部分内装在座垫部和滑动件之间,所以能防止由外部因素引起的腰带部分的偏移,从而能提高使利用车辆座椅安全带固定底座部的稳定性。在本专利技术的儿童座椅中,在所述约束带装置上,设有肩带(30)和与该肩带连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车辆座位上的底座部,和相对所述车辆座位、以向前的姿势设置在所述底座部上的座椅部,在所述底座部上,设有固定到所述座位上的底座本体,和相对于所述底座本体、以可沿所述车辆座位的前后方向调节位置的 方式连接的滑动件,和约束坐在所述座椅部上的幼儿的约束带装置;在所述座椅部上,设有座垫部和座椅靠背部,所述座垫部,相对于所述滑动件,以可一体调节位置且可拆卸的状态连接;所述座椅靠背部,相对于所述座垫部的后端部,在能以沿所述座位的左右方 向延伸的轴线为中心旋转的状态下连接,背面侧相对于所述底座部以可拆卸的状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细谷美穗
申请(专利权)人:康贝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