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刚专利>正文

基站聚风光伏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29754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5 14:08
一种基站聚风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所述风力发电系统包括与基站的支撑杆相固定的定子,以及套于定子外侧绕定子转动的转子,所述转子的轴向与所述支撑杆的轴向同向,所述转子外侧固定连接有沿转子的周向均匀分布的至少两个聚风部件,所述聚风部件在风力驱动下带动转子转动,所述太阳能发电系统包括所述转子下方的支撑杆上固定连接有的支架,该支架的外侧表面上固定有至少两片太阳能电池板。该基站聚风光伏发电不但能够实现风力以及光伏发电,能够足够满足基站的用电需求,使得基站能够顺利保持工作状态。而且该基站聚风光伏发电系统,具有上、下导风部件,聚风效果较好,受风力驱动更加灵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站聚风光伏发电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电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站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通信的快速发展要求有更广的网络覆盖,同时也要求提供可靠、稳定的电力供应。但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电网覆盖远远不能满足通信设备的电力供应要求,即使覆盖的地区很多也是农网或者小水电供电方式,电力供应很不稳定,而且线路的维护成本很高。因此,很多无电地区通信普遍采用柴油机,但柴油机的长期运行和维护成本都高,并且柴油产生二氧化碳污染,对环境的污染也太大。因此现今也出现了一些在无电网络的通信基站使用的风力或者光伏发电系统,如中国专利CN202359843U所公开的节能通信基站,该节能通信基站,包括通信塔、内部设置有耗电设备的机房,所述的通信塔上设置有风力发电机和至少一层的太阳能电板组,所述的太阳能电板组固定设置在通信塔周围,所述的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板组均与机房内的耗电设备相连。该发电系统结构复杂,体积较大,实际使用起来非常不便。或者如中国专利CN203308126U所公开的绿色一体化基站,其包括顶部设有天线设备装置的塔体、底部平台、和机房;塔体由若干段组成,安装在底部平台上;塔体顶部设有风力发电设备的风能系统,机房上设置太阳能板,塔体设置支撑拉杆加固连接在底部平台和机房上,支撑拉杆由若干根杆件组成。塔体由若干段组成,用防盗螺丝按安装在底部平台上,机房用防盗螺栓安装在底部平台上,塔体和机房与底部平台成为一体,支撑拉杆由若干根组成,塔体和机房用支撑拉杆加固,根据施工所在地的情况确定数量;这种结构,安装简单方便,建站周期短、运输方便,可作为临时或永久通信基站使用。虽然其也具有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的功能,但是整体结构仍然不够精简,过于复杂,体积不够小巧,不利于基站中的安装、维修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体积小,结构紧凑,可以为基站提供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的基站聚风光伏发电系统。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站聚风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发电系统包括与基站的支撑杆相固定的定子,以及套于定子外侧绕定子转动的转子,所述转子的轴向与所述支撑杆的轴向同向,所述转子外侧固定连接有沿转子的周向均匀分布的至少两个聚风部件,所述聚风部件在风力驱动下带动转子转动,所述太阳能发电系统包括所述转子下方的支撑杆上固定连接有的支架,该支架的外侧表面上固定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支撑杆上在所述转子的上方固定有一上导风部件,该支撑杆上所述转子的下方固定有一下导风部件,所述上、下导风部件均与支撑杆固定并且套于支撑杆外侧,该上导风部件从上向下外径逐渐缩小,该下导风部件从下向上外径逐渐缩小,所述上、下导风部件位于聚风部件与转子之间。优选地,所述聚风部件与支撑杆相固定的部分位于上、下导风部件之间。优选地,所述支架为一伞形部件。伞形的支架有一定的导风效果,使得太阳能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两者相辅相成。优选地,所述聚风部件为一整体外径尺寸沿转子的周向逐渐缩小的并且小端封闭的锥形部件,该聚风部件的轴向与所述支撑杆垂直,并且所述至少两个聚风部件的外径的变化方向一致。为了使聚风部件仅受一个方向的风驱动并且灵敏度更高,所述聚风部件包括外径沿转子的周向逐渐缩小呈中空筒形的聚风部,所述聚风部两端开口,所述聚风部的内侧设有一连接支架,该连接支架沿聚风部的径向延伸并且该连接支架上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内插入有与聚风部的轴向同向延伸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至一活动部,该活动部能随着连接杆在聚风部内运动进而靠近或者远离该连接支架,该活动部远离连接支架时其周边与聚风部外径较小的一端的周边紧贴使得聚风部的该端封闭,该活动部靠近该连接支架时其周边与聚风部的内表面之间具有间隙。优选地,所述活动部为一外径逐渐缩小并且小端封闭的锥形部件。为了使整体体积更加小巧,结构布局更加合理,所述支架的顶部形成所述下导风部件。优选地,所述支撑杆分为上下两段,该下段通过下法兰连接于定子的下方,上段通过上法兰连接于定子的上方,并且上段与下段均与定子同轴设置。优选地,所述聚风部件通过连接支架与所述支撑杆相固定。优选地,所述连接支架为一十字形支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该基站聚风光伏发电不但能够实现风力以及光伏发电,能够足够满足基站的用电需求,使得基站能够顺利保持工作状态;而且该基站聚风光伏发电系统,具有上、下导风部件,聚风效果较好,受风力驱动更加灵敏。并且该支架的顶部形成下导风部件,使得整体结构布局更加合理,风力发电系统和光伏发电系统两者相辅相成。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站聚风光伏发电系统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部件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图4为图2中的部件的仰视角度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聚风部件的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聚风部件的剖视图(聚风部与活动部具有间隙的状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站聚风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具体的,包括固定于基站100的支撑杆10上的定子,以及套于定子外侧的转子2,该转子2与定子同轴设置并且可在定子外侧绕定子转动,该转子2的轴向与支撑杆10的轴向同向。所述支撑杆10可分为上下两段,下段通过下法兰连接于定子的下方,上段通过上法兰连接于定子的上方,并且上段与下段的轴向均与定子的轴向同向,上段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基站100,即风力发电系统的定子固定于支撑杆10的上、下段之间。所述定子的下方的支撑杆10上还固定有太阳能电池板3,该太阳能电池板固定在一锥形的支架4上,该锥形的支架4固定于支撑杆10上,该支架4的外侧表面上固定有至少两片太阳能电池板3用于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电池板3所转换的太阳能形成的电能可储存于基站的蓄电池内。上述锥形的支架4以及太阳能电池板3即为所述太阳能发电系统。优选地,该支架为一伞形部件,即其中间中空,并且该支架4也不一定是伞形,只要其外径自上向下逐渐扩大,并且其向上的外表面上设有太阳能电池板3即可,该支架4可以中空也可以为一实心的物体。如图2-3所示,该伞形的支架4的上方为定子和转子2,转子2上固定连接沿转子2的周向均匀分布的至少两个聚风部件5,该聚风部件5横向设置位于转子2的外侧,其轴向与支撑杆10垂直,如图5所示,该聚风部件5包括外径沿转子2的周向逐渐缩小呈中空筒形的聚风部51,该聚风部两端开口,该聚风部横向设置,即聚风部51的轴向水平设置,即该聚风部51的轴向与该支撑杆10的轴向垂直,该聚风部51与该转子2固定连接,并且该至少两个聚风部件5的聚风部51的外径的变化方向一致。该聚风部51的内侧设有连接支架52,该聚风部51通过该连接支架52固定于转子2上,该连接支架52沿该聚风部51的径向延伸,即该连接支架52与该聚风部51的轴向垂直。优选地,如图所示,可为一十字形支架。该连接支架52的中心设有供一水平设置的横向延伸连接杆53穿过的通孔54,所述连接杆53的延伸方向与聚风部51的轴向同向,该通孔54内插入的连接杆53的一端连接至一锥形的活动部55的中心,该锥形的活动部55可在风力的驱动下沿该通孔54前后水平运动,即该活动部55可随着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基站聚风光伏发电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站聚风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发电系统包括与基站(100)的支撑杆(10)相固定的定子,以及套于定子外侧绕定子转动的转子(2),所述转子(2)的轴向与所述支撑杆(10)的轴向同向,所述转子(2)外侧固定连接有沿转子(2)的周向均匀分布的至少两个聚风部件(5),所述聚风部件(5)在风力驱动下带动转子(2)转动,所述太阳能发电系统包括所述转子(2)下方的支撑杆(10)上固定连接有的支架(4),该支架(4)的外侧表面上固定有太阳能电池板(3);所述支撑杆(10)上在所述转子(2)的上方固定有一上导风部件(62),该支撑杆(10)上所述转子(2)的下方固定有一下导风部件(61),所述上、下导风部件均与支撑杆(10)固定并且套于支撑杆(10)外侧,该上导风部件(62)从上向下外径逐渐缩小,该下导风部件(61)从下向上外径逐渐缩小,所述上、下导风部件位于聚风部件(5)与转子(2)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站聚风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发电系统包括与基站(100)的支撑杆(10)相固定的定子,以及套于定子外侧绕定子转动的转子(2),所述转子(2)的轴向与所述支撑杆(10)的轴向同向,所述转子(2)外侧固定连接有沿转子(2)的周向均匀分布的至少两个聚风部件(5),所述聚风部件(5)在风力驱动下带动转子(2)转动,所述太阳能发电系统包括所述转子(2)下方的支撑杆(10)上固定连接有的支架(4),该支架(4)的外侧表面上固定有太阳能电池板(3);所述支撑杆(10)上在所述转子(2)的上方固定有一上导风部件(62),该支撑杆(10)上所述转子(2)的下方固定有一下导风部件(61),所述上、下导风部件均与支撑杆(10)固定并且套于支撑杆(10)外侧,该上导风部件(62)从上向下外径逐渐缩小,该下导风部件(61)从下向上外径逐渐缩小,所述上、下导风部件位于聚风部件(5)与转子(2)之间;所述聚风部件(5)为一整体外径尺寸沿转子(2)的周向逐渐缩小的并且小端封闭的锥形部件,该聚风部件(5)的轴向与所述支撑杆(10)垂直,并且所述至少两个聚风部件(5)的外径的变化方向一致;所述聚风部件(5)包括外径沿转子(2)的周向逐渐缩小呈中空筒形的聚风部(51),所述聚风部(51)两端开口,所述聚风部(51)的内侧设有一连接支架(52),该连接支架(52)沿聚风部(51)的径向延伸并且该连接支架(52)上设有一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刚徐振沈国柱
申请(专利权)人:吴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