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文舟专利>正文

一种稳定带伸缩的车厢拉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9045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稳定带伸缩的车厢拉手:可以防止乘客在车辆启动及刹车的过程中随拉手前后晃动,并且可以随意调节手柄距离地面的高度。其主要由两个吊带扣,吊带,手柄,及一个可调节手柄距离地面高度的吊带调节器组成。吊带扣及吊带调节器通过螺栓固定在车辆横杆上,吊带穿过吊带扣上的方孔及吊带调节器,两端与手柄连接。吊带调节器安装在车辆横杆上,位于两吊带扣的中间,两吊带扣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吊带穿过两吊带扣与手柄形成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达到稳定的目的,吊带调节器主要由,外壳,吊带调节轴,弹簧、定位孔及定位销组成,这种结构可以很方便的调节手柄到地面的高度。(*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公共汽车,地铁,轻轨等公共交通工具中使用的拉手,具体涉及一种稳定带伸缩的车厢拉手
技术介绍
目前的公共车辆一般都配有车厢拉手,作为一种公共车辆的辅助工具,车厢拉手能为无座的乘客提供有效的平衡支撑,现有的车厢拉手一般都是由一个拉环和吊带组成的,吊带一端通过夹板等固定在横杆上,另外一端与吊环连接,通常所有的拉手离地面的高度都是一样的,乘客身高不一样使用起来的感觉就很不一样,高个子嫌太低。小个子又太吃力。而且稳固性不好,车辆启动及刹车时拉手也会随着乘客来回晃动,感觉很不舒服,甚至引起冲撞踩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拉手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拉手高度可由乘客随意调节,而且不会随车辆启动及刹车前后晃动,相对稳固的拉手。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稳定带伸缩的车厢拉手主要由固定在车辆横杆上的吊带扣及吊带,手柄组成。其中车辆横杆上装有两个吊带扣和一个可调节手柄距离地面高度的吊带调节器,吊带调节器位于吊带扣之间,两吊带扣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吊带穿过两吊带扣及吊带调节器,与手柄上的两个手柄架连接,形成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达到稳定的目的。吊带调节器主要由,外壳,吊带调节轴,弹簧、定位孔及定位销组成,这种结构可以很方便的调节手柄到横杆的距离。其中吊带调节器的吊带调节轴两端装有轴承并可自由转动,靠挡环轴向限位;中部供吊带穿过的地方开有一方孔;吊带调节轴靠定位销的一端,在圆周上开有一定数目的等分角度的定位孔;在外壳底部装有定位销后盖,定位销后盖内装有定位销弹簧及定位销;定位销底部有一小孔,供拉绳穿过;挡环和后盖之间装有一平面弹簧,弹簧外端固定在后盖上,里端插入吊带调节轴的弹簧槽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可限制手柄的前后晃动,而且根据乘客的实际需求可方便的调节手柄的高度。使乘客使用起来更加安全舒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手柄组件的结构图主视图。图3是手柄组件的结构图左视图。图4是吊带调节器的结构图。图5是吊带扣组件的结构图主视图。图6是吊带扣组件的结构图左视图。图1所示整体结构由吊带扣组件2,吊带调节器3,吊带4,手柄组件5,组成。图3所示手柄组件由手柄架25,手柄26,手柄螺栓27,组成。图4所示吊带调节器由固定环6,挡环7,后盖8,弹簧9,方孔10,弹簧槽11,轴承12,螺钉13,外壳14,定位孔15,吊带调节轴16,轴承17,定位销18,定位销弹簧19,定位销后盖20,拉绳21,组成。图5、6所示吊带扣组件由吊带扣夹板22,吊带扣23,吊带孔24,组成。具体实施方式横杆(1)为本技术提供支撑。吊带扣(23)两端各有一方孔,既吊带孔(24)。吊带扣夹板(22)利用螺栓把吊带扣(23)固定在横杆(1)上。一个吊带扣组件可供两组拉手使用。吊带调节器(3)由连接在其上的固定环(6),通过螺栓固定在横杆(1)上。外壳(14)及后盖(8)为螺纹连接,并为吊带调节轴(16)提供支撑。吊带调节轴(16)两端装有轴承(12)及轴承(17),并可自由转动,靠挡环(7)轴向限位。中部开有一方孔(10),供吊带(4)穿过。靠定位销(18)的一端,在圆周上开有等分的定位孔(15),等分数目决定每挡调节拉手高低的幅度。定位销(18)在安装在外壳(14)底部的定位销后盖(20),及定位销弹簧(19)的作用下,插入定位孔(15)中限制吊带调节轴(16)的转动。定位销(18)底部有一小孔,供拉绳(21)穿过。拉动拉绳(21)使定位销(18)向下移动,吊带调节轴(16)就可以自由转动了。挡环(7)和后盖(8)之间装有一平面弹簧(9),弹簧(9)外端用螺钉(13)固定在后盖(8)上,里端插入吊带调节轴(16)的弹簧槽(11)中,为吊带(4)调节提供动力。吊带调节轴(16)中部开有一方孔(10),供吊带(4)穿过。手柄(26)上开有适合手指握捏的沟槽,防止打滑;两端用手柄螺栓(27)把两手柄架(25)固定在上面。手柄架(25)可绕手柄螺栓(27)转动,两手柄架(25)与吊带(4)连接。安装本技术时,先拉下拉绳(21)使吊带调节轴(16)能自由转动,用螺丝刀插入吊带调节轴的弹簧槽(11)中转动使弹簧(9),卷到最紧。然后松开拉绳(21),定位销(18)插入定位孔(15),锁住吊带调节轴(16)。从方孔(10)中穿入吊带(4),吊带(4)再穿过吊带调节器(3)两端的吊带扣(23)上的吊带孔(24),后与手柄架(25)连接。这时手柄(26)离地面的长度调至最长。至此装配结束。使用的时候如果觉得太低,一手拉下吊绳(21),定位销(18)离开定位孔(15)。吊带调节轴(16)在弹簧(9)的作用下转动并开始卷起吊带(4),使手柄(26)向横杆(1)靠近。另一只手握住手柄(26),感觉高低合适时放开拉绳(21)。定位销(18)插入定位孔(15),吊带调节轴(16)停转。反之拉下拉绳(21)后,另一只手拉下手柄(26)至合适再放开拉绳(21)。这样就能很方便的调节手柄(26)的位置到合适的高低了。当然也可以不装吊带调节器(3),这样结构变得更简单,虽然不能调节长短,但还是能起到稳定的作用;拉绳(21)上还可以装上一些装饰物品,既美观又方便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稳定带伸缩的车厢拉手,由固定在车辆横杆上的吊带扣及吊带,手柄组成,其特征在于车辆横杆上装有两个吊带扣和一个可调节手柄距离地面高度的吊带调节器,吊带调节器位于吊带扣之间,两吊带扣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吊带穿过两吊带扣及吊带调节器,与手柄上的两个手柄架连接,形成三角形。2.一种稳定带伸缩的车厢拉手,由固定在车辆横杆上的吊带扣及吊带,手柄组成,其特征在于车辆横杆上装有两个吊带扣,两吊带扣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吊带穿过两吊带扣与手柄上的两个手柄架连接,形成三角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带伸缩的车厢拉手,其特征是吊带调节器的吊带调节轴两端装有轴承并可自由转动,靠挡环轴向限位;中部供吊带穿过的地方开有一方孔;吊带调节轴靠定位销的一端,在圆周上开有一定数目的等分角度的定位孔;在外壳底部装有定位销后盖,定位销后盖内装有定位销弹簧及定位销;定位销底部有一小孔,供拉绳穿过;挡环和后盖之间装有一平面弹簧,弹簧外端固定在后盖上,里端插入吊带调节轴的弹簧槽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带伸缩的车厢拉手,其特征是吊带扣两端各有一吊带孔,相邻两拉手可共同使用一组吊带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带伸缩的车厢拉手,其特征是手柄有两个手柄架与其连接,两手柄架能绕手柄轴自由转动。专利摘要一种稳定带伸缩的车厢拉手可以防止乘客在车辆启动及刹车的过程中随拉手前后晃动,并且可以随意调节手柄距离地面的高度。其主要由两个吊带扣,吊带,手柄,及一个可调节手柄距离地面高度的吊带调节器组成。吊带扣及吊带调节器通过螺栓固定在车辆横杆上,吊带穿过吊带扣上的方孔及吊带调节器,两端与手柄连接。吊带调节器安装在车辆横杆上,位于两吊带扣的中间,两吊带扣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吊带穿过两吊带扣与手柄形成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达到稳定的目的,吊带调节器主要由,外壳,吊带调节轴,弹簧、定位孔及定位销组成,这种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稳定带伸缩的车厢拉手,由固定在车辆横杆上的吊带扣及吊带,手柄组成,其特征在于:车辆横杆上装有两个吊带扣和一个可调节手柄距离地面高度的吊带调节器,吊带调节器位于吊带扣之间,两吊带扣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吊带穿过两吊带扣及吊带调节器,与手柄上的两个手柄架连接,形成三角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舟
申请(专利权)人:李文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