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壳构件底板模具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286175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1 0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模壳构件底板的制作方法,先将立柱套在底座上组成模具座,然后进行模具组装,其组装方式为先在底座上铺设一块隔板,在隔板上覆一层薄膜,然后将横向模边条卡装在两条立柱之间,横向模边条的竖边位于模腔内侧形成模板侧边限位,横边位于模腔上方形成模板高度限位;再根据预制底板尺寸将纵向模边条卡装在横向模边条之间,纵向模边条的竖边位于模腔内侧形成模板侧边限位,横边位于模腔上方形成模板高度限位。本方案的原料以粉煤粉为主,可以有效利用现有废料制作,环保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壳构件底板模具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预制件,尤其是指一种模壳构件底板模具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模壳构件是以水泥、砂、石等普通混凝土材料制成的。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适用于建筑地震设计烈度为8度及8度以下地区的各种建筑墙体,包括高层与大跨度的建筑,其可以用于楼面浇筑、桥梁和花坛等市政设施,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现有的模壳构件制作时采用的大多是一模一块,是直接将模具放置在地面上,然后在模具内浇筑相应模块,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一模一块占地大,成型时间长,需要大量的场地浇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模壳构件用的结构简单、速度快、效率高、占地小的手工底板模组及制作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模壳构件底板的制作方法,先将立柱套在底座上组成模具座,然后进行模具组装,其组装方式为先在底座上铺设一块隔板,在隔板上覆一层薄膜,然后将横向模边条卡装在两条立柱之间,横向模边条的竖边位于模腔内侧形成模板侧边限位,横边位于模腔上方形成模板高度限位;再根据预制底板尺寸将纵向模边条卡装在横向模边条之间,纵向模边条的竖边位于模腔内侧形成模板侧边限位,横边位于模腔上方形成模板高度限位;再将钢筋纵横交错的穿插在纵向、横向模边条的骨架槽内,将预先搅拌好的原料倒入组合后的模腔内,用辊荡平,荡平后覆上薄膜,在薄膜上盖上隔板,继续下一个模具的组装浇筑。完成上述工艺所用的模组,它包括有固定框架、底座,其中,底座为方形,其方形的四个转角处各设一个垂直向上的导向槽,固定框架的四条立柱底部插套在相应的导向槽内;立柱顶部通过固定梁连接固定;底座顶部铺设有底板,底板上层叠有若干组手工模,相邻组的手工模之间通过隔板和薄膜分隔;所述的手工模包括有横向模边条、纵向模边条;横向模边条和纵向模边条均采用角钢制作成型,所有角钢的竖边均位于模腔内侧形成模板侧边限位,横边位于模腔上方形成模板高度限位;角钢两端的竖边延伸与横边之间形成相应转角卡位,所有角钢的竖边下部均开有骨架槽;其中,横向模边条通过横向转角卡位卡装在两条立柱之间;纵向模边条通过纵向转角卡位卡装在两条横向模边条之间;组合后的模腔内设有底板骨架,底板骨架的纵横钢筋穿插在相应的骨架槽内。本方案制作的底板具有轻质、刚性大、隔热性佳、平整性好的优点,且生产效率高、成本低,操作方便、占地小,制作的模壳构件可广泛应用于民用建筑。本方案的原料以粉煤粉为主,可以有效利用现有废料制作,环保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本实施例所述的手工底板模组包括有固定框架1、底座2,其中,底座2为方形,其方形的四个转角处各设一个垂直向上的导向槽3,固定框架1的四条立柱底部插套在相应的导向槽3内;立柱顶部通过固定梁连接固定;底座2顶部铺设有底板4,底板4上层叠有若干组手工模5,相邻组的手工模5之间通过隔板6和薄膜7分隔;所述的手工模5包括有横向模边条8、纵向模边条9;横向模边条8和纵向模边条9均采用角钢制作成型,所有角钢的竖边均位于模腔内侧形成模板侧边限位,横边位于模腔上方形成模板高度限位;角钢两端的竖边延伸与横边之间形成相应转角卡位10,所有角钢的竖边下部均开有骨架槽11;其中,横向模边条8通过横向转角卡位卡装在两条立柱之间;纵向模边条9通过纵向转角卡位卡装在两条横向模边条8之间;组合后的模腔内设有底板骨架12,底板骨架12的纵横钢筋穿插在相应的骨架槽11内。制作时,先将立柱套在底座上组成模具座,然后进行模具组装,其组装方式为先在底座上铺设一块隔板,在隔板上覆一层薄膜,然后将横向模边条卡装在两条立柱之间,横向模边条的竖边位于模腔内侧形成模板侧边限位,横边位于模腔上方形成模板高度限位;再根据预制底板尺寸将纵向模边条卡装在横向模边条之间,纵向模边条的竖边位于模腔内侧形成模板侧边限位,横边位于模腔上方形成模板高度限位;再将钢筋纵横交错的穿插在纵向、横向模边条的骨架槽内,将预先搅拌好的原料倒入组合后的模腔内,用辊荡平,荡平后覆上薄膜,在薄膜上盖上隔板,继续下一个模具的组装浇筑。本方案制作的底板具有轻质、刚性大、隔热性佳、平整性好的优点,且生产效率高、成本低,操作方便、占地小,制作的模壳构件可广泛应用于民用建筑。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专利技术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模壳构件底板模具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壳构件底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立柱套在底座上组成模具座,然后进行模具组装,其组装方式为先在底座上铺设一块隔板,在隔板上覆一层薄膜,然后将横向模边条卡装在两条立柱之间,横向模边条的竖边位于模腔内侧形成模板侧边限位,横边位于模腔上方形成模板高度限位;再根据预制底板尺寸将纵向模边条卡装在横向模边条之间,纵向模边条的竖边位于模腔内侧形成模板侧边限位,横边位于模腔上方形成模板高度限位;再将钢筋纵横交错的穿插在纵向、横向模边条的骨架槽内,将预先搅拌好的原料倒入组合后的模腔内,用辊荡平,荡平后覆上薄膜,在薄膜上盖上隔板,继续下一个模具的组装浇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壳构件底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立柱套在底座上组成模具座,然后进行模具组装,其组装方式为先在底座上铺设一块隔板,在隔板上覆一层薄膜,然后将横向模边条卡装在两条立柱之间,横向模边条的竖边位于模腔内侧形成模板侧边限位,横边位于模腔上方形成模板高度限位;再根据预制底板尺寸将纵向模边条卡装在横向模边条之间,纵向模边条的竖边位于模腔内侧形成模板侧边限位,横边位于模腔上方形成模板高度限位;再将钢筋纵横交错的穿插在纵向、横向模边条的骨架槽内,将预先搅拌好的原料倒入组合后的模腔内,用辊荡平,荡平后覆上薄膜,在薄膜上盖上隔板,继续下一个模具的组装浇筑;上述方法用的底板模组包括有固定框架(1)、底座(2),其中,底座(2)为方形,其方形的四个转角处各设一个垂直向上的导向槽(3),固定框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忠贞
申请(专利权)人:娄底市高盛板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