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播种机的导轮犁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83616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9 2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播种机配件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播种机的导轮犁臂,由第一曲型支撑臂本体和第二曲型支撑臂本体组成,其中,第一曲型支撑臂本体通过一端设置的圆形旋转轴套与第二曲型支撑臂本体一端设置的圆形中空旋转轴采用套入式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播种机的导轮犁臂的有益效果在于:1、第一曲型支撑臂本体、第二曲型支撑臂本体采用一体成型结构,其合理简单、便于生产、安装及维护;2、组装时将圆形旋转轴套套入圆形旋转轴内即可,工作过程中随着播种地表高低起伏运动,起到缓冲的作业,同时一体成型的主体结构耐磨、稳定性强、且便于生产加工。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生产成本低、易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播种机配件应用
,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播种机的导轮犁臂,由第一曲型支撑臂本体和第二曲型支撑臂本体组成,其中,第一曲型支撑臂本体通过一端设置的圆形旋转轴套与第二曲型支撑臂本体一端设置的圆形中空旋转轴采用套入式连接。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播种机的导轮犁臂的有益效果在于:1、第一曲型支撑臂本体、第二曲型支撑臂本体采用一体成型结构,其合理简单、便于生产、安装及维护;2、组装时将圆形旋转轴套套入圆形旋转轴内即可,工作过程中随着播种地表高低起伏运动,起到缓冲的作业,同时一体成型的主体结构耐磨、稳定性强、且便于生产加工。同时本技术生产成本低、易推广。【专利说明】一种用于播种机的导轮犁臂
本技术涉及播种机配件应用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播种机的导轮犁臂。
技术介绍
播种机(seeder)以作物种子为播种对象的种植机械,主要用于谷物、蔬菜、牧草等小粒种子的播种作业,常用的有谷物条播机,作业时,由行走轮带动排种轮旋转,种子自种子箱内的种子被按要求的播种量排入输种管,并经开沟器落入开好的沟槽内,然后由覆土镇压装置将种子覆盖压实,出苗后作物成平行等距的条行;用于不同作物的条播机除采用不同类型的排种器和开沟器外,其结构基本相同,一般由机架、牵引或悬挂装置、种子箱、排种器、传动装置、输种管、开沟器、划行器、行走轮和覆土镇压装置等组成,常用的排种器有槽轮式、离心式、磨盘式等类型,开沟器有锄铲式、靴式、滑刀式、单圆盘式和双圆盘式等类型。但是,由于播种机工作环境恶劣(播种地面高低起伏不平),所以对于其组成的零部件要求较高,如用于播种机的导轮犁臂,其是将播种机运动轮与播种机主体连接的一种零件结构,传统的导轮犁臂长期使用后易出现变形、断裂,同时其结构多采用组装式,整体稳定、支撑性能降低,这极大的影响了播种机的工作效率且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播种机的导轮犁臂。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用于播种机的导轮犁臂,解决现有播种机导轮犁臂易变形、断裂的问题,通过合理的一体成型设计结构,提高装配后稳定性、杜绝安全隐患问题,且便于安装及拆卸维护。 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播种机的导轮犁臂,由第一曲型支撑臂本体和第二曲型支撑臂本体组成;所述第一曲型支撑臂本体,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曲型支撑臂本体两端的扇形凹槽、圆形旋转轴套,及设置在第一曲型支撑臂本体上、且位于圆形旋转轴套一侧的第二定位块,及设置在圆形旋转轴套内部的限位凹槽;所述第二曲型支撑臂本体,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二曲型支撑臂本体两端的导轮、圆形中空旋转轴,及设置在二曲型支撑臂本体上、且位于圆形中空旋转轴一侧的第一定位块,及设置在圆形中空旋转轴上的限位块,及设置在圆形中空旋转轴一侧的曲面支撑块,其中,第一曲型支撑臂本体通过一端设置的圆形旋转轴套与第二曲型支撑臂本体一端设置的圆形中空旋转轴采用套入式连接。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圆形旋转轴套的直径大于圆形中空旋转轴、且设置在圆形中空旋转轴上的限位块与设置在圆形旋转轴套内部的限位凹槽结构相匹配。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第一曲型支撑臂本体、扇形凹槽、第二定位块、圆形旋转轴套和限位凹槽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二曲型支撑臂本体、圆形中空旋转轴、第一定位块、曲面支撑块和限位块为一体成型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播种机的导轮犁臂的有益效果在于:1、第一曲型支撑臂本体、第二曲型支撑臂本体采用一体成型结构,其合理简单、便于生产、安装及维护;2、组装时将圆形旋转轴套套入圆形旋转轴内即可,工作过程中随着播种地表高低起伏运动,起到缓冲的作业,同时一体成型的主体结构耐磨、稳定性强、且便于生产加工。同时本技术生产成本低、易推广。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播种机的导轮犁臂的立式图; 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播种机的导轮犁臂的第一曲型支撑臂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播种机的导轮犁臂的第二曲型支撑臂本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序号如下:1-第一曲型支撑臂本体、2-第二曲型支撑臂本体、3-导轮、4-圆形中空旋转轴、5-第一定位块、6-曲面支撑块、7-限位块、8-扇形凹槽、9-第二定位±夬、10-圆形旋转轴套、11-限位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 如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播种机的导轮犁臂,由第一曲型支撑臂本体I和第二曲型支撑臂本体2组成;第一曲型支撑臂本体1,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曲型支撑臂本体I两端的扇形凹槽8、圆形旋转轴套10,及设置在第一曲型支撑臂本体I上、且位于圆形旋转轴套10一侧的第二定位块9,及设置在圆形旋转轴套10内部的限位凹槽11 ;第二曲型支撑臂本体2,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二曲型支撑臂本体2两端的导轮3、圆形中空旋转轴4,及设置在二曲型支撑臂本体2上、且位于圆形中空旋转轴4 一侧的第一定位块5,及设置在圆形中空旋转轴4上的限位块7,及设置在圆形中空旋转轴4 一侧的曲面支撑块6,其中,第一曲型支撑臂本体I通过一端设置的圆形旋转轴套10与第二曲型支撑臂本体2 —端设置的圆形中空旋转轴4采用套入式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圆形旋转轴套10的直径大于圆形中空旋转轴4、且设置在圆形中空旋转轴4上的限位块7与设置在圆形旋转轴套10内部的限位凹槽11结构相匹配,组装简单、工作稳定;如图2所示的第一曲型支撑臂本体1、扇形凹槽8、第二定位块9、圆形旋转轴套10和限位凹槽11为一体成型结构;如图3所示的第二曲型支撑臂本体2、圆形中空旋转轴4、第一定位块5、曲面支撑块6和限位块7为一体成型结构,其采用一体成型结构一方面易生产加工、工作效率高,另一方面耐磨、不易变形,使用寿命长。 实施例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将第一曲型支撑臂本体I 一端利用圆形旋转轴套10与第二曲型支撑臂本体2 —端的圆形中空旋转轴4相互套入组装,利用第一曲型支撑臂本体I另一端的扇形凹槽与播种机主体连接,第二曲型支撑臂本体2另一端的播种机导轮3进行导向作业,播种作业时,第一定位块5和第二定位块9起到相互定位作用,防止转动过大,同时限位块7与限位凹槽11相互配合起到缓冲作用;本结构的导轮犁臂,其装配方便、结构合理,有效的降低了冲击力,提高了播种机的工作效率、且降低了使用者的维修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播种机的导轮犁臂,其特征在于:由第一曲型支撑臂本体(1)和第二 曲型支撑臂本体(2 )组成;所述第一曲型支撑臂本体(1),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曲型支撑臂本体(1)两端的扇形凹槽(81圆形旋转轴套(10),及设置在第一曲型支撑臂本体(1)上、且位于圆形旋转轴套(10)—侧的第二定位块(9),及设置在圆形旋转轴套(10)内部的限位凹槽(11):所述第二曲型支撑臂本体(2),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二曲型支撑臂本体(2)两端的导轮(^)、圆形中空旋转轴(4),及设置在二曲型支撑臂本体(2)上、且位于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播种机的导轮犁臂,其特征在于:由第一曲型支撑臂本体(1)和第二曲型支撑臂本体(2)组成;所述第一曲型支撑臂本体(1),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曲型支撑臂本体(1)两端的扇形凹槽(8)、圆形旋转轴套(10),及设置在第一曲型支撑臂本体(1)上、且位于圆形旋转轴套(10)一侧的第二定位块(9),及设置在圆形旋转轴套(10)内部的限位凹槽(11);所述第二曲型支撑臂本体(2),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二曲型支撑臂本体(2)两端的导轮(3)、圆形中空旋转轴(4),及设置在二曲型支撑臂本体(2)上、且位于圆形中空旋转轴(4)一侧的第一定位块(5),及设置在圆形中空旋转轴(4)上的限位块(7),及设置在圆形中空旋转轴(4)一侧的曲面支撑块(6),其中,第一曲型支撑臂本体(1)通过一端设置的圆形旋转轴套(10)与第二曲型支撑臂本体(2)一端设置的圆形中空旋转轴(4)采用套入式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雅岚
申请(专利权)人:兴化市雅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