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子产品附属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改良式抗冲击保护膜。它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叠置分布的TPU防震层、基材层和保护层,保护层的边缘、沿其轮廓线设置有第一嵌位槽,基材层上、与第一嵌位槽相对位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嵌位槽,第一嵌位槽和第二嵌位槽之间形成有包覆空间,包覆空间内设置有用于将基材层和保护层粘结为一体的胶合层,胶合层的轮廓范围内、位于基材层与保护层之间设置有抗蓝光涂层,TPU防震层的内表面还设置有粘合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增设的TPU防震层增强了整个保护膜的抗冲击性;而通过嵌位槽、胶合层可将基材层和保护层进行良好的粘结并实现抗蓝光涂层的设置,有利于减小屏幕对眼睛的损伤;其结构简单、抗冲击性和消除蓝光作用显著。(*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附属配件
,尤其是一种改良式抗冲击保护膜。它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叠置分布的TPU防震层、基材层和保护层,保护层的边缘、沿其轮廓线设置有第一嵌位槽,基材层上、与第一嵌位槽相对位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嵌位槽,第一嵌位槽和第二嵌位槽之间形成有包覆空间,包覆空间内设置有用于将基材层和保护层粘结为一体的胶合层,胶合层的轮廓范围内、位于基材层与保护层之间设置有抗蓝光涂层,TPU防震层的内表面还设置有粘合层。本技术通过增设的TPU防震层增强了整个保护膜的抗冲击性;而通过嵌位槽、胶合层可将基材层和保护层进行良好的粘结并实现抗蓝光涂层的设置,有利于减小屏幕对眼睛的损伤;其结构简单、抗冲击性和消除蓝光作用显著。【专利说明】一种改良式抗冲击保护膜
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附属配件
,尤其是一种改良式抗冲击保护膜。
技术介绍
目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越来越多,显示屏越来越大,而这些显示屏在使用时,其抗冲击能力差,很容易摔碎,而显示屏十分昂贵,一旦摔碎或摔坏,会给使用者带来很大损失。同时,屏幕所发出的蓝光又容易让使用者在直视屏幕时产生视觉疲劳,长期直视屏幕后容易损伤眼睛。 因此,如何在不影响显示屏性能的基础上,增强其抗冲击性并提高其消除蓝光的性能,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抗冲击性能显著、具有蓝光消除功能的改良式抗冲击保护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良式抗冲击保护膜,它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叠置分布的防震层、基材层和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的边缘、沿其轮廓线设置有第一嵌位槽,所述基材层上、与第一嵌位槽相对位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嵌位槽,所述第一嵌位槽和第二嵌位槽之间形成有包覆空间,所述包覆空间内设置有用于将基材层和保护层粘结为一体的胶合层,所述胶合层的轮廓范围内、位于基材层与保护层之间设置有抗蓝光涂层,所述11^防震层的内表面还设置有粘口 /'2^。 优选地,所述保护层为聚乙烯膜。 优选地,所述保护层包括玻璃层和设置于玻璃层外表面的疏水疏油涂层,所述第一嵌位槽设置于玻璃层的内表面。 优选地,所述防震层通过粘合层粘结有一?£1离型层。 优选地,所述基材层为?价膜,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50 ^ 111-188 4 0。 优选地,所述防震层的层数至少为一层。 优选地,所述胶合层为亚克力胶层或00\双面胶层。 优选地,所述粘合层为硅胶层或矽胶层。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技术通过增设的防震层,利用其韧性大、分散及吸收冲击力强等特点,增强了整个保护膜的抗冲击性,将其贴在显示屏等抗冲击性小的物品上,不但不影响物品自身的性能,而且增加了这些物品的抗冲击性,保证这些物品在使用时不易摔碎或损坏,增加了被保护物品的使用寿命;而通过嵌位槽、胶合层可将基材层和保护层进行良好的粘结并实现抗蓝光涂层的设置,有利于减小屏幕对眼睛的损伤;其结构简单、抗冲击及消除蓝光作用显著,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市场推广价值。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改良式抗冲击保护膜,它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叠置分布的11^防震层1、基材层2和保护层3,在保护层3的边缘、沿其轮廓线设置有第一嵌位槽4,对应地,在基材层2上、与第一嵌位槽4相对位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嵌位槽5,在第一嵌位槽4和第二嵌位槽5之间形成有包覆空间,在包覆空间内设置有用于将基材层2和保护层3粘结为一体的胶合层6 ;同时,在胶合层6的轮廓范围内、位于基材层2与保护层3之间设置由抗蓝光涂料构成的抗蓝光涂层7,并且在防震层1的内表面还设置有用于将整个保护膜黏贴于电子产品(诸如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的屏幕上的粘合层8。 如此,可通过增设的防震层1 (即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所具有的高承载能力、高抗冲击性及高减震性能的特性,增强整个保护膜的抗冲击性能;同时利用胶合层6将抗蓝光涂层7良好的设置于保护层3和基材层2之间,由此,使用者在使用电子产品并直视其屏幕时,抗蓝光涂层7可以有效的减少屏幕所发出的蓝光穿过保护膜后的透射量,以减少眼睛直视屏幕时所受到的蓝光刺激。本实施例的保护层3根据具体设计可以采用聚乙烯膜(即膜),也可采用如下结构,即保护层3包括玻璃层3和设置于玻璃层3外表面的疏水疏油涂层I疏水疏油涂层6可由疏水涂料和疏油涂料混合而成,而第一嵌位槽4则设置于玻璃层3的内表面。如此,利用疏水疏油涂层6可以防止手指或脸部上的水货油脂残留于保护膜上,以保持保护膜表面的清洁度,进而维持屏幕画面的清晰度;而玻璃层3的设置则有利于增强整个保护膜的结构强度,使得保护膜在承受外界压力时,避免保护膜出现刮痕,进而降低由刮痕所造成的外观美感差及屏幕显示遮挡的问题,提高了保护膜的使用寿命。同时,为有效的对保护膜进行包装,以便于后期的贴装使用,本实施例的防震层1还通过粘合层8粘结有一?£1离型层9。为有效降低整个保护膜的厚度,并保证保护膜的性能,本实施例的基材层2为?£1膜,基材层2的厚度控制在50^ 111-188 ^ III之间。 另外,为进一步增强整个保护膜的抗冲击性能,本实施例的防震层1的层数至少为一层。而为了保证相应材料层之间的粘结,本实施例的胶合层采用亚克力胶层或0(:八双面胶层(即00\光学胶?;而粘合层8则采用硅胶层或矽胶层。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式抗冲击保护膜,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叠置分布的TPU防震层、基材层和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的边缘、沿其轮廓线设置有第一嵌位槽,所述基材层上、与第一嵌位槽相对位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嵌位槽,所述第一嵌位槽和第二嵌位槽之间形成有包覆空间,所述包覆空间内设置有用于将基材层和保护层粘结为一体的胶合层,所述胶合层的轮廓范围内、位于基材层与保护层之间设置有抗蓝光涂层,所述TPU防震层的内表面还设置有粘合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式抗冲击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为聚乙烯膜。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式抗冲击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包括玻璃层和设置于玻璃层外表面的疏水疏油涂层,所述第一嵌位槽设置于玻璃层的内表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式抗冲击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TPU防震层通过粘合层粘结有一 PET离型层。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改良式抗冲击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为PET膜,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50μπι-188μπι。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改良式抗冲击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TPU防震层的层数至少为一层。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改良式抗冲击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合层为亚克力月父层或OCA双面I父层。8.如权利要求5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式抗冲击保护膜,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叠置分布的TPU 防震层、基材层和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的边缘、沿其轮廓线设置有第一嵌位槽,所述基材层上、与第一嵌位槽相对位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嵌位槽, 所述第一嵌位槽和第二嵌位槽之间形成有包覆空间,所述包覆空间内设置有用于将基材层和保护层粘结为一体的胶合层,所述胶合层的轮廓范围内、位于基材层与保护层之间设置有抗蓝光涂层,所述TPU 防震层的内表面还设置有粘合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小清,
申请(专利权)人:钟小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