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实现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由自动控制的电机,所述电机右端有蜗轮蜗杆减速器;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前端有行星轮差速器;所述行星轮差速器前端有蜗轮蜗杆传动,所述行星轮差速器左端有整个装置的输出轴;所述蜗轮蜗杆传动右端有锥齿轮传动;所述锥齿轮传动后端有圆柱齿轮传动;所述圆柱齿轮传动后端有手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实现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的同时,带有自锁功能,使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互不影响,避免了输出轴反向带动时不必要的耗能,且具有结构简单、零部件少、性能可靠、拆装方便、便于日常维护、工作效率高等优点。(*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现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多个动力源的传动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实现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众多的机械装置都要求具有两个动力源,能实现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公知的实现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的装置是由手动和自动通过不同的齿轮副和齿轮齿条副形成的传动路线最终带动输出轴转动。由手动控制使输出轴转动时,输出轴在传递运动的同时将反向带动自动控制传动路线的转动;同理,由自动控制时,输出轴将反向带动手动控制传动路线的转动。这将使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之间产生影响,且输出轴反向带动时消耗了不必要的能量。因此,需要一种结构简单、互不影响的实现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传动装置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之间相互影响,输出轴存在反向带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实现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的装置,该装置不仅能实现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而且带有自锁功能,使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互不影响。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实现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由自动控制的电机,所述电机右端有蜗轮蜗杆减速器;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前端有行星轮差速器;所述行星轮差速器前端有蜗轮蜗杆传动,所述行星轮差速器左端有整个装置的输出轴;所述蜗轮蜗杆传动右端有锥齿轮传动;所述锥齿轮传动后端有圆柱齿轮传动;所述圆柱齿轮传动后端有手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由自动控制的电机通过蜗轮蜗杆减速器减速增矩。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手轮通过圆柱齿轮传动改变转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手轮通过锥齿轮传动改变转动的方向。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行星轮差速器的后端输入轴联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行星轮差速器前端的输入轴通过联轴器与蜗轮蜗杆传动的蜗轮轴联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行星轮差速器的输出轴与整个装置的输出轴通过齿轮啮合联接。 [0011 ]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蜗轮蜗杆传动的蜗杆与锥齿轮传动的一个锥齿轮位于同一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锥齿轮传动的另一个锥齿轮与圆柱齿轮传动的一个齿轮位于同一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圆柱齿轮传动的另一个齿轮固定在手轮所带动的轴上。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实现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的同时,带有自锁功能,使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互不影响,避免了输出轴反向带动时不必要的耗能,且具有结构简单、零部件少、性能可靠、拆装方便、便于日常维护、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差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I是由自动控制的电机,2是蜗轮蜗杆减速器,3是行星轮差速器,4是手轮,5是圆柱齿轮传动,6是锥齿轮传动,7是蜗轮蜗杆传动,8是整个装置的输出轴,9是行星轮差速器后端输入轴,10是锥齿轮,11是行星轮差速器外壳,12是行星轮差速器前端输入轴,13是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实现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的装置,该装置的手动控制部分由手轮4、圆柱齿轮传动5、锥齿轮传动6、蜗轮蜗杆传动7、行星轮差速器3和整个装置的输出轴8组成,手轮4与圆柱齿轮传动5的一个齿轮固定在同一轴上,圆柱齿轮传动5的另一个齿轮与锥齿轮传动6的一个锥齿轮位于同一轴,锥齿轮传动6的另一个锥齿轮与蜗轮蜗杆传动7的蜗杆位于同一轴,蜗轮蜗杆传动7的蜗轮轴与行星轮差速器3前端的输入轴通过联轴器联接,行星轮差速器3的输出轴与整个装置的输出轴8通过齿轮啮合联接;该装置的自动控制部分由自动控制的电机1、蜗轮蜗杆减速器2、行星轮差速器3、整个装置的输出轴8组成,由自动控制的电机I通过蜗轮蜗杆减速器2减速增矩,蜗轮蜗杆减速器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行星轮差速器3的后端输入轴联接,行星轮差速器3的输出轴与整个装置的输出轴8通过齿轮啮合联接。 如图1所示,当该装置实现手动控制时,手轮4的转动通过圆柱齿轮传动5使转速增加;再通过锥齿轮传动6改变转动的方向;转动传递至蜗轮蜗杆传动7则实现自锁功能,转动只能由蜗杆所在的一方传递至蜗轮所在的一方;蜗轮的转动通过联轴器传递给行星轮差速器前端输入轴12,如图2所示,锥齿轮10、锥齿轮13固定在行星轮差速器外壳11上,此时由于蜗轮蜗杆减速器2具有自锁功能,行星轮差速器后端输入轴9将被锁死不能转动,行星轮差速器前端输入轴12带动锥齿轮10、锥齿轮13转动,锥齿轮10、锥齿轮13将在自身转动的同时带动行星轮差速器外壳11转动;行星轮差速器外壳11的转动则通过齿轮传动传递给整个装置的输出轴8,实现手动控制过程。在手动控制的过程中,由于蜗轮蜗杆减速器2具有自锁功能,自动控制部分将不受影响,不会被反向带动。 如图1所示,当该装置实现自动控制时,由自动控制的电机I通过蜗轮蜗杆减速器2减速增矩将转动传递给行星轮差速器后端输入轴9,此时由于蜗轮蜗杆传动7具有自锁功能,行星轮差速器前端输入轴12将被锁死不能转动,行星轮差速器后端输入轴9带动锥齿轮10、锥齿轮13转动,锥齿轮10、锥齿轮13将在自身转动的同时带动行星轮差速器外壳11转动;行星轮差速器外壳11的转动则通过齿轮传动传递给整个装置的输出轴8,实现自动控制过程。在自动控制的过程中,由于蜗轮蜗杆传动7具有自锁功能,手动控制部分将不受影响,不会被反向带动。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实现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由自动控制的电机,所述电机右端有蜗轮蜗杆减速器;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前端有行星轮差速器;所述行星轮差速器前端有蜗轮蜗杆传动,所述行星轮差速器左端有整个装置的输出轴;所述蜗轮蜗杆传动右端有锥齿轮传动;所述锥齿轮传动后端有圆柱齿轮传动;所述圆柱齿轮传动后端有手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由自动控制的电机,所述电机右端有蜗轮蜗杆减速器;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前端有行星轮差速器;所述行星轮差速器前端有蜗轮蜗杆传动,所述行星轮差速器左端有整个装置的输出轴;所述蜗轮蜗杆传动右端有锥齿轮传动;所述锥齿轮传动后端有圆柱齿轮传动;所述圆柱齿轮传动后端有手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的装置,其特征为所述由自动控制的电机通过蜗轮蜗杆减速器减速增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的装置,其特征为由所述手轮通过圆柱齿轮传动改变转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的装置,其特征为由所述手轮通过锥齿轮传动改变转动的方向。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的装置,其特征为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智超,刘大川,
申请(专利权)人:黄智超,刘大川,赵家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