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登山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76038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9 0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登山杖,手柄设置有杖柄,杖柄垂直固定在手柄的顶端,手柄套合有海绵,杖柄设置有盛放盒,盛放盒的开口端设置有盖板,盖板与开口端设置有合页;手柄固定有减震装置,减震装置固定杖杆,杖杆固定有伸缩杆,伸缩杆安装有雪托板,雪托板安装有杖尖,杖杆涂覆有荧光层,杖杆设置有发电装置,棉花块设置在塑料管的两端,强磁铁设置在棉花块之间,蓄电装置安装在塑料管的顶端,细铜丝设置在软橡胶块之间,细铜丝两端连接LED灯,并与蓄电装置通过导线并联。该登山杖在传统的登山杖的基础上,增加了照明和发光功能,使得人们在户外受伤时能够增加被救援人们快速发现的机率,使得快速进行救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登山杖,手柄设置有杖柄,杖柄垂直固定在手柄的顶端,手柄套合有海绵,杖柄设置有盛放盒,盛放盒的开口端设置有盖板,盖板与开口端设置有合页;手柄固定有减震装置,减震装置固定杖杆,杖杆固定有伸缩杆,伸缩杆安装有雪托板,雪托板安装有杖尖,杖杆涂覆有荧光层,杖杆设置有发电装置,棉花块设置在塑料管的两端,强磁铁设置在棉花块之间,蓄电装置安装在塑料管的顶端,细铜丝设置在软橡胶块之间,细铜丝两端连接LED灯,并与蓄电装置通过导线并联。该登山杖在传统的登山杖的基础上,增加了照明和发光功能,使得人们在户外受伤时能够增加被救援人们快速发现的机率,使得快速进行救治。【专利说明】 多功能登山杖
本技术涉及一种登山杖,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登山杖。
技术介绍
登山杖,顾名思义,就是指从事登山运动时使用的辅助器械。登山杖可以让户外登山穿越活动带来很多的好处,如提高步行的稳定性,减轻腿部的负担。根据研宄,行走时使用登山杖可以减轻至少22%施予腿部和膝盖等肌肉关节的力量,让腿部感觉更舒服,而同时使用两支登山杖能够提供较好的平衡性。由于登山活动都是在户外进行,尤其是现在年轻人登山经常是在户外人烟稀少的地方进行,而这些地方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通讯和交通都不便,植被茂盛的地方光线不好,人们也不能背负太多的电池出行,当出现意外时,不能进行有效的通讯,在一些植被茂密的地方,视野受到影响,对于救援人们不能快速地发现需要救援人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人们出行照明储备不足,在通讯不便的野外受伤后不能快速地被发现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多功能登山杖,该登山杖在传统的登山杖的基础上,增加了照明和发光功能,使得人们在户外受伤时能够增加被救援人们快速发现的机率,使得快速进行救治,解决了现有人们出行照明储备不足,在通讯不便的野外受伤后不能快速地被发现的问题。 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多功能登山杖,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的顶端设置有杖柄,杖柄垂直固定在手柄的顶端,手柄的外壁套合有海绵,杖柄的一端设置有内部中空且顶端开口的盛放盒,盛放盒的侧壁与杖柄的端头固定,盛放盒的开口端设置有盖板,盖板能够完全覆盖开口端,盖板与开口端的侧壁设置有合页,合页同时与盖板与开口端的侧壁连接,且盖板能够绕着合页转动;所述手柄的底端固定有减震装置,减震装置的底端固定有内部中空的杖杆,杖杆的底端固定有伸缩杆,伸缩杆的底端安装有雪托板,雪托板的底端安装有杖尖,且手柄的中心线、减震装置的中心线、杖杆的中心线、伸缩杆的中心线、雪托板的中心线以及杖尖的中心线重合,杖杆的内壁涂覆有荧光层,杖杆的内部设置有发电装置,发电装置主要由蓄电装置、塑料管、软橡胶块、细铜丝、导线、LED灯、棉花块以及强磁铁组成,蓄电装置、塑料管、软橡胶块、细铜丝、导线、LED灯、棉花块以及强磁铁均设置在杖杆中,棉花块设置在塑料管的两端,强磁铁设置在塑料管中并能够在塑料管中移动,强磁铁设置在棉花块之间,蓄电装置安装在塑料管的顶端,软橡胶块和细铜丝均套合在塑料管的外壁上,细铜丝设置在软橡胶块之间,强磁铁能够穿过细铜丝的缠绕范围进行移动,细铜丝两端连接LED灯,并与蓄电装置通过导线并联。 杖柄中安装有指南针,指南针穿过杖柄的顶端设置在杖柄外部,杖柄中设置有挂环,挂环穿过杖柄的底端设置在杖柄的外部;雪托板的端面尺寸大于杖尖的端面尺寸;减震装置为弹簧减震装置。 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登山杖在传统的登山杖的基础上,增加了照明和发光功能,使得人们在户外受伤时能够增加被救援人们快速发现的机率,使得快速进行救治,解决了现有人们出行照明储备不足,在通讯不便的野外受伤后不能快速地被发现的问题。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发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强磁铁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一杖柄;2—盛放盒;3—指南针;4一挂环;5—手柄;6—减震装置;7—杖杆;8—伸缩杆;9—雪托板;10—杖尖;11—蓄电装置;12—塑料管;13—软橡胶块;14一细铜丝;15—导线;16—LED灯;17—棉花块;18—强磁铁;19一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所示,多功能登山杖,包括手柄5,所述手柄5的顶端设置有杖柄1,杖柄I垂直固定在手柄5的顶端,手柄5的外壁套合有海绵,杖柄I的一端设置有内部中空且顶端开口的盛放盒2,盛放盒2的侧壁与杖柄I的端头固定,盛放盒2的开口端设置有盖板19,盖板19能够完全覆盖开口端,盖板19与开口端的侧壁设置有合页,合页同时与盖板19与开口端的侧壁连接,且盖板19能够绕着合页转动;所述手柄5的底端固定有减震装置6,减震装置6的底端固定有内部中空的杖杆7,杖杆7的底端固定有伸缩杆8,伸缩杆8的底端安装有雪托板9,雪托板9的底端安装有杖尖10,且手柄5的中心线、减震装置6的中心线、杖杆I的中心线、伸缩杆8的中心线、雪托板9的中心线以及杖尖10的中心线重合,杖杆7的内壁涂覆有荧光层,杖杆7的内部设置有发电装置,发电装置主要由蓄电装置11、塑料管12、软橡胶块13、细铜丝14、导线15、LED灯16、棉花块17以及强磁铁18组成,蓄电装置11、塑料管12、软橡胶块13、细铜丝14、导线15、LED灯16、棉花块17以及强磁铁18均设置在杖杆7中,棉花块17设置在塑料管12的两端,强磁铁18设置在塑料管12中并能够在塑料管12中移动,强磁铁18设置在棉花块17之间,蓄电装置11安装在塑料管12的顶端,软橡胶块13和细铜丝14均套合在塑料管12的外壁上,细铜丝14设置在软橡胶块13之间,强磁铁18能够穿过细铜丝14的缠绕范围进行移动,细铜丝14两端连接LED灯16,并与蓄电装置11通过导线15并联;减震装置6为弹簧减震装置;杖柄I中安装有指南针3,指南针3穿过杖柄I的顶端设置在杖柄I外部,杖柄I中设置有挂环4,挂环4穿过杖柄I的底端设置在杖柄I的外部。此款多功能登山杖结合电磁感应原理,设计精巧,方便实用,功能多样。在杖柄I前端设有盛放盒2作为应急装置,里面放有创口贴、包扎布、高热量糖果等,若遇危险,打开盖板19取出可应急,节省时间,避免人们忙乱翻动其他的物品。杖柄I中部嵌有一个指南针3,方便在登山途中辨别方向。杖柄I设有挂环4,方便携带和放置。杖杆7上设有起缓冲作用的弹簧减震装置,在使用时可减缓登山中对手臂、肩膀、手腕等的冲击力,减少登山耗能,方便登山。在杖杆下部设有可收缩拉伸的伸缩杆8,可根据不同人的生理特征调节杖杆高度,方便使用。将雪托板9设置为可拆卸的结构,并且雪托板9的端面尺寸大于杖尖10的端面尺寸,可防止登山杖陷入雪地里,螺旋拧入式安装方式,拆装方便,轻松应对户外雨雪天气。钨钢硬质合金杖尖10,圆形设计,使用强度和耐冲击韧性优越。 塑料管12外部缠绕1000匝以上的35线规的涂漆细铜丝14,由2个软橡胶块13固定,细铜丝14两头连接LED灯16,并与蓄电装置11通过导线15并联。塑料管12内部装有一个可移动的强磁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功能登山杖,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5),所述手柄(5)的顶端设置有杖柄(1),杖柄(1)垂直固定在手柄(5)的顶端,手柄(5)的外壁套合有海绵,杖柄(1)的一端设置有内部中空且顶端开口的盛放盒(2),盛放盒(2)的侧壁与杖柄(1)的端头固定,盛放盒(2)的开口端设置有盖板(19),盖板(19)能够完全覆盖开口端,盖板(19)与开口端的侧壁设置有合页,合页同时与盖板(19)与开口端的侧壁连接,且盖板(19)能够绕着合页转动;所述手柄(5)的底端固定有减震装置(6),减震装置(6)的底端固定有内部中空的杖杆(7),杖杆(7)的底端固定有伸缩杆(8),伸缩杆(8)的底端安装有雪托板(9),雪托板(9)的底端安装有杖尖(10),且手柄(5)的中心线、减震装置(6)的中心线、杖杆(1)的中心线、伸缩杆(8)的中心线、雪托板(9)的中心线以及杖尖(10)的中心线重合,杖杆(7)的内壁涂覆有荧光层,杖杆(7)的内部设置有发电装置,发电装置主要由蓄电装置(11)、塑料管(12)、软橡胶块(13)、细铜丝(14)、导线(15)、LED灯(16)、棉花块(17)以及强磁铁(18)组成,蓄电装置(11)、塑料管(12)、软橡胶块(13)、细铜丝(14)、导线(15)、LED灯(16)、棉花块(17)以及强磁铁(18)均设置在杖杆(7)中,棉花块(17)设置在塑料管(12)的两端,强磁铁(18)设置在塑料管(12)中并能够在塑料管(12)中移动,强磁铁(18)设置在棉花块(17)之间,蓄电装置(11)安装在塑料管(12)的顶端,软橡胶块(13)和细铜丝(14)均套合在塑料管(12)的外壁上,细铜丝(14)设置在软橡胶块(13)之间,强磁铁(18)能够穿过细铜丝(14)的缠绕范围进行移动,细铜丝(14)两端连接LED灯(16),并与蓄电装置(11)通过导线(15)并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建华陈铭李祥民刘大志姜黎陈家碧吴茜高磊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