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率钢管整平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中设置有均呈半圆弧状的下模和上模,上模与设置在机架顶部的液压缸连接并控制其升降,上模的内侧顶部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夹紧钢管顶面的安装销轴;所述安装销轴包括彼此相邻呈整体成型的第一锥体、第一圆柱体、第二圆柱体、第三圆柱体和第四圆柱体,所述第一锥体、第一圆柱体、第二圆柱体、第三圆柱体和第四圆柱体的长度比为1∶0.8∶0.1∶1∶0.7。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支撑机构,使钢管在整平时,两端处于等高的位置,极大地提高了加工效率;通过在上模中设计安装销轴,可有效杜绝钢管在加工处理时发生的转动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率钢管整平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中设置有均呈半圆弧状的下模和上模,上模与设置在机架顶部的液压缸连接并控制其升降,上模的内侧顶部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夹紧钢管顶面的安装销轴;所述安装销轴包括彼此相邻呈整体成型的第一锥体、第一圆柱体、第二圆柱体、第三圆柱体和第四圆柱体,所述第一锥体、第一圆柱体、第二圆柱体、第三圆柱体和第四圆柱体的长度比为1∶0.8∶0.1∶1∶0.7。本技术通过设置支撑机构,使钢管在整平时,两端处于等高的位置,极大地提高了加工效率;通过在上模中设计安装销轴,可有效杜绝钢管在加工处理时发生的转动现象。【专利说明】 一种高效率钢管整平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管加工装置,具体是一种高效率钢管整平装置。
技术介绍
在钢管加工领域中,其表面的平整度需要采用矫直进行检测调整,现有的该类设备在使用时,长度较长的钢管的两端悬空,因此,钢管在放置过程中易造成扭力变形,并且,钢管在进行整平时常常易发生转动,另外,当钢管放在整平机底部进行整平时,每整平一根钢管都需要工人投入大量的力气去把钢管拖上整平机的操作平台,等整平机整平钢管以后,又需要工人费大力气把钢管拖下整平机操作平台,在遇到大量需要调直的钢管时,拖动钢管的工作是一个费时费力的任务,不但使得工作的效率低下,而且使得工人的体力受到了极大地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率钢管整平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率钢管整平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中设置有均呈半圆弧状的下模和上模,上模与设置在机架顶部的液压缸连接并控制其升降,上模的内侧顶部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夹紧钢管顶面的安装销轴;所述安装销轴包括彼此相邻呈整体成型的第一锥体、第一圆柱体、第二圆柱体、第三圆柱体和第四圆柱体,所述第一锥体、第一圆柱体、第二圆柱体、第三圆柱体和第四圆柱体的长度比为1: 0.8: 0.1:1: 0.7 ;所述机架内部的下模两侧分别设有一支撑机构,支撑机构由支撑部件、弹簧、钢柱体、乳辊、轴承和挡板组成,乳辊与挡板、弹簧、钢柱体、轴承、支撑部件配合使用,组装成一轧辊装置,支撑机构固定于机架的内部,支撑机构的支撑部件中间为长方体空心,钢柱体垂直焊接于支撑部件长方体空心中心,弹簧套于钢柱体上,轧辊两端通过轴承与挡板连接,挡板下端有套孔套于钢柱体上。 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轧辊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完全没入支撑部件中间的长方体空心内部。 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模内侧顶部设置的安装销轴的数量不少于两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设置支撑机构,使钢管在整平时,两端处于等高的位置,极大地提高了加工效率;通过在上模中设计安装销轴,可有效杜绝钢管在加工处理时发生的转动现象;通过在支撑机构中设置轧辊,使在整平完成后,钢管在轧辊的转动下实现移动,解决了钢管拖上拖下下模时效率低下的问题,工人通过推动钢管,钢管在轧辊的转动下移动,既提高了工人劳动的效率又节省了工人的体力。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中安装销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中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部件、2-弹簧、3-钢柱体、4-轧辊、5-轴承、6-挡板、7-第一锥体、8-第一圆柱体、9-第二圆柱体、10-第三圆柱体、11-第四圆柱体、12-液压缸、13-机架、14-上模、15-安装销轴、16-下模、17-支撑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高效率钢管整平装置,包括机架13,所述机架13中设置有均呈半圆弧状的下模16和上模14,通过上模14与下模16之间的配合挤压,实现对钢管的整平,上模14与设置在机架13顶部的液压缸12连接并控制其升降,通过液压缸12来控制上模14的上下运动,实现对钢管的整平,上模14的内侧顶部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夹紧钢管顶面的安装销轴15,通过安装销轴15来实现对钢管的夹紧,防止在对钢管进行整平时钢管转动,影响钢管的整平工作;所述安装销轴15包括彼此相邻呈整体成型的第一锥体7、第一圆柱体8、第二圆柱体9、第三圆柱体10和第四圆柱体11,所述第一锥体7、第一圆柱体8、第二圆柱体9、第三圆柱体10和第四圆柱体11的长度比为I: 0.8: 0.1: I: 0.7;所述机架13内部的下模16两侧分别设有一支撑机构17,通过支撑机构17来防止钢管两端悬空,保证了整平的效果,支撑机构17由支撑部件1、弹簧2、钢柱体3、轧辊4、轴承5和挡板6组成,轧辊4与挡板6、弹簧2、钢柱体3、轴承5、支撑部件I配合使用,组装成一轧辊装置,通过轧辊装置方便钢管在机架上的移动,提高了工人的劳动效率节省了工人的体力,支撑机构17固定于机架13的内部,支撑机构17的支撑部件中间为长方体空心,钢柱体3垂直焊接于支撑部件I长方体空心中心,弹簧2套于钢柱体3上,轧辊4两端通过轴承5与挡板6连接,挡板6下端有套孔套于钢柱体3上,在整平进行时,乳辊4被压入到长方体空心内部,保证了钢管两端的水平,在整平结束后,在弹簧2的作用下,轧辊4被弹出,部分突出支撑部件I顶面,这时推动钢管,轧辊4转动,实现钢管的移动,不需要再直接抬起。所述轧辊4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完全没入支撑部件I中间的长方体空心内部,这样才能保证整个钢管整平时所处环境的平整。所述上模14内侧顶部设置的安装销轴15的数量不少于两个,安装销轴15的在不少于两个时其作用才能有所显现,否则就没有什么作用。通过设置支撑机构17,使钢管在整平时,两端处于等高的位置,极大地提高了加工效率;通过在上模14中设计安装销轴15,可有效杜绝钢管在加工处理时发生的转动现象;通过在支撑机构17中设置轧辊4,使在整平完成后,钢管在轧辊4的转动下实现移动,解决了钢管拖上拖下下模16时效率低下的问题,工人通过推动钢管,钢管在轧辊4的转动下移动,既提高了工人劳动的效率又节省了工人的体力。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权利要求】1.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率钢管整平装置,包括机架(1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3)中设置有均呈半圆弧状的下模(16)和上模(14),上模(14)与设置在机架(13)顶部的液压缸(12)连接并控制其升降,上模(14)的内侧顶部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夹紧钢管顶面的安装销轴(15);所述安装销轴(15)包括彼此相邻呈整体成型的第一锥体(7)、第一圆柱体(8)、第二圆柱体(9)、第三圆柱体(10)和第四圆柱体(11),所述第一锥体(7)、第一圆柱体(8)、第二圆柱体(9)、第三圆柱体(10)和第四圆柱体(11)的长度比为1∶0.8∶0.1∶1∶0.7;所述机架(13)内部的下模(16)两侧分别设有一支撑机构(17),支撑机构(17)由支撑部件(1)、弹簧(2)、钢柱体(3)、轧辊(4)、轴承(5)和挡板(6)组成,轧辊(4)与挡板(6)、弹簧(2)、钢柱体(3)、轴承(5)、支撑部件(1)配合使用,组装成一轧辊装置,支撑机构(17)固定于机架(13)的内部,支撑机构(17)的支撑部件(1)中间为长方体空心,钢柱体(3)垂直焊接于支撑部件(1)长方体空心中心,弹簧(2)套于钢柱体(3)上,轧辊(4)两端通过轴承与挡板(6)连接,挡板(6)下端有套孔套于钢柱体(3)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建平,顾忠明,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人和高精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