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心板梁铰缝修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72868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8 2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空心板梁铰缝修复结构,用于修复支撑路面铺装的空心板梁中的铰缝,包括:填充橡胶棒、混凝封堵土胶泥、拼梁结构灌封胶、测量排气管、注胶管以及高分子聚氨酯填充料;高分子聚氨酯填充料分别填塞铰缝的两侧开口,沿铰缝的长度方向的下部间隔插入若干测量排气管和注胶管,拼梁结构灌封胶通过注胶管充满铰缝中,填充橡胶棒沿铰缝的长度方向填塞铰缝的下部开口,混凝封堵土胶泥填充在铰缝的长度方向填塞铰缝的下部开口的下表面,将填充橡胶棒封在铰缝的下部开口之中;测量排气管插入至铰缝的高度大于铰缝厚度的95%;注胶管插入至铰缝的高度小于铰缝厚度的70%;每一根测量排气管间隔设置在两根注胶管之间。(*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揭示了一种空心板梁铰缝修复结构,用于修复支撑路面铺装的空心板梁中的铰缝,包括:填充橡胶棒、混凝封堵土胶泥、拼梁结构灌封胶、测量排气管、注胶管以及高分子聚氨酯填充料;高分子聚氨酯填充料分别填塞铰缝的两侧开口,沿铰缝的长度方向的下部间隔插入若干测量排气管和注胶管,拼梁结构灌封胶通过注胶管充满铰缝中,填充橡胶棒沿铰缝的长度方向填塞铰缝的下部开口,混凝封堵土胶泥填充在铰缝的长度方向填塞铰缝的下部开口的下表面,将填充橡胶棒封在铰缝的下部开口之中;测量排气管插入至铰缝的高度大于铰缝厚度的95%;注胶管插入至铰缝的高度小于铰缝厚度的70%;每一根测量排气管间隔设置在两根注胶管之间。【专利说明】一种空心板梁铰缝修复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修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不中断交通空心板梁铰缝修复 结构。
技术介绍
近十几年来,国内大量的装配式混凝土空心板梁,随着运营使用年限的延续和重 载交通量的增长,其浅薄的纵向铰缝作为空心板梁间主要的横向联系结构极易遭受剪切破 坏而失效,并由此产生桥面铺装开裂和板间渗水等病害普遍,甚者板间纵缝贯通,易造成单 板受力。传统的维修方法需要中断交通,导致许多板梁桥的铰缝病害得不到及时修复,加剧 了结构损伤积累。本方法在不中断交通的前提下,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对板梁桥铰缝损坏及 时、快速修复进行了 一些有益工程实践。 空心板桥梁铰缝的工作原理及破坏机理: 上海及周边地区较为常见的棱形企口式混凝土铰缝。常见的企口式混凝土铰,其 型式有圆形、棱形、漏斗形等三种。 铰缝产生破坏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空心板梁桥上部结构本身的缺陷。按铰接板梁法计算荷载的横向分布,其铰缝 视为铰接。当板承受偏离其纵轴线时,其变形既有挠曲又有转动,通过铰缝向相邻板传递剪 力、弯拉力,以及反复的拉压作用力。 2、设计不合理因素。由于空心板挖空率高,截面惯矩小,结构刚度小,而铰缝浅而 窄,仅占板高的1/6。其横向刚度甚微,基本无力传递剪力,是上部结构最薄弱的部位。 3、施工质量控制问题。预制板在先张台座上,其混凝土强度未达设计要求即放张, 致使板的预拱度大小不一,安装后板底跨中拱度参差不齐,有的相邻底板竟差6cm之多(个 别是由于4个支座未能与板底面紧密接合导致)。企口光滑的混凝土表面未按规定的凿毛 清浮浆处理。狭窄的铰缝则无法处理,后浇的混凝土浇捣不实。由于收缩、开裂,根本无法 与板体粘结。加之施工中忽视桥面防水层质量,当铰缝开裂破损后,很快反射到桥面铺装层 上,铺装层开裂后,水随即渗流到铰缝,又遭水侵蚀。 4、超载车辆荷载的作用力。其动挠度的不均匀性,加速了铰缝的开裂。 目前常用的铰缝修复技术: 目前主要修复空心板桥梁铰缝的方法。是凿除桥面铺装,清除已破坏的铰缝部位 混凝土,然后增设钢筋浇筑高标号混凝土进行修复。养护达设计强度后,再依次重铺桥面 铺装。一般采用高强早强快凝型混凝土,在熟练的连续施工作业情况下,工期至少需要2-3 天,才能基本保障修复效果。 常规修复方法需要中断交通,在一些重交通的路段上,会引起诸多社会问题。但一 般情况下,铰缝破坏严重,急需修理的也多位于重交通的路段上,且工作面位于桥面之上, 在部分车道封闭的条件下,交通意外时有发生,施工安全隐患也很难控制。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心板梁铰缝修复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心板梁铰缝修复结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困难,通过将 灌封胶注入桥梁板缝内,对板缝形成嵌填,并能渗入铰缝破损处及桥面铺装裂缝内,提高结 构粘结性和抗渗性。大大加强了相邻梁间的横向联系,形成梁板与混凝土铺装层共同受力, 以保结构安全。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心板梁铰缝修复结构,用于修复支撑路面铺装的空心板 梁中的铰缝,包括:填充橡胶棒、混凝封堵土胶泥、拼梁结构灌封胶、测量排气管、注胶管以 及高分子聚氨酯填充料; 所述高分子聚氨酯填充料分别填塞所述铰缝的两侧开口,沿所述铰缝的长度方向 的下部间隔插入若干测量排气管和注胶管,所述拼梁结构灌封胶通过所述注胶管充满所述 铰缝中,所述填充橡胶棒沿所述铰缝的长度方向填塞所述铰缝的下部开口,所述混凝封堵 土胶泥填充在所述铰缝的长度方向填塞所述铰缝的下部开口的下表面,将所述填充橡胶棒 封在所述铰缝的下部开口之中; 所述测量排气管插入至所述铰缝的高度大于所述铰缝厚度的95% ; 所述注胶管插入至所述铰缝的高度小于所述铰缝厚度的70% ; 每一根所述测量排气管间隔设置在两根所述注胶管之间。 优选地,所述混凝封堵土胶泥在空心板梁的下表面的宽度为100mm。 优选地,所述测量排气管与相邻的所述注胶管之间的距离为5000mm。 优选地,距离所述铰缝的两侧开口最近的所述注胶管与所述铰缝的两侧开口的距 离为 1000mm。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本技术的空心板梁铰缝修复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 技术通过将灌封胶注入桥梁板缝内,对板缝形成嵌填,并能渗入铰缝破损处及桥面铺 装裂缝内,提高结构粘结性和抗渗性。大大加强了相邻梁间的横向联系,形成梁板与混凝土 铺装层共同受力,以保结构安全。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空心板梁铰缝修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B区域的放大图;以及 图3为图1中A-A向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 1空心板梁 2 铰缝 3路面铺装 4填充橡胶棒 5混凝封堵土胶泥 6拼梁结构灌封胶 7测量排气管 8注胶管 9高分子聚氨酯填充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图1至3来介绍本技术的两种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至3所示,本技术的空心板梁铰缝修复结构,用于修复支撑路面铺装3 的空心板梁1中的铰缝2,包括:填充橡胶棒4、混凝封堵土胶泥5、拼梁结构灌封胶6、测量 排气管7、注胶管8以及高分子聚氨酯填充料9。 所述高分子聚氨酯填充料9分别填塞所述铰缝2的两侧开口,沿所述铰缝2的长 度方向的下部间隔插入若干测量排气管7和注胶管8,所述拼梁结构灌封胶6通过所述注 胶管8充满所述铰缝2中,所述填充橡胶棒4沿所述铰缝2的长度方向填塞所述铰缝2的 下部开口,所述混凝封堵土胶泥5填充在所述铰缝2的长度方向填塞所述铰缝2的下部开 口的下表面,将所述填充橡胶棒4封在所述铰缝2的下部开口之中。所述测量排气管7插 入至所述铰缝2的高度大于所述铰缝2厚度的95%。所述注胶管8插入至所述铰缝2的高 度小于所述铰缝2厚度的70%。每一根所述测量排气管7间隔设置在两根所述注胶管8之 间。 所述混凝封堵土胶泥5在空心板梁1的下表面的宽度为100mm。所述测量排气管 7与相邻的所述注胶管8之间的距离为5000mm。距离所述铰缝2的两侧开口最近的所述注 胶管8与所述铰缝2的两侧开口的距离为1000mm。 经长期观测分析,铰缝破坏系非承重结构损伤积累,属抗力衰减。铰缝混凝土的接 触条件对其受力影响很大。在主梁板的约束作用下,产生的剪应力,对后浇的铰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心板梁铰缝修复结构,用于修复支撑路面铺装(3)的空心板梁(1)中的铰缝(2),其特征在于,包括:填充橡胶棒(4)、混凝封堵土胶泥(5)、拼梁结构灌封胶(6)、测量排气管(7)、注胶管(8)以及高分子聚氨酯填充料(9);所述高分子聚氨酯填充料(9)分别填塞所述铰缝(2)的两侧开口,沿所述铰缝(2)的长度方向的下部间隔插入若干测量排气管(7)和注胶管(8),所述拼梁结构灌封胶(6)通过所述注胶管(8)充满所述铰缝(2)中,所述填充橡胶棒(4)沿所述铰缝(2)的长度方向填塞所述铰缝(2)的下部开口,所述混凝封堵土胶泥(5)填充在所述铰缝(2)的长度方向填塞所述铰缝(2)的下部开口的下表面,将所述填充橡胶棒(4)封在所述铰缝(2)的下部开口之中;所述测量排气管(7)插入至所述铰缝(2)的高度大于所述铰缝(2)厚度的95%;所述注胶管(8)插入至所述铰缝(2)的高度小于所述铰缝(2)厚度的70%;每一根所述测量排气管(7)间隔设置在两根所述注胶管(8)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向辉邱明德谢震瑜石磊张思铭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路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上海浦东公路养护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