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除了包括导线和自电容电极,还包括与自电容电极异层设置的若干组连接线组;每一连接线组包括间隔设置的多段子连接线,属于同一连接线组的各段子连接线分别对应一不同的自电容电极、并且各段子连接线与对应的自电容电极通过至少一个贯穿绝缘层的过孔连接;在导线与自电容电极交叠的区域不设置过孔,导线是通过与对应的自电容电极连接的至少一段子连接线与对应的自电容电极连接。上述内嵌式触摸屏通过在与各子连接线对应的区域均匀设置过孔,保证了内嵌式触摸屏中过孔均匀分布。因此,该内嵌式触摸屏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绝缘层中过孔分布不均匀导致的显示画面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除了包括导线和自电容电极,还包括与自电容电极异层设置的若干组连接线组;每一连接线组包括间隔设置的多段子连接线,属于同一连接线组的各段子连接线分别对应一不同的自电容电极、并且各段子连接线与对应的自电容电极通过至少一个贯穿绝缘层的过孔连接;在导线与自电容电极交叠的区域不设置过孔,导线是通过与对应的自电容电极连接的至少一段子连接线与对应的自电容电极连接。上述内嵌式触摸屏通过在与各子连接线对应的区域均匀设置过孔,保证了内嵌式触摸屏中过孔均匀分布。因此,该内嵌式触摸屏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绝缘层中过孔分布不均匀导致的显示画面不均匀的问题。【专利说明】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触控
,尤其涉及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触摸屏(Touch Screen Panel)已经逐渐遍及人们的生活中。目前,触摸屏按照组成结构可以分为:外挂式触摸屏(Add on Mode Touch Panel)、覆盖表面式触摸屏(On Cell Touch Panel)、以及内嵌式触摸屏(In Cell Touch Panel)。其中,外挂式触摸屏是将触摸屏与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分开生产,然后贴合到一起成为具有触摸功能的液晶显示屏,外挂式触摸屏存在制作成本较高、光透过率较低、模组较厚等缺点。而内嵌式触摸屏将触摸屏的触控电极内嵌在液晶显示屏内部,可以减薄模组整体的厚度,又可以大大降低触摸屏的制作成本,受到各大面板厂家青睐。 目前,现有的内嵌(Incell)式触摸屏是利用互电容或自电容的原理实现检测手指触摸位置。其中,利用自电容的原理可以在触摸屏中设置多个同层设置且相互绝缘的自电容电极,当人体未触碰屏幕时,各自电容电极所承受的电容为一固定值,当人体触碰屏幕时,对应的自电容电极所承受的电容为固定值叠加人体电容,触控侦测芯片在触控时间段通过检测各自电容电极的电容值变化可以判断出触控位置。由于人体电容可以作用于全部自电容,相对于人体电容仅能作用于互电容中的投射电容,由人体碰触屏幕所引起的触控变化量会大于利用互电容原理制作出的触摸屏,因此,相对于互电容的触摸屏能有效提高触控的信噪比,从而提高触控感应的准确性。 在上述内嵌式触摸屏中,为了将自电容电极与触控侦测芯片连接,一般会设置与自电容电极对应连接的导线。具体地,如图1所示,导线1位于自电容电极2的下方,各导线1仅与与其对应的自电容电极2通过过孔3相连,而与其它自电容电极2是不导通的。但是在这种结构中,整个显示面板中过孔3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因此会影响显示面画的均一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嵌式触摸屏,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显示画面不均勾的问题。 因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基板和下基板,呈矩阵排列的多个相互独立的自电容电极,,在触控时间段通过检测各所述自电容电极的电容值变化以判断触控位置的触控侦测芯片,以及与所述自电容电极异层设置且将所述自电容电极连接至所述触控侦测芯片的多条导线;还包括: 与所述自电容电极异层设置的若干组连接线组,以及位于各所述连接线组与自电容电极之间的绝缘层;其中, 所述自电容电极与所述导线和所述连接线组均位于所述上基板面向所述下基板一侧或所述下基板面向所述上基板一侧; 每一所述连接线组包括间隔设置的多段子连接线,属于同一连接线组的各段子连接线分别对应一不同的自电容电极、并且各段子连接线与对应的自电容电极通过至少一个贯穿所述绝缘层的过孔连接; 所述导线通过与对应的自电容电极连接的至少一段子连接线与对应的自电容电极连接。 较佳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内嵌式触摸屏中,属于同一连接线组的各段子连接线位于同一直线上,且各所述连接线组平行设置。 较佳地,为了简化制作工艺,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内嵌式触摸屏中,所有所述子连接线同层设置。 较佳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内嵌式触摸屏中,各所述导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连接线组的延伸方向相同。 较佳地,为了简化制作工艺,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内嵌式触摸屏中,所述连接线组与所述导线同层设置。 较佳地,为了简化制作工艺,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内嵌式触摸屏中,各所述导线与各所述连接线组交替设置。 较佳地,为了实现等电容设计,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内嵌式触摸屏中,各所述导线的长度相同。 较佳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内嵌式触摸屏中,各子连接线分别通过相同数量的过孔与对应的自电容电极连接。 较佳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内嵌式触摸屏中,所述连接线组的延伸方向为列方向或行方向。 较佳地,为了简化制作工艺,以及降低制作成本,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内嵌式触摸屏中,各所述自电容电极组成位于所述下基板面向所述上基板一侧的公共电极层; 所述触控侦测芯片还用于在显示时间段对各所述自电容电极加载公共电极信号。 较佳地,为了简化制作工艺,以及降低制作成本,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内嵌式触摸屏中,还包括:位于所述下基板面向所述上基板一侧的数据线; 各所述导线与所述数据线同层设置;和/或 各所述连接线组与所述数据线同层设置。 较佳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内嵌式触摸屏中,还包括:位于所述下基板面向所述上基板一侧呈矩阵排列的若干像素单元; 所述自电容电极对应多个所述像素单元,所述导线与所述连接线组均沿列方向延伸,且交替设置的所述连接线组与所述导线分别对应一列像素单元; 各所述自电容电极通过一条或多条导线与所述触控芯片连接,且各所述导线分别通过一段或多段子连接线与所述对应的自电容电极连接。 相应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任一种内嵌式触摸屏。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除了包括异层设置的导线和自电容电极,还包括与自电容电极异层设置的若干组连接线组;每一连接线组包括间隔设置的多段子连接线,属于同一连接线组的各段子连接线分别对应一不同的自电容电极、并且各段子连接线与对应的自电容电极通过至少一个贯穿绝缘层的过孔连接;在导线与自电容电极交叠的区域不设置过孔,导线是通过与对应的自电容电极连接的至少一段子连接线与对应的自电容电极连接。上述内嵌式触摸屏将每一连接线组设置成间隔设置的多段子连接线,以保证各自电容电极之间相互绝缘;通过在连接线组中各子连接线对应的区域均匀设置过孔,保证了内嵌式触摸屏中过孔均匀分布,导线是通过与对应的自电容电极连接的至少一段子连接线与对应的自电容电极连接,保证了自电容电极与对应导线的连接。因此,该内嵌式触摸屏可以在保证自电容电极与导线正确连接的基础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绝缘层中过孔分布不均匀导致的显示画面不均匀的问题。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内嵌式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内嵌式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b为图2a所示的内嵌式触摸屏沿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c为图2a所示的内嵌式触摸屏沿B_B’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https://img.jigao616.com/upload/patent/2017/10/10/133515516.gif)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基板和下基板,呈矩阵排列的多个相互独立的自电容电极,在触控时间段通过检测各所述自电容电极的电容值变化以判断触控位置的触控侦测芯片,以及与所述自电容电极异层设置且将所述自电容电极连接至所述触控侦测芯片的多条导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自电容电极异层设置的若干组连接线组,以及位于各所述连接线组与自电容电极之间的绝缘层;其中,所述自电容电极、所述导线和所述连接线组均位于所述上基板面向所述下基板一侧或所述下基板面向所述上基板一侧;每一所述连接线组包括间隔设置的多段子连接线,属于同一连接线组的各段子连接线分别对应一不同的自电容电极、并且各段子连接线与对应的自电容电极通过至少一个贯穿所述绝缘层的过孔连接;所述导线通过与对应的自电容电极连接的至少一段子连接线与对应的自电容电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彦辰,许睿,杨盛际,赵卫杰,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