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位纵向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6970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座位纵向调节的装置,该装置具有上导轨(40)和下导轨(10)。上导轨(40)位于下导轨(10)内。在这两个导轨(10,40)之间螺杆(14)固定地与下导轨(10)连接。传动装置(30)能在螺杆(14)上被驱动,传动装置(30)在碰撞时以特殊的方式通过开口桥被固定。(*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特征所述的座位纵向调节装置,特别是用在机动车内。
技术介绍
这样的座位纵向调节装置在此期间已经被人们充分了解。座位纵向调节装置具有一固定在底盘上的下导轨,在下导轨内一上导轨可由电动机移动,座位固定在上导轨上。在此在上导轨内有一个以其各末端固定在下导轨上的螺杆,在这个螺杆上能够轴向运动地设置一个与上导轨固定联接的传动装置。位于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上导轨上的座位,可以经由安置在导轨之间的一个电动装置移动。座位纵向调节装置的例子在DE3640197A1、DE4208948C2、DE19815283A1、DE19844817A1、DE19944690A1和WO95/16585中有描述。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紧凑的座位纵向调节装置,在其中只需要少量的构件,特别是它能够在撞击情况下立即吸收产生的力。在此为了纵向调节座位而专利技术的传动装置应该把驱动电机的转动转变为平动。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一个任务是,座位纵向调节装置占据的空间比较小,最好宽度只有15mm。此外上导轨允许的突出同样不能太大,最大为大约15mm。然后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在两个方向上应当满足强度要求,例如25000N。最后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应当比较快速,也就是说,例如能以15至25mm/s的速度在例如300mm的比较长的调节范围内调整。这个任务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装置和/或具有权利要求2的特征的装置解决。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构成是与此有关的从属权利要求的内容。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先的设计中电动机的转动通过一个柔性轴、一蜗杆、一螺杆和一螺杆螺母转变成平动。为了降低噪声推荐,螺杆最好与上-和下导轨准确平行地定位。在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的进一步构成中至少上导轨的一个壁部上有一个缺口,与驱动电机联接的柔性轴被引导通过这个缺口。在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一个设计中上导轨的侧壁构成开口桥,并且压入上导轨内部,传动装置壳体可支承在开口桥上。传动装置壳体最好由两个用塑料制成的壳层组成,这两个壳层通过超声波焊接相互连接在一起。合乎目的的是,通过超声波焊接把两个半壳体结合在一起的壳体只根据压力负荷设计。传动装置卡紧的固定按照本专利技术通过装在上导轨的槽对面的加工弯成L-形的金属卡箍实现,传动装置壳体和壁的斜面插入卡箍之间。螺杆螺母和上边提到的在撞击情况下能被上导轨的壁支承的支持盘,最好是构成为单件的或一体的。两者都优先由金属制成。在另外一个设计中与螺杆螺母同轴的蜗杆接合处通过塑料注射得到。座位纵向调节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传动装置安装在U-形的座位导轨上。如上所述,座位导轨由下-和上导轨组成。下导轨与汽车车身连接,而上导轨与汽车座位连接。传动装置壳体通过两个凸缘与上导轨固定,并且最好用紧定螺钉固定。螺杆螺母用两个螺钉与下导轨连接。通过螺杆-螺杆螺母对的平移实现座位的调节。为了调节座位需要两根导轨和由此两个传动装置(一个左边的和一个右边的)。传动装置的主要作用是把转动转换为平移。转动借助电动机和适应灵活情况的通过与传动蜗杆集成在一起的四方形传递到传动装置上。螺杆通过围绕注射的涡轮以确定的传动比被驱动。通过螺杆-螺杆螺母对转变为平移。两个部件都具有梯形螺纹。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传动装置的特征特别在于,在碰撞情况下能吸收非常高的力。传动装置的壳体本身不能吸收正面碰撞的力。这样的力大约为24000N。在碰撞的情况下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传动装置中传动装置的壳体被破坏,而优先由金属制成的支持盘能以两侧撞到上导轨的接触面。这些部件上导轨、支持盘、螺杆、螺母、螺杆螺母和下导轨在碰撞情况下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座位纵向调节的装置中处于能流中,并且能够有利地吸收碰撞力。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座位纵向调节的装置的特征在于,传动装置在轨道上自由的定位能力,一体构成的支持盘/螺杆螺母,转动的螺母和转动的螺杆。此外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在相同的安装条件下产生较大的调节距离。此外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装置或其中实现的传动装置具有以下的特征传动的变速驱动装置只由四个或五个构件组成。蜗杆传动装置的啮合部件直接支承在塑料外壳(kfig)上。可以抛弃单独的轴承部件。外壳组成部件通过超声波焊接与考虑到无间隙功能的啮合部件通过独特的下降距离连接和固定。柔性轴的接头是在座位导轨上的传动装置的固定装置的整体组成部分。柔性轴的接头把转动的柔性轴相对于传动蜗杆同轴地固定,并且最好通过卡口式连接与塑料外壳上的卡锁固定。传动装置外壳借助于开口桥和板梁无间隙地但是弹性地与座位导轨连接,并且能特别适合安装过程。螺杆螺母同时是涡轮和支持盘。成一体的支持盘在碰撞的情况下减轻塑料传动装置受到的碰撞力。在此支持盘借助于突出支持在座位导轨上制出的槽中。为了安装和修理的目的丝杠能在事后被拆除。附图说明下面结合多幅附图借助于一个实施例详细说明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座位纵向调节的装置。其中图1带有装入的螺杆以及安装在螺杆上的传动装置的下导轨的从上面看的透视图;图2带有装入的上导轨或座位导轨的图1的导轨的透视图;图3安装在上导轨上的传动装置的细节图; 图4在图2和3中示出的装置的前视图;图5作为例子的上导轨相对下导轨的调节距离的以mm为单位的尺寸;图6终端挡块重叠的细节图;图7在传动装置区域的座位导轨的轮廓;图8带有打开的壳体的上导轨视图;图9把传动装置固定到下导轨上的固定装置的细节图;图10对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安装顺序的建议;图11传动装置区域的放大图;图12传动装置的分解图;图13柔性轴转接器的细节图;图14用于解释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装置中碰撞力的吸收的细节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螺杆14安置在末端用固定螺钉12固定于汽车的底盘上的O-形横截面的下导轨内。螺杆14在它的两端通过终端挡块18被固定设置在下导轨10内。螺杆14和下导轨10之间的连接可以用任何的方式实现。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螺杆14通过其终端挡块18用固定铆钉16固定在下导轨的底板上。在图1中左侧所画的螺杆14的上端有一个调节螺母20,在右下侧所画的末端有一个制动螺母22。在螺杆上设置一传动装置30,对它还要详细地说明,传动装置30是能移动的。传动装置30被柔性轴50驱动。传动装置被转动的柔性轴在螺杆上移向左边或右边,根据柔性轴50的转动方向而定。上导轨40与传动装置30固定地联接。座位,尤其是汽车的座位,被固定在上导轨40上。下导轨10连同上导轨40和传动装置30都相互平行地排列在要调节的座位之下。一驱动电机分别安置在这样的导轨对之间,电动机驱动每个传动装置30的柔性轴50,使座位能向前或向后移动。在图3中在上导轨40中的传动装置座被放大的画出。图7表示类似的图,但是从另一侧看,拆掉了下导轨。上导轨40在它的上壁部分上有一个凹座,传动装置30的箱形壳体处于其中。传动装置30被卡紧在凹座45中。为此,上壁的一段向内向凹座弯曲90°,并且用作横挡凸缘43。两个这样的横挡凸缘43对置地位于上导轨40的纵向延伸方向。这两个横挡凸缘43在图8中可以特别清楚地看出。此外传动装置30的箱形壳体位于两段相互平行的壁段46之间。两壁段46成一体地从上导轨40的侧壁平行地向上延伸。借助由壳体上边部分31和壳体下边部分32组成并最好由塑料制成的传动装置30位于上边提到的两个横挡凸缘43和两壁段46之间。朝向观察者的壁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座位纵向调节的装置,特别是用在机动车内,具有一固定在底盘上的下导轨,在下导轨内一上导轨能够用电动机移动,一座位固定在上导轨上,其中在上导轨内有一个以其各末端固定在下导轨上的螺杆,在螺杆上与上导轨固定地联接的传动装置能轴向运动,其特征在于,在上导轨相对的侧壁上设有凹口,固定在螺杆上的支持盘伸入其中,支持盘以其主面垂直于螺杆的纵向轴线,并且在碰撞时压向上导轨的侧壁。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沃尔弗拉姆海因里希霍夫舒尔特迈克尔韦尔勒弗兰克普罗布斯特弗雷德克里梅尔
申请(专利权)人:IMS传动装置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