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翻起的车辆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6943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翻起的车辆座椅包括:附接到车身上的座椅靠背(11),可以在收回位置和可用位置之间移动的座椅底部(14),可以在收回位置和支承位置之间移动的腿部件(17),布置成将座椅底部保持在收回位置的锁定机构(18)。该锁定机构(18)通过线缆(43)连接到腿部件(17)上,使得锁定机构(18)通过腿部件(17)从收回位置朝向支承位置的转动而解锁,以便释放对座椅底部(14)的限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翻起的车辆座椅,并且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翻起的座椅的锁定机构。
技术介绍
日本技术申请公开文本No.4-14536公开了一种可翻起的车辆座椅,其包括附接到车身上的座椅靠背,可转动地附接到座椅靠背上的座椅底部,以及可转动地附接到座椅底部上的腿部件。座椅底部可以在收回位置和可用位置或水平位置之间移动,在该收回位置,该座椅底部变成与座椅靠背基本上平行,在该可用位置或水平位置,该座椅底部变成与座椅靠背大致成直角。腿部件可以在收回位置和支承位置之间移动,在该收回位置,该腿部件变成与座椅底部基本上平行,在该支承位置,该腿部件变成与座椅底部大致成直角。座椅底部利用锁定机构保持在收回位置。为了使用这种车辆座椅,需要进行三种操作,即,将腿部件移动到支承位置的第一操作,使锁定机构解锁的第二操作,以及将座椅底部移动到可用位置的第三操作。并且,腿部件应该总是在座椅底部移动到可用位置之前移动到支承位置。如果有任何人坐在处于可用位置的座椅底部上,而腿部件没有定位在支承位置,那么座椅底部可能由于大的载荷而变形。因此,在使用中,常规的座椅是脆弱的和易出故障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翻起的车辆座椅,该车辆座椅具有改善的可操作性并且其中不会引起误操作。为了实现这个目的,用于将座椅底部保持在收回位置的锁定机构布置成通过腿部件从收回位置向支承位置的运动而释放。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用于附接腿部件和连接装置的改善的附接装置,该连接装置将腿部件的运动传递到锁定机构。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可翻起的车辆座椅的侧视图; 图2是车辆座椅的座椅底部的框架的平面图;图3是座椅底部的框架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用于连接线缆和腿部件的紧固装置的局部垂直截面侧视图;以及图5是紧固装置的分解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将要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可翻起的车辆座椅10包括座椅靠背11和可收回的座椅底部14,该座椅靠背通过支柱12附接到车身13上,该座椅底部通过支承装置15可转动地附接到座椅靠背12上。座椅底部14可以在收回位置和可用位置或水平位置之间移动,在该收回位置,该座椅底部变成与座椅靠背11基本上平行,在该可用位置或水平位置,该座椅底部变成与座椅靠背11大致成直角。在座椅底部14的下表面,通过安装轴16可转动地附接有可收回的腿部件17。腿部件17可以在收回位置和支承位置之间移动,在该收回位置,该腿部件变成与座椅底部14基本上平行,在该支承位置,该腿部件变成与座椅底部14大致成直角。支承装置15具有锁定机构18以便将座椅底部14保持在收回位置。锁定机构18响应于腿部件17从收回位置到支承位置的运动而变成解锁状态,以便使得座椅底部14可以从收回位置移动到可用位置。当在座椅底部14已经从可用位置移动到收回位置之后腿部件17从支承位置移动到收回位置时,锁定机构18返回锁定状态并且将座椅底部14保持在收回位置。支承装置15具有固定到座椅靠背11的框架(未示出)上的背侧支架19和固定到座椅底部14的框架20上的底侧支架21。支架19、21都利用轴22可转动地彼此枢转。锁定机构18包括形成在背侧支架19的基部的圆弧部分23和具有棘爪25的接合杆26,该棘爪可以与圆弧部分23的凹槽24相接合。接合杆26利用轴27可转动地附接到底侧支架21上。当棘爪25与凹槽24接合时,锁定机构18变成锁定状态,并且当棘爪25与凹槽24分离时,该锁定机构18变成解锁状态。接合杆26具有接合孔31。释放杆29利用轴28可转动地附接到底侧支架21上并且具有与孔31接合的销30。释放杆29沿箭头A的方向的转动使接合杆26的棘爪25与凹槽24脱离接合。弹簧32设置在释放杆29和底侧支架21之间以便沿着箭头A的相反方向推动释放杆29。腿部件17优选地包括U形管状框架。腿部件17的一对侧腿33、33利用安装轴16、16枢转到安装支架34、34,该安装支架34、34固定在座椅底部14的框架20上。侧腿33、33的基侧部分形成为开口的圆筒部分35、35。作为附接装置的附接工具36附接到圆筒部分35、35中的一个上。附接工具36具有将被插入到圆筒部分35中的锚固件37、钩子38以及位于锚固件37和钩子38之间的凸缘39。锚固件37具有轴孔41以便在凸缘39与圆筒部分35的顶端接触时与圆筒部分35的安装孔40、40对齐。插入孔40、41和40的安装轴16还插入安装支架34的孔42中以便固定到支架34上。在腿部件17和锁定机构18之间,设置有连接装置43,例如线缆或杆。线缆43具有第一部分43A、第二部分43B和第三部分43C,该第一部分从锁定机构18朝向座椅底部14的前侧延伸,该第二部分从第一部分43A的前端进行U形转弯,该第三部分从第二部分43B的一个端部朝向座椅底部14的背侧延伸。第二部分43B定位在座椅底部14的前部处,以安装轴16作为边界。第一部分43A的线缆头44连接到锁定机构18的释放杆29上,并且第三部分43C的线缆头45连接到附接工具36的钩子38上。座椅底部14的框架20设置有保持部件47,线缆43的柔性外壳46的一端牢固地固定在该保持部件上。保持部件47定位在框架20的前部处,以安装支架34(安装轴16)作为边界,并且钩子38定位在侧腿33的基侧上的安装轴16的前面。因此,通过腿部件17从收回位置向支承位置的运动,将线缆43的第三部分43C从框架20的前侧朝向背侧拉动。腿部件17在支承位置的顶端由固定在车身13上的保持沟道48保持。将要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操作。在图1中的实线所示的翻起状态下,在将腿部件17从收回位置移动到支承位置时,第三部分43C的线缆头45从框架20的前侧移动到背侧,并且第一部分43A的线缆头44从框架20的背侧移动到前侧,以及释放杆29克服弹簧32的弹性沿着箭头A转动。然后,接合杆26也转动,并且接合杆26的棘爪25与背侧支架19的凹槽24脱离接合,以及锁定机构18变成解锁状态。接下来,当座椅底部14从收回位置转动到可用位置时,腿部件17与固定在车身13上的保持沟道48相接合,并且可以坐在车辆座椅10上。当座椅底部14从可用位置移动到收回位置并且腿部件17从支承位置移动到收回位置时,释放杆29通过弹簧32的弹性沿着箭头A的相反方向恢复原状,并且接合杆26的棘爪25与背侧支架19的凹槽24相接合,并且因此锁定机构18返回到锁定状态。专利技术效果锁定机构18布置成响应于腿部件17的从收回位置向支承位置的转动而解锁,并且因此可以防止这样的情况,其中座椅底部14移动到可用位置,而不使腿部件17移动到支承位置。而且,用于使锁定机构18成为解锁状态的特殊操作变成不必要的,并且因此可翻起的座椅的设置操作变得简单。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附接装置的附接工具36利用安装轴16附接到腿部件17上,该腿部件17利用该安装轴可转动地附接到座椅底部14上,并且因此可以减少部件的数量。附接工具36的锚固件37被插入腿部件17的开口的圆筒部分35中,并且因此组装工作变得容易,而且,可以防止附接工具36和腿部件37之间发出的振动声音。在附接工具36的凸缘39与腿部件17的圆筒部分35的顶端接触时,附接工具36的轴孔41与腿部件17的安装孔40、40对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翻起的车辆座椅,其包括:附接到车身上的座椅靠背;可转动地附接到座椅靠背上的座椅底部,所述座椅底部可以在收回位置和可用位置之间移动,在该收回位置,该座椅底部变成与座椅靠背基本上平行,在该可用位置,该座椅底部变成与座椅靠背 大致成直角;利用安装轴可转动地附接到座椅底部上的腿部件,所述腿部件可以在收回位置和支承位置之间移动,在该收回位置,该腿部件变成与所述座椅底部基本上平行,在该支承位置,该腿部件变成与座椅底部大致成直角;以及布置成将座椅底部保持 在收回位置的锁定机构;其中,所述锁定机构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到腿部件上,使得锁定机构通过腿部件从收回位置朝向支承位置的转动而解锁,以便释放对座椅底部的限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拓郎高仓昌行伊藤隆裕和久成治
申请(专利权)人:东京座椅技术株式会社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