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位寄存单元、栅极驱动装置、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66486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8 1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位寄存单元、栅极驱动装置、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用以解决在现有的移位寄存单元抗漏电流能力较弱,这会导致该移位寄存单元的逻辑出现异常的问题。该移位寄存单元,包括触发模块、第一终止模块、传输模块和第一晶体管;所述触发模块,用于在扫描信号的控制下将接收到的选通触发信号,分别输出至第一晶体管的栅极和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所述传输模块,用于在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为第一电平时,将接收到的时钟信号通过所述移位寄存单元的输出端输出;并在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为第二电平时,停止将接收到的时钟信号输出;所述第一终止模块,用于在选通终止信号为第一电平时,将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的信号置为第二电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位寄存单元、栅极驱动装置、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移位寄存单元、栅极驱动装置、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面板由二维的液晶像素矩阵构成,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包括栅极驱动装置和数据驱动装置,数据驱动装置将输入的显示数据按顺序锁存并转换成模拟信号,依次扫描液晶显示面板的数据线;栅极驱动装置包括若干个移位寄存单元,每一级移位寄存单元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的信号都会被传输至其上一级移位寄存单元的复位信号输入端以及其下一级移位寄存单元的控制信号输入端。每级移位寄存单元将输入的时钟信号转换为开启或关闭信号从它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到与其对应的栅极线上。现有的移位寄存单元的的典型结构如图1所示,图2为图1所示的移位寄存单元的工作时序图。图1所示的移位寄存单元的工作原理如下:当触发信号STP为低电平时,Q节点的电位变为低电位;其中,当正向扫描时,正向选通触发信号USTP为低电平,晶体管MP2导通,晶体管MP3导通,因此,选通触发信号STP为正向选通触发信号USTP,QB节点的电位为高电位;当反向扫描时,反向选通触发信号DSTP为低电平,晶体管MP1导通,晶体管MP4导通,因此,选通触发信号STP为反向选通触发信号DSTP,QB节点的电位为高电位;当Q节点的电位为低电位时,晶体管MP6导通,QB节点的电位为高电位,晶体管MP10关断,而由于晶体管MP8导通,因此,Q2节点的电位为低电位,晶体管MP9导通,时钟信号CK通过MP9传输到移位寄存单元的输出端OUT;当时钟信号CK为高电平时,移位寄存单元输出高电平,当时钟信号CK为低电平时,移位寄存单元输出低电平,并且,由于晶体管MP9上的寄生电容的耦合作用,当时钟信号CK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时,Q2节点上的电位会进一步降低。当选通终止信号INT为低电平时,晶体管MP5导通,QB节点电位变为低电位,这使得晶体管MP7导通,晶体管MP10导通,从而使得Q节点的电位变为高电位,进而使得Q2节点的电位变为高电位,晶体管MP9关断,移位寄存单元输出高电平信号。在图1所示的移位寄存单元中,在正向扫描时,当晶体管MP1的漏电流较大时,在晶体管MP1关断后,高电平的正向选通触发信号USTP依然会影响Q节点,使得Q节点上的低电位难以保持;在反向扫描时,当晶体管MP2的漏电流较大时,在晶体管MP2关断后,高电平的反向选通触发信号DSTP依然会影响Q节点,使得Q节点上的低电位难以保持;也就是说,当Q节点的电位为低电平时,在移位寄存单元停止输出之前(即晶体管MP9关断之前),晶体管MP2和晶体管MP1的漏电,可能会使Q节点恢复高电平,而当Q节点的电位出现异常时,该移位寄存单元的逻辑会出现异常。综上所述,在现有的移位寄存单元中,当传送用于选中该移位寄存单元连接的栅极线的信号,即选通触发信号的晶体管的漏电流较大时,会使得移位寄存单元中传输时钟信号的晶体管的开关状态异常,从而导致该移位寄存单元的逻辑出现异常。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位寄存单元、栅极驱动装置、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用以解决在现有的移位寄存单元中,当传送选通触发信号的晶体管的漏电流较大时,会使得移位寄存单元中传输时钟信号的晶体管的开关状态异常,导致该移位寄存单元的逻辑出现异常的问题。基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位寄存单元,包括触发模块、第一终止模块、传输模块和第一晶体管;所述触发模块,用于在扫描信号的控制下将接收到的选通触发信号,分别输出至第一晶体管的栅极和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所述传输模块,用于在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为第一电平时,将接收到的时钟信号通过所述移位寄存单元的输出端输出;并在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为第二电平时,停止将接收到的时钟信号输出;所述第一终止模块,用于在选通终止信号为第一电平时,将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的信号置为第二电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栅极驱动装置,包括多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位寄存单元;除第一级移位寄存单元之外,每一级移位寄存单元接收自身的前一级移位寄存单元输出的信号作为选通触发信号;第一级移位寄存单元接收初始触发信号作为选通触发信号。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栅极驱动装置,包括多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位寄存单元;在正向扫描时,除第一级移位寄存单元之外,每一级移位寄存单元接收自身的前一级移位寄存单元输出的信号作为正向选通触发信号,第一级移位寄存单元接收第一初始触发信号作为正向选通触发信号;在反向扫描时,除最后一级移位寄存单元以外,每一级移位寄存单元接收自身的后一级移位寄存单元输出的信号作为反向选通触发信号,最后一级移位寄存单元接收第二初始触发信号作为反向选通触发信号。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位寄存单元。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位寄存单元、栅极驱动装置、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由于移位寄存单元中的选通触发信号首先经过触发模块中的晶体管传送至第一晶体管的栅极和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然后经过第一晶体管传送至传输模块,从而控制传输模块将接收到的时钟信号输出,也就是说,传送选通触发信号的晶体管至少有两个,这样可以提高抗漏电流能力,从而在不传送选通触发信号时,降低选通触发信号对控制传输模块的信号的影响,避免控制传输模块的信号出现异常,使得传输模块不能正常传输时钟信号,进而导致移位寄存单元的逻辑出现异常。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移位寄存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移位寄存单元的工作时序图;图3~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位寄存单元的结构框图;图6~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位寄存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位寄存单元的工作时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单向扫描的栅极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向扫描的栅极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位寄存单元、栅极驱动装置、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采用触发模块中的晶体管和第一晶体管将选通触发信号传送至传输模块,从而控制传输模块将接收到的时钟信号输出,也就是说,传送选通触发信号的晶体管至少有两个,这样可以提高移位寄存单元的抗漏电流能力,避免由于触发模块中的晶体管漏电流过大,导致控制传输模块的信号出现异常,使得传输模块不能正常传输时钟信号,进而导致移位寄存单元的逻辑出现异常。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位寄存单元、栅极驱动装置、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位寄存单元中的晶体管可以为p型晶体管,也可以为n型晶体管;当移位寄存单元中的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时,第一电平为低电平,第二电平为高电平;当移位寄存单元中的晶体管为n型晶体管时,第一电平为高电平,第二电平为低电平。无论移位寄存单元中的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还是为n型晶体管,移位寄存单元的电路逻辑都是相同,因此,下面仅以移位寄存单元中的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为例进行说明,由n型晶体管构成的移位寄存单元的工作原理与由p型晶体管构成的移位寄存单元的工作原理类似,在此不再赘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位寄存单元,图3~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位寄存单元的结构框图,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移位寄存单元、栅极驱动装置、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位寄存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触发模块、第一终止模块、传输模块和第一晶体管;所述触发模块,用于在扫描信号的控制下将接收到的选通触发信号,分别输出至第一晶体管的栅极和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所述传输模块,用于在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为第一电平时,将接收到的时钟信号通过所述移位寄存单元的输出端输出;并在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为第二电平时,停止将接收到的时钟信号输出;所述第一终止模块,用于在选通终止信号为第一电平时,将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的信号置为第二电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位寄存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触发模块、第一终止模块、传输模块和第一晶体管;所述触发模块,用于在扫描信号的控制下将接收到的选通触发信号,分别输出至第一晶体管的栅极和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所述传输模块,用于在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为第一电平时,将接收到的时钟信号通过所述移位寄存单元的输出端输出;并在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为第二电平时,停止将接收到的时钟信号输出;所述第一终止模块,用于在选通终止信号为第一电平时,将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的信号置为第二电平;其中,所述传输模块包括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收第二电平信号;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接收第一电平信号,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接收所述时钟信号,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为所述移位寄存单元的输出端;或者,所述传输模块包括第三电容和第四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接收所述时钟信号,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极为所述移位寄存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单元,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移位寄存单元为双向扫描的移位寄存单元时,所述扫描信号包括正向扫描信号和反向扫描信号,所述选通触发信号包括正向选通触发信号和反向选通触发信号;所述触发模块,具体用于在正向扫描信号为第一电平、反向扫描信号为第二电平时,将正向选通触发信号分别输出至第一晶体管的栅极和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并在反向扫描信号为第一电平、正向扫描信号为第二电平时,将反向选通触发信号分别输出至第一晶体管的栅极和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止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为第二电平时,通过所述移位寄存单元的输出端输出第二电平信号;并在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为第一电平时,停止输出第二电平信号。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位寄存单元还包括第二终止模块;所述第二终止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的选通终止信号为第一电平时,将接收到的第二电平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并在所述选通终止信号为第二电平时,停止将接收到的第二电平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模块还包括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位寄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应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