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并机逆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66313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8 1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并机逆变器。解决了常规技术需要高精度的同频采样和稳定的电压跟随器的问题,技术方案为:包括电源分配模块、CPU分配管理模块、自同步输出模块、恒流恒压驱动模块和功率转换模块,所述电源分配模块分别与CPU分配管理模块的输入端、自同步输出模块的输入端和恒流恒压驱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CPU分配管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恒流恒压驱动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恒流恒压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功率转换模块的控制端连接,功率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自同步输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自同步输出模块的输出端为并机逆变器的输出端,自同步输出模块的反馈端与所述CPU分配管理模块的反馈输入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不用高速的CPU运算,输出频率能自动跟随电网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并机逆变器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电源转换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并机逆变器。
技术介绍
电气化的迅速发展,对供电系统的容量、性能和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也推动着电力电子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多机并联实现大容量电源被公认为当今电源变换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单个逆变电源模块的容量是十分有限的,通过多个模块并联进行扩容,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新型全控功率开关器件的优势,减少系统的体积,降低噪声,还可以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和逆变电源变换器的通用性。常规并机逆变器通过高速DSP芯片结合SPWM设计,来检测输出电压和电流的均衡控制,要高精度的同频采样和稳定的电压跟随器。这在软件和硬件上都是较大的成本付出。因此开发一种不用高速的CPU运算,输出频率能自动跟随电网调节的并机逆变器势在必行。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49785A,公开日1997年5月14日,公开了一种逆变器,包括输入整流器、输入滤波器、输出整流器和输出滤波器,所述输入滤波器和输出整流器之间接有由电子开关和双初级中频变压器组成的变流电路;所述变流电路包括4个电子开关S1~S4、8个二极管D1~D8、2个吸收网络R1C1、R2C2和由2个初级绕组N1、N2及N个次级绕组构成的中频变压器B;所述开关S1的上端接电源的正极,S1的下端分别接二极管D1的阴极、D5的阳极、变压器B初级绕组N1的上端和吸收网络R1C1中R1的左端,二极管D5和D2的阴极分别接电源的正极,二极管D2的阳极分别接开关S2的上端、二极管D6的阴极、变压器B初级绕组N1的下端、吸收网络R1C1中C1的右端,二极管D1的阳极、开关S2的下端、二极管D6的阳极分别接电源的负极;所述开关S3的上端接电源的正极,S3的下端分别接二极管D3的阴极、D7的阳极、变压器B初级绕组N2的下端、吸收网络R2C2中R2的左端,二极管D7和D4的阴极分别接电源的正极,二极管D4的阳极分别接开关S4的上端、二极管D8的阴极、变压器B初级绕组N2的上端、吸收网络R2C2中C2的右端,二极管D3的阳极、开关S4的下端、二极管D8的阳极分别接电源的负极。此技术方案虽然能够进行逆变输出,但这种工作方式,应用在常规并机逆变器上时需要通过高速DSP芯片结合SPWM设计,来检测输出电压和电流的均衡控制,要高精度的同频采样和稳定的电压跟随器。这在软件和硬件上都是较大的成本付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目前的技术方案存常规并机逆变器通过高速DSP芯片结合SPWM设计,来检测输出电压和电流的均衡控制,要高精度的同频采样和稳定的电压跟随器,这在软件和硬件上都是较大的成本付出的问题,提供一种不用高速的CPU运算,输出频率能自动跟随电网调节的并机逆变器。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并机逆变器,由电源供电转换为数字电源给数字元件供电,包括电源分配模块、CPU分配管理模块、自同步输出模块、恒流恒压驱动模块和功率转换模块,所述电源分配模块分别与CPU分配管理模块的输入端、自同步输出模块的输入端和恒流恒压驱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CPU分配管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恒流恒压驱动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恒流恒压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功率转换模块的控制端连接,功率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自同步输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自同步输出模块的输出端为并机逆变器的输出端,自同步输出模块的反馈端与所述CPU分配管理模块的反馈输入端连接。本专利技术由五个部分组成,电源分配模块:这部分是把外部输入的电压,分配各模块所需要的恒定电压,达到系统电压的稳定,CPU分配管理模块,CPU实时判断电源的高低电压参数,来控制恒流恒压驱动模块保护机器在可靠的电压状态下工作,电源电压过高和过低,和机器内部的温度过高,就关闭模块驱动信号的输出。还能实时跟踪自同步输出模块的同步电压参数,来控制恒流恒压驱动模块驱动信号,调节输出电压参数。当检测到电网故障后,随时保护恒流恒压驱动模块的驱动信号,来保证机器和电网的安全。恒流恒压驱动模块,自动检测机器的工作电流,调节驱动信号,把电流恒定在所要的电流范围中。当负载大于并机的输出功率时,自动调节减小驱动信号的脉宽占空比,控制功率转换模块的电能输出,完成逆变的并机电流。第二,实时跟踪CPU分配管理模块的同步电压参数,稳定嵌住输出电压源。来达到控制功率转换模块的电能输出,完成逆变器的并机电压。功率转换模块,实时跟踪执行恒流恒压驱动模块的驱动信号,高频解调输出大电流,电压直流电压。自同步输出模块:通过电网信号,自举同步信号,驱动输出模块,和电网同步并机。电网频率自同步,完成逆变器的同频输出。不需要其他检测,和跟随。减少了其他复杂的硬件检测和高速的CPU软件运算。做到来安全可靠并机输出。作为优选,所述的自同步输出模块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场效应管VT1、场效应管VT2、场效应管VT3、场效应管VT4、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压敏电阻RT1、压敏电阻RT2、压敏电阻RT3、光耦QU1、光耦QU2、稳压二极管D1、稳压二极管D2、稳压二极管D7、稳压二极管D11、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二极管D8、二极管D9、二极管D10、二极管D12、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共模电感LG、电感L1、变电阻RT4和熔断器F1,所述场效应管VT1的漏极与功率转换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VT2的源极与功率转换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场效应管VT1的源极与场效应管VT2的漏极连接,场效应管VT1的栅极与稳压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稳压二极管D1的阳极与场效应管VT1的源极连接,稳压二极管D1的阴极与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的第二端与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1的第二端与稳压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电阻R1的第二端与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3的阳极依次通过电阻R3、电阻R9与二极管D8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3的阴极通过电阻R4与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4的阴极与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4的阳极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场效应管VT1的栅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与稳压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与二极管D5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5的阳极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容C2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二极管D6的阴极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二极管D6的阳极与场效应管VT2的栅极连接,二极管D6的阳极通过电阻R6和电阻R5与二极管D6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6的阳极通过电阻R2与稳压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稳压二极管D2的阳极与场效应管VT2的源极连接,所述场效应管VT4的漏极与所述场效应管VT1的漏极连接,所述场效应管VT3的源极与所述场效应管VT2的源极连接,场效应管VT4的源极与场效应管VT3的漏极连接,场效应管VT4的栅极与稳压二极管D7的阴极连接,稳压二极管D7的阳极与场效应管VT4的源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并机逆变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并机逆变器,由电源供电转换为数字电源给数字元件供电,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分配模块、CPU分配管理模块、自同步输出模块、恒流恒压驱动模块和功率转换模块,所述电源分配模块分别与CPU分配管理模块的输入端、自同步输出模块的输入端和恒流恒压驱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CPU分配管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恒流恒压驱动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恒流恒压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功率转换模块的控制端连接,功率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自同步输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自同步输出模块的输出端为并机逆变器的输出端,自同步输出模块的反馈端与所述CPU分配管理模块的反馈输入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并机逆变器,由电源供电转换为数字电源给数字元件供电,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分配模块、CPU分配管理模块、自同步输出模块、恒流恒压驱动模块和功率转换模块,所述电源分配模块分别与CPU分配管理模块的输入端、自同步输出模块的输入端和恒流恒压驱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CPU分配管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恒流恒压驱动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恒流恒压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功率转换模块的控制端连接,功率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自同步输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自同步输出模块的输出端为并机逆变器的输出端,自同步输出模块的反馈端与所述CPU分配管理模块的反馈输入端连接;所述的自同步输出模块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场效应管VT1、场效应管VT2、场效应管VT3、场效应管VT4、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压敏电阻RT1、压敏电阻RT2、压敏电阻RT3、光耦QU1、光耦QU2、稳压二极管D1、稳压二极管D2、稳压二极管D7、稳压二极管D11、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二极管D8、二极管D9、二极管D10、二极管D12、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共模电感LG、电感L1、变电阻RT4和熔断器F1,所述场效应管VT1的漏极与功率转换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VT2的源极与功率转换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场效应管VT1的源极与场效应管VT2的漏极连接,场效应管VT1的栅极与稳压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稳压二极管D1的阳极与场效应管VT1的源极连接,稳压二极管D1的阴极与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的第二端与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1的第二端与稳压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电阻R1的第二端与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3的阳极依次通过电阻R3、电阻R9与二极管D8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3的阴极通过电阻R4与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4的阴极与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4的阳极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场效应管VT1的栅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与稳压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与二极管D5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5的阳极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容C2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二极管D6的阴极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二极管D6的阳极与场效应管VT2的栅极连接,二极管D6的阳极通过电阻R6和电阻R5与二极管D6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6的阳极通过电阻R2与稳压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稳压二极管D2的阳极与场效应管VT2的源极连接,所述场效应管VT4的漏极与所述场效应管VT1的漏极连接,所述场效应管VT3的源极与所述场效应管VT2的源极连接,场效应管VT4的源极与场效应管VT3的漏极连接,场效应管VT4的栅极与稳压二极管D7的阴极连接,稳压二极管D7的阳极与场效应管VT4的源极连接,稳压二极管D7的阴极与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7的第二端与电容C3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3的第二端与稳压二极管D7的阳极连接,电阻R7的第二端与二极管D8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8的阳极依次通过电阻R9、电阻R3与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8的阴极通过电阻R10与二极管D9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9的阴极与二极管D8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9的阳极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场效应管VT4的栅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与稳压二极管D7的阳极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与二极管D10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10的阳极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容C4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二极管D12的阴极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二极管D12的阳极与场效应管VT3的栅极连接,二极管D12的阳极通过电阻R12和电阻R11与二极管D12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12的阳极通过电阻R8与稳压二极管D11的阴极连接,稳压二极管D11的阳极与场效应管VT3的源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共模电感LG的第一输入端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通过电感L1与共模电感LG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共模电感LG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电容C7与自同步输出模块的保护接地接口连接,保护接地接口分别通过电容C5和电容C6接地,共模电感LG的第一输出端和共模电感LG的第二输出端之间连接有电容C8,共模电感LG的第一输出端与自同步输出模块的零线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越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中博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