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接线盒,所述光伏发电系统包括汇流箱、若干光伏组件串列以及连接盒,所述光伏组件串列通过所述连接盒连接至所述汇流箱。所述连接盒设有非金属外壳以及安装在非金属外壳内且相互独立设置的两个金属板,所述两个金属板分别与光伏组件串列的正、负引出线连接。如此设置,使得光伏发电系统的布线更为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接线盒,所述光伏发电系统包括汇流箱、若干光伏组件串列以及连接盒,所述光伏组件串列通过所述连接盒连接至所述汇流箱。所述连接盒设有非金属外壳以及安装在非金属外壳内且相互独立设置的两个金属板,所述两个金属板分别与光伏组件串列的正、负引出线连接。如此设置,使得光伏发电系统的布线更为简单。【专利说明】光伏发电系统及其连接盒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伏发电
,尤其涉及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及其连接合 ΙΤΓΤ.0
技术介绍
与本技术相关的现有技术请参照图1,在光伏发电系统中,为了减少光伏电池串列与逆变器之间的连线,用户可以将一定数量、规格相同的光伏电池串联起来,组成一个个光伏组件串列,然后再将若干个光伏组件串列并联接入光伏汇流箱,在光伏汇流箱内汇流后,通过直流断路器输出,与光伏逆变器配套使用从而构成完整的光伏发电系统,实现与市电并网。采用上述现有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时,汇流箱内需要布置数量众多的接头,以分别连接每一个光伏组件串列,因此各个光伏组件串列的线缆需要分别连接至对应的接头;该种连接的布线非常复杂,尤其是光伏组件串列非常多的时候,众多线缆需要自串列端拖至汇流箱端,工作量非常大;并且经常因光伏组件串列距离汇流箱较远,每个光伏组件串列都需要一对正负引出线缆(为表示方便,图1中仅以一股连接线表示一对正负引出线缆)连接至汇流箱,以常见的16个光伏组件串列为例,则至少共需16对(即32根)远距离线缆,由此非常耗费线材,也增加了布线难度。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光伏发电系统及其连接盒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内容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布线简单的光伏发电系统及其连接盒。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包括汇流箱、若干光伏组件串列以及连接盒,所述光伏组件串列通过所述连接盒连接至所述汇流箱,所述连接盒设有非金属外壳以及安装在非金属外壳内且相互独立设置的两个金属板,所述两个金属板分别与光伏组件串列的正、负引出线连接。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金属板在靠近所述汇流箱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在靠近所述光伏组件串列的一端设有若干呈直线排列的第二连接部。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两个金属板相互平行设置,且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位于金属板面向所述连接盒外侧的表面上;所述两个金属板的第二连接部沿排列方向上相互交错排列。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数量少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数量,且单个金属板上的第二连接部的数量与所述光伏组件串列的数量相同。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盒设有与所述汇流箱连接的输出线缆连接件,所述输出线缆连接件包括正极输出连接件和负极输出连接件,所述正极输出连接件和所述负极输出连接件分别与所述两个金属板上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对应连接。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盒内还设有连接至所述光伏组件串列的若干输入线缆连接件,每个所述输入线缆连接件包括分别连接至所述两个金属板上的正极输入连接件和负极输入连接件,且所述正极输入连接件和所述负极输入连接件分别与所述光伏组件串列的所述正、负引出线连接。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盒与光伏组件串列之间还设置有LED监测装置,该LED监测装置设有用于显示所在光伏组件串列内电流和电压比例是否正常的LED指示灯。 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用连接盒,所述光伏发电系统用连接盒包括外壳以及安装在外壳内且相互独立设置的两个金属板,所述两个金属板相互平行且分别与一光伏组件串列的正、负引出线连接。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说两个金属板在相背的两个表面上设有第一连接部和连接光伏组件串列第二连接部,且第二连接部的数量大于第一连接部的数量。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第二连接部为自金属板表面凸起的接线柱。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连接部沿直线排列,且在所述两个金属板中,一个金属板上的第二连接部与另一个金属板上的第二连接部沿排列方向交错设置。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两个金属板之间设有绝缘隔离板。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汇流箱与光伏串列之间设置连接盒,使光伏组件串列经由连接盒汇流后再接入汇流箱,由此不仅可节省线缆,并且因汇流箱处只有连接连接盒的若干根线缆接入,从而使得布线更为简单。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光伏发电系统的部分结构框图; 图2是本技术光伏发电系统的部分结构框图; 图3是图2中连接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连接盒内金属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连接盒出去输入线缆连接件及输出线缆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连接盒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请参照图2至图5所示为本技术光伏发电系统的第一较佳实施方式。本技术光伏发电系统包括一个汇流箱1、通过线缆相互并联连接至所述汇流箱I的若干连接盒2、以及通过线缆相互并联连接至每一连接盒2的若干组光伏组件串列3。 所述连接盒2与汇流箱I之间的线缆连接数量少于所述光伏组件串列3与连接盒2之间的线缆连接数量。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光伏发电系统具有16组光伏组件串列3,即光伏组件串列01~光伏组件串列16,每个光伏组件串列3设有正、负引出线(未标号)以与所述连接盒2连接。每4组光伏组件串列3相互并联后连接至一个连接盒2,从而共有4个连接盒2,并且该4个连接盒2相互并联连接至汇流箱I。本技术中所述光伏组件串列3与连接盒2之间的距离小于该连接盒2与汇流箱I之间的距离。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实施方式中每一所述连接盒2内还设有四个输入线缆连接件21和一个输出线缆连接件22。每个所述输入线缆连接件21具有正极输入连接件211和负极输入连接件212。每个所述输出线缆连接件22包括有正极输出连接件221和负极连接件222。所述接线盒2具有非金属外壳23及设置在非金属外壳23内且相互独立设置的两个金属板20。所述两个金属板20相互平行设置,每个所述金属板20在所述接线盒2与汇流箱I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一个第一连接部201,所述第一连接部201设置为引线孔或者接线柱,所述一对金属板20上的两个第一连接部201上下错开设置。在所述接线盒2与光伏组件串列3连接的另外一端设置有呈直线排列的4个第二连接部202,所述第二连接部202可同样设置为引线孔或者引线柱,两个所述金属板20上的两排第二连接部202沿排列方向上相互交错排列,如此错位设置可方便线缆的安装,避免上下排线缆之间相互拥挤。所述第一连接部20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02均被设置在所述金属板20朝向所述连接盒2 —侧的表面上。四个所述正极输入连接件211通过对应连接四个所述第二连接部202而与其中一个所述金属板4达成连接,一个所述正极输出连接件221通过对应连接一个所述第一连接部201而与同一个所述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汇流箱、若干光伏组件串列以及连接盒,所述光伏组件串列通过所述连接盒连接至所述汇流箱,所述连接盒设有非金属外壳以及安装在非金属外壳内且相互独立设置的两个金属板,所述两个金属板分别与光伏组件串列的正、负引出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文纲,黄子健,尼尔纳斯,弗雷德里克·里沃利耶,
申请(专利权)人:阿特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常熟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