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蒜薹黄斑病的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59241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2 08: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治蒜薹黄斑病的组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防治蒜薹黄斑病的组合物为可湿性粉剂,包括活性成分、分散剂、润湿剂和载体,所述的活性成分为吲哚乙酸、黄腐酸钾和芸苔素内酯,其制备方法为将各组分按比例混匀后粉碎至300~400目。在蒜薹采收前,将该组合物加水稀释500~1000倍后进行叶面喷施,对防治蒜薹黄斑病效果显著。该组合物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效果好,生物安全性高,且能促进蒜薹增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作物病害防治领域,涉及一种防治蒜薹黄斑病的组合物
技术介绍
蒜薹是大蒜的幼嫩花茎,营养丰富,功能作用突出,深受消费者喜爱。蒜薹可通过低温、气调等措施进行批量、长期贮藏而实现周年供应。然而蒜薹在采收前后会受到各种病害的威胁,其中采前的主要病害为蒜薹黄斑病。蒜薹黄斑病是指在蒜薹的薹茎和薹苞上出现的黄色病斑,初期呈芝麻大小,散点状,严重时会连接成片。带有黄斑病的蒜薹在冷库贮藏3~4个月后,黄斑处向下凹陷,极易受到微生物侵染而发生老化、缩根、烂窝等。患黄斑病的蒜薹不耐贮藏,收购及销售价格均较低,病害发生率高的年份严重影响蒜薹品质,影响农民的收入。丁超2003年在《长江蔬菜》上发表的文章中分析了全国蒜薹产销行情,指出蒜薹黄斑病等病害已经严重制约大蒜及蒜薹品质,严重时甚至造成大蒜种植区域的减少。对于蒜薹黄斑病的发病原因有以下2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蒜薹黄斑病是一种微生物病害,由田间带菌引起,可用杀菌剂进行防治。沈瑞2007年在《河南科技》上发表的文章中指出在4~5月份用50%速克灵剂1000倍液或用4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喷雾可抑制蒜薹黄斑病的发生,与0.3%磷酸二氢钾混合喷施效果更好。但是采用化学杀菌剂容易导致农药残留超标及诱导病虫害抗性,并且,化学杀菌剂残留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果蔬出口的重要因素。第二种观点认为蒜薹黄斑病属于生理病害,在逆境条件下容易发生,其发病与种植技术、田间施肥管理有明显关系。周晓琳在2012年的硕士学位论文中介绍,蒜薹黄斑病属于生理性病害,采收前如遇阴雨、雾天会加重病害的发生,需要通过改变种植制度、改进田间管理、换种等措施减轻或消除病害。目前通过改变种植制度、改进田间管理等措施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一定困难。薛萍霞在1997年发表的文章中用实验证明蒜薹黄斑病患病部位培养后镜检未发现任何病原物,并指出施用钾肥对该病害有一定抑制作用。但蒜薹田间管理及种植制度等的改良均需要耗时耗力,施用钾肥对防治蒜薹黄斑病的效果也不理想。目前国内外针对蒜薹黄斑病的研究还较少。而针对植物斑点病害,基本采用施用化学杀菌剂或喷施拮抗微生物的方法。但施用化学杀菌剂容易引起的化学残留等安全问题,拮抗微生物的使用有一定条件限制且效果有限。因此,急需要开发一种安全高效的特异性针对蒜薹黄斑病的药剂,以减少蒜薹黄斑病的发生,减轻蒜薹贮藏过程中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防治蒜薹黄斑病的组合物,在大蒜生长期间施用可有效抑制蒜薹黄斑病的产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防治蒜薹黄斑病的组合物,其特征为由活性成分、分散剂、润湿剂和载体组成的可湿性粉剂。各组分质量百分含量为:活性成分:50%~70%,分散剂:2%~10%,湿润剂:1%~10%,载体:补足100%。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防治蒜薹黄斑病的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的活性成分、分散剂、润湿剂和载体所占质量百分比优选为:活性成分:60%~66%,分散剂:3%~8%,湿润剂:1%~5%,载体:补足100%。本专利技术所述防治蒜薹黄斑病的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的活性成分各组分重量比为吲哚乙酸:黄腐酸钾:芸苔素内酯=(0.1~1.0):(98.90~99.89):(0.01~0.1)。本专利技术所述防治蒜薹黄斑病的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的活性成分各组分重量比优选为吲哚乙酸:黄腐酸钾:芸苔素内酯=(0.3~1.0):(98.90~99.60):(0.05~0.1)。本专利技术所述防治蒜薹黄斑病的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的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甲醛缩合物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六偏磷酸盐、三聚磷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所述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二丁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NO)、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NNO)、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扩散剂MF)、SOPA230系列(如SOPA230、SOPA235)、WAP系列(如WAP-9001、WAP-9003)、六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本专利技术所述防治蒜薹黄斑病的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的润湿剂为烷基硫酸盐、十二烷基苯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烷基丁二酸磺酸盐、皂角粉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所述润湿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丁基萘磺酸钠、拉开粉、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皂角粉中的一种或几种。本专利技术所述防治蒜薹黄斑病的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的载体为陶土、硅藻土、高岭土、白炭黑、轻质碳酸钙、硅酸、滑石粉、膨润土中的一种或几种。本专利技术所述防治蒜薹黄斑病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是,将活性成分、分散剂、润湿剂和载体按比例混匀后粉碎至300~400目。本专利技术防治蒜薹黄斑病的组合物,其应用方法是将组合物加水稀释500~1000倍,混合后喷施应用,应用时间为蒜薹采收前10~30天,可喷施1~2次。可在蒜薹采收前10~20天喷施一次即可;或是在蒜薹采收前20~30天喷施第1次,采前7~15天喷施第2次。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治蒜薹黄斑病的组合物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组合物作用显著,对蒜薹黄斑病防治效果较好。该组合物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显著抑制蒜薹黄斑病发病率,提高蒜薹产量,生物安全性好,且能促进蒜薹增产。具体实施方式:下列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实施例1组合物1:吲哚乙酸0.06%,黄腐酸钾49.98%,芸苔素内酯0.006%,木质素磺酸钠2%,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白炭黑补足100%。制备方法:按照活性成分、分散剂、润湿剂和载体的质量百分比,计算、称量、混合,然后使用气流粉碎机粉碎至300~400目。应用方法:加水稀释800倍,在蒜薹采收25天前进行叶面喷施一次,在蒜薹采收15天前喷施第二次。对照组为喷水处理,每个处理做3个平行。实施例2组合物2:吲哚乙酸0.14%,黄腐酸钾65.85%,芸苔素内酯0.0014%,WAP-9001 3%,丁基萘磺酸钠1%,白炭黑补足100%。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应用方法:加水稀释500倍,在蒜薹采收30天前进行叶面喷施一次,间隔7天后再喷施第二次。对照组为喷水处理,每个处理做3个平行。实施例3组合物3:吲哚乙酸0.17%,黄腐酸钾64.82%,芸苔素内酯0.017%,WAP-9003 3%,皂角粉2%,白炭黑补足100%。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应用方法:加水稀释600倍,在蒜薹采收15天前进行叶面喷施一次,在蒜薹采收7天前喷施第二次。对照组为喷水处理,每个处理做3个平行。实施例4组合物4:吲哚乙酸0.19%,黄腐酸钾61.77%,芸苔素内酯0.043%,木质素磺酸钠4%,拉开粉2%,白炭黑补足100%。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蒜薹黄斑病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为可湿性粉剂,包括活性成分、分散剂、润湿剂和载体,其中活性成分为吲哚乙酸、黄腐酸钾、芸苔素内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蒜薹黄斑病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为可湿性粉剂,包括活性成分、分散剂、润湿剂和载体,其中活性成分为吲哚乙酸、黄腐酸钾、芸苔素内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蒜薹黄斑病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成分、分散剂、润湿剂和载体所占质量百分比分别为:
活性成分:50%~70%,
分散剂:2%~10%,
湿润剂:1%~10%,
载体:补足1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治蒜薹黄斑病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成分、分散剂、润湿剂和载体所占质量百分比优选为:
活性成分:60%~66%,
分散剂:3%~8%,
湿润剂:1%~5%,
载体:补足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蒜薹黄斑病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成分各组分重量比为吲哚乙酸:黄腐酸钾:芸苔素内酯=(0.1~1.0):(98.90~99.89):(0.01~0.1)。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任一项所述的防治蒜薹黄斑病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成分各组分重量比优选为吲哚乙酸:黄腐酸钾:芸苔素内酯=(0.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国晏惠武欢欢牟文良李艳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营养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