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56064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2 0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移印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环形送料机构及印刷机构,环形送料机构位于印刷机构的下方,环形送料机构包括运料架,运料架内设置槽,槽内设置有环形轨道及若干个可在环形轨道内移动的载物装置,环形轨道位于槽的底部,环形送料机构还包括可驱动载物装置在环形轨道内移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位于运料架靠近印刷机构的一端,第二驱动机构位于环形轨道内,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通过载物装置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移印机的连续自动化印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印刷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印机
技术介绍
目前,移印是一种间接的可凹胶头印刷技术,目前已成为各种物体表面印刷和装饰的一种主要方法。其工艺过程很简单:先将设计的图案蚀刻在印刷平板上,把蚀刻板涂上油墨,然后,通过硅胶头将其中的大部分油墨转印到被印刷物体上。这种印刷技术效果精美、细致,并且极适合小面积、凹凸面等其它印刷方法难以奏效的地方,因此移印机广泛用于电器、塑胶、玩具、玻璃灯行业。传统的移印机通过气缸驱动单胶头将模板上的油印转印到工件上,当印刷结束后,需要人工把工件拿走,当人工把下一个工件放到移印机的摆放平台时,胶头才能开始下次印刷,这种人工操作的方式非常费时费力,容易导致移印机的工作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移印机,其可减轻操作员劳动强度,提高产品的印刷效率。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印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环形送料机构及印刷机构,所述环形送料机构位于所述印刷机构的下方;所述环形送料机构包括运料架,所述运料架内设置槽,所述槽内设置有环 形轨道及若干个可在所述环形轨道上移动的载物装置,所述环形轨道位于所述槽的底部,所述环形送料机构还包括可驱动所述载物装置在环形轨道上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位于所述运料架靠近所述印刷机构的一端,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位于所述环形轨道内,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通过载物装置传动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机架包括竖梁,所述竖梁远离所述环形送料机构的一端设置有横梁,所述印刷机构安装于所述横梁上。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载物装置包括导行架,所述导行架包括可在环形轨道上移动的导向部和固定部,所述导向部的一端位于所述环形轨道的导槽内,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垂直连接,所述固定部远离所述导向部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用于放置待印物品的载物台,所述载物台远离所述导向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相联动,所述导向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联动。进一步的,所述载物台上开设有用于固定待印物品的安装孔。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两个位于环形轨道两端的链轮及与两个所述链轮相配合的链条,所述链轮的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环形轨道的深度方向相平行,所述链条具有远离所述槽的底面的链条第一侧及与所述链条第一侧相对的链条第二侧,所述链条第一侧具有若干个由多个链板首尾依次连接形成的凸起部和凹陷部,所述载物台靠近所述固定部的侧面抵接于所述链条第一侧上,所述载物台沿其宽度方向的两端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凹陷部内,相邻两个所述凹陷部之间的所述凸起部嵌入开设在所述载物台的开孔内,以使所述载物台和所述链条实现联动。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两个所述链轮的上方设置导板,每个所述链轮通过转轴固定于所述运料架上,所述导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转轴上, 所述导板包括上端面、下端面及位于所述上端面和所述下端面之间的环形侧面,所述载物台靠近所述导板的一端与所述环形侧面相抵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两个所述链轮之间且相对应于所述链轮两侧的所述链条分别设置有护块,所述护块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贯穿所述护块的两端,所述链条位于所述容纳槽内。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槽内的丝杆,所述丝杆位于所述环形轨道靠近所述竖梁的一侧,所述运料架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相对应于所述丝杆设置丝杆安装座,所述丝杆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运料架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并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丝杆安装座上,所述丝杆的一端与电机连接,所述导向部背离所述导向轮的侧面上设置有联接块,所述联接块相对应于所述丝杆设置半圆的孔槽,所述孔槽沿其中心轴线方向贯穿所述联接块的两端,所述孔槽内设置与所述丝杆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以使所述联接块和所述丝杆实现联动。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用于待印物品与已被印刷物品之间更换的机械手,所述机械手位于所述运料架远离所述竖梁的一侧。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印刷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横梁内的往复运动装置、固定于所述往复运动装置上的印刷件及可使所述印刷件补墨的油蛊模板,所述油蛊模板位于所述竖梁和所述第一送料导轨之间且位于所述印刷件的下方。进一步的,所述印刷件包括至少一个印刷胶头。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往复运动机构包括可驱动所述印刷件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第三驱动机构和可驱动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在水平方向移动的第四驱动机构,所述印刷件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的输出轴靠近所述链式送料机构的一端设置连接板,所述印刷件通过第一连接轴连接于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的一侧。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印刷机构还包括可密封所述油蛊模板上的油墨的封板,所述封板通过第二连接轴与所述连接板连接,以使第三驱动机构能同时驱动所述印刷件及所述封板同时运动。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送料运料架远离所述竖两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放置待印物品的平台。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其通过设置环形送料机构,使得移印机能实现自动化的连续印刷工作并对待印物品进行多道印刷加工,不仅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还大大提高了移印机的加工效率。另外,其还减小了运料架的整体长度,进而使得移印机的整体长度也随之变短,有利于节省生产场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移印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环形送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环形送料机构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载物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载物台与链条的安装示意图。图6为图5的A向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往复运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11、竖梁;12、横梁;2、印刷机构;21、印刷件;22、第一连接轴;23、封板;24、第二连接轴;25、油蛊模板;26、连接板;27、第三驱动机构;28、第四驱动机构;3、环形送料机构;31、运料架;311、环形轨道;312、槽;32、载物装置;321、导行架;3211、导向部;3212、固定部;3213、联接块;3214、孔槽;322、载物台;3221、开孔;3222、安装孔;323、连接圆杆;324、导向轮;33、第一驱动机构;331、电机;332、丝杆;34、第二驱动机构;341、链轮;342、链条;3421、链条第一侧;3422、链条第二侧;342a、凹陷部;342b、凸起部;35、丝杆安装座;36、导板;37、护块;371、容纳槽; 4、平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移印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环形送料机构3及印刷机构2,环形送料机构3位于印刷机构2的下方,机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环形送料机构及印刷机构,所述环形送料机构位于所述印刷机构的下方;所述环形送料机构包括运料架,所述运料架内设置槽,所述槽内设置有环形轨道及若干个可在所述环形轨道上移动的载物装置,所述环形轨道位于所述槽的底部,所述环形送料机构还包括可驱动所述载物装置在环形轨道上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位于所述运料架靠近所述印刷机构的一端,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位于所述环形轨道内,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通过载物装置传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环形送料机构
及印刷机构,所述环形送料机构位于所述印刷机构的下方;
所述环形送料机构包括运料架,所述运料架内设置槽,所述槽内设置有环
形轨道及若干个可在所述环形轨道上移动的载物装置,所述环形轨道位于所述
槽的底部,所述环形送料机构还包括可驱动所述载物装置在环形轨道上移动的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
构位于所述运料架靠近所述印刷机构的一端,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位于所述环形
轨道内,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通过载物装置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竖梁,所述
竖梁远离所述环形送料机构的一端设置有横梁,所述印刷机构安装于所述横梁
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装置包括导行架,
所述导行架包括可在环形轨道上移动的导向部和固定部,所述导向部的一端位
于所述环形轨道的导槽内,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垂直连接,所述固定部远离所
述导向部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用于放置待印物品的载物台,所述载物台远离所述
导向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相联动,所述导向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
机构联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台上开设有用于
固定待印物品的安装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两
个位于环形轨道两端的链轮及与两个所述链轮相配合的链条,所述链轮的的轴
线方向与所述环形轨道的深度方向相平行,所述链条具有远离所述槽的底面的
链条第一侧及与所述链条第一侧相对的链条第二侧,所述链条第一侧具有若干

\t个由多个链板首尾依次连接形成的凸起部和凹陷部,所述载物台靠近所述固定
部的侧面抵接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展恒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美驰图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