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组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54614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2 0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池组充电器,包括:主控制器、驱动电路、MOS管开关和反激变换器,其中,驱动电路的数量、MOS管开关的数量、反激变换器的数量与电池组中电池单体的数量相同;主控制器通过驱动电路控制MOS管开关的开通与关闭,实现对电池组中各个电池单体的并行可控充电,提高了对电池组充电的速度。进一步的,主控制器对整个充电过程进行智能控制,依据在不同充电阶段电池电量的不同,使用不同的电流进行分阶段恒流充电,不但确保了充电安全,而且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的电池组充电器,包括:主控制器、驱动电路、MOS管开关和反激变换器,其中,驱动电路的数量、MOS管开关的数量、反激变换器的数量与电池组中电池单体的数量相同;主控制器通过驱动电路控制MOS管开关的开通与关闭,实现对电池组中各个电池单体的并行可控充电,提高了对电池组充电的速度。进一步的,主控制器对整个充电过程进行智能控制,依据在不同充电阶段电池电量的不同,使用不同的电流进行分阶段恒流充电,不但确保了充电安全,而且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专利说明】-种电池组充电器
本技术涉及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组充电器。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电动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提高电动设备的驱 动电源电压,通常将驱动电源设计为由多个动力电池串联组成的电池组。 为了提高对电池组的充电速度,目前已出现通过对组成电池组的各个电池单体进 行并行充电的充电器。现有技术中,在采用并行方式为电池组的电池单体进行充电时,通常 的做法是:采用由模拟器件组成的控制电路对每个电池单体的充电电压、电流进行独立控 巧||,W实现在充电过程中将每个电池单体的电量都能充满。但是,上述现有技术的电池组充 电器,不能根据电池的实时电量进行智能充电,在对电池组充电过程中充电器和电池的发 热量大,使用寿命短。目前,对电池组的充电方式正朝着智能化、快速、节能的方向发展,现 有技术的电池组充电器还不能兼顾智能充电、充电速度和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组充电器。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组充电器,包括:主控制器、驱动电路、M0S管开关和反 激变换器,其中,驱动电路的数量、M0S管开关的数量、反激变换器的数量与电池组中电池单 体的数量相同; 主控制器与驱动电路连接,驱动电路连接M0S管开关的栅极,主控制器通过驱动 电路控制M0S管开关的开通与关闭; M0S管开关的漏极与反激变换器原边电感的异名端连接,反激变换器原边电感的 同名端连接供电电源,反激变换器副边电感通过二极管连接到电池组中电池单体的两端; [000引在二极管的正极与副边电感的同名端之间设置有与电池组中电池单体并联的电 容。 优选地,如上所述的充电器还包括:采样电路,其中,采样电路的数量与电池组中 电池单体的数量相同; 采样电路包括四个采样电阻,在供电电源和地之间设置有第一采样电阻和第二采 样电阻,在电池组中电池单体的正极和地之间设置有第H采样电阻和第四采样电阻; 主控制器连接到第一采样电阻和第二采样电阻之间,W采样输入电压;主控制器 连接到第H采样电阻和第四采样电阻之间,W采样电池组中电池单体的瞬时电压。 本技术提供的电池组充电器,包括了主控制器、驱动电路、M0S管开关和反激 变换器,其中,驱动电路的数量、M0S管开关的数量、反激变换器的数量与电池组中电池单体 的数量相同,主控制器可W通过驱动电路控制M0S管开关的开通与关闭,进而实现对电池 组中各个电池单体的并行可控充电,提高对电池组充电的速度。进一步的,由于主控制器可 W对整个充电过程进行智能控制,因此可W依据在不同充电阶段电池电量的不同,使用不 同的电流进行分阶段恒流充电,不但能够确保充电安全,而且能够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电池组充电器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电池组充电器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 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 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 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 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电池组充电器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 实施例的电池组充电器,包括:主控制器、驱动电路、M0S管(场效应晶体管)开关和反激变换 器,其中,驱动电路的数量、M0S管开关的数量、反激变换器的数量与电池组中电池单体的数 量相同。主控制器与驱动电路连接,驱动电路连接M0S管开关的栅极,主控制器通过驱动电 路控制M0S管开关的开通与关闭;M0S管开关的漏极与反激变换器原边电感的异名端连接, 反激变换器原边电感的同名端连接供电电源,反激变换器副边电感通过二极管连接到电池 组中电池单体的两端;在二极管的正极与副边电感的同名端之间设置有与电池组中电池单 体并联的电容。 本实施例中,主控制器可W选用STM32微控制器,STM32微控制器通过六驱动电路 控制M0S管开关K1、K2、K3、K4、K5和K6的开通与关闭,M0S管开关K1、K2、K3、K4、K5、K6 的漏极分别与反激变换器UC1、UC2、UC3、UC4、UC5、UC6的原边电感的异名端连接,反激变换 器原边电感的同名端连接供电电源DC,反激变换器UC1、UC2、UC3、UC4、UC5、UC6的副边电 感分别通过二极管D1、D2、D3、D4、D5、D6连接到电池组中电池单体的两端;相应地,本实施 例中的电池组由6个电池单体组成,分别为B1、B2、B3、B4、B5和B6,并设置有电容C1、C2、 C3、C4、C5 和 C6。 优选地,如上所述的充电器器还可W包括:采样电路,其中,采样电路的数量与电 池组中电池单体的数量相同。采样电路包括四个采样电阻,在供电电源和地之间设置有第 一采样电阻和第二采样电阻,在电池组中电池单体的正极和地之间设置有第H采样电阻和 第四采样电阻;主控制器连接到第一采样电阻和第二采样电阻之间,W采样输入电压;主 控制器连接到第H采样电阻和第四采样电阻之间,W采样电池组中电池单体的瞬时电压。 如图2所示,在供电电源DC和地之间设置有第一采样电阻R13和第二采样电阻 R14,设供电电压为1^,,主控制器连接到R13和R14之间,W采样输入电压对于由电 池B1、B2、B3、B4、B5和B6组成都电池组,B1的正极和地之间设置有第H采样电阻R1和第 四采样电阻R2,主控制器连接到R1和R2之间,W采样B1正极端的对地电压U1 ;B2的正极 和地之间设置有第H采样电阻R3和第四采样电阻R4,主控制器连接到R3和R4之间,W采 样B2正极端的对地电压U2 ;B3的正极和地之间设置有第H采样电阻R5和第四采样电阻 R6,主控制器连接到R5和R6之间,W采样B3正极端的对地电压U3 ;B4的正极和地之间设 置有第H采样电阻R7和第四采样电阻R8,主控制器连接到R7和R8之间,W采样B4正极 端的对地电压U4 ;B5的正极和地之间设置有第H采样电阻R9和第四采样电阻R10,主控制 器连接到R9和R10之间,W采样B5正极端的对地电压呪;B6的正极和地之间设置有第H 采样电阻R11和第四采样电阻R12,主控制器连接到R11和R12之间,W采样B6正极端的 对地电压U6。主控制器通过各个采样电路对输入电压和各节电池的瞬时端电压进行采样, 并通过对采样所得的输入端电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制器、驱动电路、MOS管开关和反激变换器,其中,驱动电路的数量、MOS管开关的数量、反激变换器的数量与电池组中电池单体的数量相同;主控制器与驱动电路连接,驱动电路连接MOS管开关的栅极,主控制器通过驱动电路控制MOS管开关的开通与关闭;MOS管开关的漏极与反激变换器原边电感的异名端连接,反激变换器原边电感的同名端连接供电电源,反激变换器副边电感通过二极管连接到电池组中电池单体的两端;在二极管的正极与副边电感的同名端之间设置有与电池组中电池单体并联的电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非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星联云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