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龚柱专利>正文

制备浓缩液用的上盖的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254079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2 0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浓缩液制备领域,尤其但不排它地涉及一种制备浓缩液用的上盖的设计方法,所述上盖具有盖体,其特征在于将冷凝单元设置于上盖处,使冷凝单元的收集部位于上盖的内部,收集部包括紧贴盖体内冠面的条状汇聚杆、紧贴盖体内周面的汇流环,使汇流环的开口朝向盖体的顶部,使汇流环与盖体组成汇流腔,将条状汇聚杆的末端延伸到汇流腔,使汇流腔通过输出管道与外界连通;将冷凝单元的冷却部设置于上盖的外部,冷却部包括多个同轴设置的环状薄片,使环状薄片沿盖体的冠面设置,使环状薄片的轴线与盖体的轴线同轴设置,使环状薄片的底部紧贴盖体的外冠面,将进水管道设置于顶环处,将出水管道设置于底环处。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上盖冷凝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浓缩液制备领域,尤其但不排它地涉及一种,所述上盖具有盖体,其特征在于将冷凝单元设置于上盖处,使冷凝单元的收集部位于上盖的内部,收集部包括紧贴盖体内冠面的条状汇聚杆、紧贴盖体内周面的汇流环,使汇流环的开口朝向盖体的顶部,使汇流环与盖体组成汇流腔,将条状汇聚杆的末端延伸到汇流腔,使汇流腔通过输出管道与外界连通;将冷凝单元的冷却部设置于上盖的外部,冷却部包括多个同轴设置的环状薄片,使环状薄片沿盖体的冠面设置,使环状薄片的轴线与盖体的轴线同轴设置,使环状薄片的底部紧贴盖体的外冠面,将进水管道设置于顶环处,将出水管道设置于底环处。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上盖冷凝效率高。【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浓缩液制备领域,尤其但不排它地涉及一种制备浓缩液用的上盖。
技术介绍
水的沸点随着气压的降低而降低,因此降低压强可以使水在相对低的温度下沸腾,沸腾的水不断地使液态水转变为热水蒸汽,热的水蒸汽会在冷热交界面处冷凝成水雾,大量的水雾汇聚成水滴,大量的水滴汇集成水流。 为此,人们提出了一种利用上述原理将混合液中的水分去除的装置,即制备浓缩液的设备,将锅炉中产生的热蒸汽冷凝成液态水,再将水输送到特定容器中,从而使混合液中的水分降低,实现浓缩效果。 如何有效地将锅炉中的热蒸汽冷凝成液态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并提供一种低压低沸点制备浓缩液设备用的上盖的设计方法。 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所述上盖包括盖体,其特征在于将冷凝单元设置于上盖处,使冷凝单元的收集部位于上盖的内部,收集部包括紧贴盖体内冠面的条状汇聚杆、紧贴盖体内周面的汇流环,使汇流环的开口朝向盖体的顶部,使汇流环与盖体组成汇流腔,将条状汇聚杆的末端延伸到汇流腔,使汇流腔通过输出管道与外界连通。将冷凝单元的冷却部设置于上盖的外部,冷却部包括多个同轴设置的环状薄片,使环状薄片沿盖体的冠面设置,使环状薄片的轴线与盖体的轴线同轴设置,使环状薄片的底部紧贴盖体的外冠面,将进水管道设置于顶环处,将出水管道设置于底环处。 具体地,条状汇聚杆设置有与盖体的内冠面相应的贴合面,垂直于贴合面的两侧面对称设置有相对内凹的第一圆弧面,平行于贴合面的顶面设置有内凹的第二圆弧面,使第一圆弧面与第二圆弧面之间形成防溢边,条状汇聚杆靠近顶端设置有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使第一倾斜面与第二倾斜面夹角为钝角,使第二倾斜面越向条状汇聚杆的顶端靠近越向贴合面倾斜,使第一倾斜面越向汇聚杆的顶端靠近越向贴合面倾斜,将第二圆弧面延伸到第二倾斜面,将第一圆弧面延伸到第一倾斜面。 再具体地,将汇流环的单边截面设置为“L”形,使“L”的底边垂直于上盖的内周面,使“L”的立边平行于上盖的内周面。 再具体地,使所述的输出管道的内管口靠近汇流腔的底部且远低于“L”的立边的顶端,将所述的进水管道的底部与盖体的顶部固定连接,在进水管道的底部设置多个出水□。 再具体地,使所述的环状薄片的顶部到盖体的底面的距离随自身直径的增加而减小。 有益效果锅炉上盖的多个同轴设置且呈阶梯装的环状薄片构成的冷凝单元的冷却部,增加了锅炉上盖和冷却液的接触面,提高了冷却液的冷却效率。 条状汇聚杆设置的第一圆弧面和第二圆弧面,增加了冷热交界面,提高了热蒸汽的冷凝效率。 条状汇聚杆设置的防溢边借助液体的表面张力作用,使冷凝后的液滴沿着第一圆弧面和第二圆弧面滑落到汇流腔内,避免了冷凝后的液滴直接滴落到浓缩液中,造成浓缩效率降低。 当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被开启的瞬间,管道内的水将被压回锅炉内,由于汇流腔的缓冲作用,使得水停留在汇流腔内,而不是直接进入浓缩液中。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在下面参照附图对作为非限制性实施例给出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本专利技术及其优越性将得到更好的理解,附图如下:图1是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制备浓缩液设备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的锅炉的立体图;图3是图2中锅炉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图3中的锅炉撤去上盖后的立体图;图5是图3中的锅炉的上盖的俯视图;图6是图5中的上盖的立体图;图7是图5中的上盖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8是图5中的上盖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图5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10是图5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图11是图12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2是图8中的单个条状汇聚杆的立体图;图13是图12中II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4是图1中的蓄流单元的局部剖切立体图;图15是图14中的蓄流单元的顶部放大立体图;图16图15中的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的分解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锅炉单元;11.上盖;12.加热单元;13.侧壁;14.采样单元;15.进料口 ;16.出料口 ;1101.盖体;1102.汇流环;1103.条状汇聚杆;1104.环状薄片;1105.输出管道;1106.进水管道;1107.出水管道;1108.进气管道;1109.出水口 ; 1103a.贴合面;1103b.第一圆弧面;1103c.第二圆弧面;1103d.防溢边;1103e.第二倾斜面;1103f.第一倾斜面;1103g.第三倾斜面;2.蓄流单元;20.联接块;21.筒体;22.第四开关;23.第三开关;24.第二开关;25.第一开关;26.水位标识管;27.第四管道;28.第三管道;29.第二管道;210.第一管道;201.圆轴;3.冷却单元;4.减压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区分构件的内管口和外管口,将管道位于容器内的端口称为内管口,将管道位于容器外的端口称为外管口。 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制备浓缩液的设备,其包括锅炉单元1、蓄流单元2、冷却单元3、减压单元4,锅炉单元1的汇流腔的输出管道1105与蓄流单元2的第二开关24联接,锅炉单元1的冷却部的出水管道1107通过开关与冷却单元3的输入端联接,锅炉单元1的冷却部的进水管道1106通过开关与冷却单元3的输出端联接,蓄流单元2的第三开关23通过管道与减压单元4的输入端联接,蓄流单元2的第一开关25和第四开关22与大气联接。 如图2-4所示,锅炉单元1的侧壁13靠近底部处设置有采样单元14,锅炉单元1的上盖11设置有冷凝单元,锅炉单元1具有密闭的结构,其内底部设置有进料口 15、出料口16以及加热单元12。 如图5、6、9、10所示,冷凝单元的冷却部位于上盖11的外部,冷却部包括多个同轴设置的环状薄片1104,环状薄片1104沿盖体1101的冠面设置,环状薄片1104的轴线与盖体1101的轴线同轴设置,环状薄片1104的底部紧贴盖体1101的外冠面,环状薄片1104的顶部到盖体1101的底面的距离随自身直径的增加而减小,顶环设置有进水管道1106,进水管道1106的底部与盖体1101的顶部固定连接,进水管道1106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出水口1109,底环设置有出水管道1107,低温水通过进水管道1106流进顶环,顶环充满低温水后溢到下一环,低温水依序溢满各个环,最后从底环的出水管道1107排出,显然,顶环的水温低于底环的水温。 如图7、8、9、10所示,冷凝单元的收集部位于上盖11的内部,收集部包括紧贴盖体1101内冠面的条状汇聚杆1103、紧贴盖体1101内周面的汇流环1102,汇流环1102的开口朝向盖体1101的顶部,汇流环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备浓缩液用的上盖(11)的设计方法,所述上盖(11)具有盖体(1101),其特征在于,将冷凝单元设置于上盖(11)处,将冷凝单元的收集部设置于上盖(11)的内部,收集部包括紧贴盖体(1101)内冠面的条状汇聚杆(1103)、紧贴盖体(1101)内周面的汇流环(1102),使汇流环(1102)的开口朝向盖体(1101)的顶部,使汇流环(1102)与盖体(1101)组成汇流腔,将条状汇聚杆(1103)的末端延伸到汇流腔,使汇流腔通过输出管道(1105)与外界连通;将冷凝单元的冷却部设置于上盖(11)的外部,冷却部包括多个同轴设置的环状薄片(1104),使环状薄片(1104)沿盖体(1101)的冠面设置,使环状薄片(1104)的轴线与盖体(1101)的轴线同轴设置,使环状薄片(1104)的底部紧贴盖体(1101)的外冠面,将进水管道(1106)设置于顶环处,将出水管道(1107)设置于底环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柱
申请(专利权)人:龚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