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53053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2 0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栓,包括锚杆、扩张套、顶推扩张套的套筒,所述锚杆上部设置有承接段,下端设置有锥体段,所述锚杆的承接段与锥体段之间设置连接段,连接段外圆周面上设置有若干条状肋,条状肋沿锚杆轴线方向设置,在安装背栓的过程中,所述条状肋与扩张套配合阻止锚杆与扩张套之间相对旋转,所述条状肋进入套筒后与套筒形成紧配合,阻止套筒后退滑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栓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背栓,用于各类建筑物干挂板材装饰,且通过板材背面锚固连接,故称“背栓”。适合抗震动要求较高的建筑外围护结构和抗制动冲击地铁车站等干挂幕墙使用,以及防火墙使用,也适合安装在混凝土或其他墙体类材料中,作为切底式锚栓固定连接其他部件使用。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外围护结构幕墙中使用的现有背栓,为了防止螺杆转动,均在螺杆底部椎体上都设置有止滑凸台,但是在扩张元件撑开前,其扩张元件与螺杆底部椎体上的止滑凸台还有一段距离,所以即使采用纯手工安装,也无法完全与椎体上所设置的止滑凸台避开,当扩张元件撑开时,由于椎体上所设置的止滑凸台无法避开,从而造成扩张元件某一处顶在止滑凸台上无法装到位和变形,或者扩张元件顺着止滑凸台表面伸展而产生局部较大的应力把板材撑裂,或者当扩张元件因片状较薄时还会在磨削底孔中小于扩孔最大处卡着形成假性扩张,最终会产生滑脱,因此板材安装后掉下来的安全问题发生较多,如PCT进入中国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201080057289.0)“紧固件”中公开的即是该结构类型的锚栓。另外,随着我国人工费用的猛涨和建筑业对工期越抓越紧的影响,我国正在全面进入机器代替人工时代,而现有的背栓,考虑到零部件分散不利于安装,生产时均釆用成套预装配,安装时再拧出螺母,如此则造成需费工费时;并且在安装时由于扩张元件受凸台顶推阻止或者扩张元件顺着凸台表面伸展所造成的影响,尚无法采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安装方式,只能采用人工将止滑凸台与扩张元件错位后再敲击安装;而对于已安装好背栓的板材搬运过程中其套筒也容易掉出,如果工人不再装入,则存在形成扭应力使板材开裂掉下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背栓,该背栓的金属锚杆上设置有若干条状肋,利用条状肋对扩张元件起到防止旋转效果,并且不会阻止扩张元件下移,而且条状肋与套筒形成紧配合,防止搬运过程中套筒掉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背栓,包括锚杆、扩张套、顶推扩张套的套筒,所述锚杆上部设置有承接段,下端设置有锥体段,所述锚杆的承接段与锥体段之间设置连接段,连接段外圆周面上设置有若干条状肋,条状肋沿锚杆轴线方向设置,在安装背栓的过程中,所述条状肋与扩张套配合阻止锚杆与扩张套之间相对旋转,所述条状肋进入套筒后与套筒形成紧配合,阻止套筒后退滑脱。进一步,所述条状肋截面为圆弧形,条状肋上端设置有球面过渡段,或者设置有斜面过渡段;所述条状肋间隔设置或者紧密相邻设置在连接段外圆周面上。进一步,所述条状肋处的外径大于所述套筒的内径,或者在套筒内设置内圈,所述条状肋处的外径大于所述内圈的内径。进一步,所述条状肋表面设置有防脱纹,或者所述套筒内壁设置有防脱纹,所述防脱纹由凸起或凹槽构成。进一步,所述扩张套由基础段、若干载荷舌构成,所述载荷舌呈弯舌状,或者呈片舌状并且下端带外翻的弯舌;所述基础段、载荷舌一体制成。进一步,所述载荷舌表面设置承力纹,阻止载荷舌与安装孔壁之间的滑动,所述承力纹由凸起或凹槽构成;所述载荷舌表面设置工艺孔。进一步,所述套筒外圆周面上设置有自动化装配识别用的槽或者倒角,靠近套筒一端设置,使得套筒从设置内圈的一端穿套所述锚杆。进一步,所述套筒外部设置有柔性套,柔性套同时包裹所述扩张套,或者所述套筒外设置有柔性涂层,或者所述套筒由柔性材料制成。进一步,所述承接段设置有拉断槽;所述套筒为多节套筒。上述背栓在安装进板材之前,也釆用成套预装配,具体装配方法为,通过锚杆上设置的条状肋上端滑入套筒内,在装配设备限位压力下,使条状肋部分长度进入套筒内,使套筒内壁产生挤压过盈阻尼痕,在装配设备限位作用下,扩张套在未扩张状态下与锚杆组合在一起。上述背栓在与板材孔内安装的方法为,将已组合在一起的背栓,通过人工或者专用设备的压力,使扩张元件顺着金属锚杆上的椎体面,载荷舌向板材孔底部扩大完成张开承载受力,同时条状肋进一步进入套筒内产生挤压过盈阻尼痕,对锚杆止转和套筒阻尼进一步获得加强,充分满足拧螺母时止转功能和防止搬运时套筒掉落。采用上述结构设置的背栓,具有以下优点:利用条状肋与扩张套配合,具体为与载荷舌之间的间隙配合,可以有效阻止锚杆与扩张套之间相对旋转,易于安装;并且条状肋在预装配时已经进入扩张套内部,不会阻止扩张套下移,提高了安装质量。利用条状肋与套筒紧配合,可以有效防止搬运板材过程中套筒滑落。扩张套上的载荷舌设置有外翻的弯舌,提前到达安装孔底部扩大处最宽处,可以有效防止扩张套假扩张的发生。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有利于实现装配过程全部机械化,提高了锚栓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的背栓作为切底式锚栓使用时,因混凝土石料强度较高或者钢筋较多时,而且安装孔也较深,在钻孔时容易产生数毫米弯孔导致锚栓无法安装的问题,通过采用多节套筒来加长和利用套筒内径与锚杆外径尺寸差可以解决弯孔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分解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组装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采用扩张套的主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采用扩张套的主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采用扩张套的主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采用扩张套的主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示意图;图9为采用拉断槽锚杆的背栓分解图;图10为采用拉断槽锚杆的背栓安装示意图;图11为肋条紧密相邻设置在连接段的锚杆示意图;图12为肋条紧密相邻设置在连接段的锚杆(带拉断槽)示意图。图中:1.套筒;1-1.内圈;2.扩张套;2-1.基础段;2-2.载荷舌;2-3.承力纹;2-4.工艺孔;2-5.基础段;3.柔性套;4.锚杆;4-1.承接段;4-2.连接段;4-3.条状肋;4-4.锥体段;4-5.拉断槽;5.垫片;6.板材;7.紧固套;8.套筒;9.挂件。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到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和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详细说明如后。本专利技术中所描述的背栓,结构如图1、图2所示,具体包括锚杆4、扩张套2、顶推扩张套2的套筒1,锚杆4上部设置有承接段4-1,承接段4-1设置有外螺纹,下端设置有锥体段4-4,锚杆4的承接段4-1与锥体段4-4之间设置连接段4-2,连接段4-2外圆周面上设置有若干条状肋4-3,条状肋4-3沿锚杆4轴线方向设置,在安装背栓的过程中,条状肋4-3与扩张套2配合阻止锚杆4与扩张套2之间相对旋转,条状肋4-3进入套筒1后与套筒1形成紧配合,如图3所示,阻止套筒1后退滑脱。如图1所示,条状肋4-3截面为圆弧形,条状肋4-3上端设置有球面过渡段,或者设置有斜面过渡段,这样设置有利于进入套筒1内部。图1中的条状肋4-3设置有4组,条状肋4-3间隔设置在连接段4-2外圆周面上(均布或者不均布都可以),在本专利技术中还可以采用更多数量的条状肋4-3,紧密相邻设置在连接段4-2外圆周面上,如图11、图12所示,条状肋4-3布满连接段4-2外圆周面的结构可以采用辊压机滚压制成,制造速度较快。为了与套筒1形成紧配合,条状肋4-3处的外径大于套筒1的内径,或者在套筒1内设置内圈1-1,条状肋4-3处的外径大于内圈1-1的内径。在套筒1内壁或者内圈1-1的内壁上还可以设置凹槽,这样更方便条状肋4-3的进入。为了提高配合效果,条状肋4-3表面设置有防脱纹,或者套筒1内壁设置有防脱纹,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背栓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栓,包括锚杆、扩张套、顶推扩张套的套筒,所述锚杆上部设置有承接段,下端设置有锥体段,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的承接段与锥体段之间设置连接段,连接段外圆周面上设置有若干条状肋,条状肋沿锚杆轴线方向设置,在安装背栓的过程中,所述条状肋与扩张套配合阻止锚杆与扩张套之间相对旋转,所述条状肋进入套筒后与套筒形成紧配合,阻止套筒后退滑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栓,包括锚杆、扩张套、顶推扩张套的套筒,所述锚杆上部设置有承接段,下端设置有锥体段,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的承接段与锥体段之间设置连接段,连接段外圆周面上设置有若干条状肋,条状肋沿锚杆轴线方向设置,在安装背栓的过程中,所述条状肋与扩张套配合阻止锚杆与扩张套之间相对旋转,所述条状肋进入套筒后使套筒内壁产生挤压过盈阻尼痕,与套筒形成紧配合,阻止套筒后退滑脱。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栓,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肋截面为圆弧形,条状肋上端设置有球面过渡段,或者设置有斜面过渡段;所述条状肋间隔设置或者紧密相邻设置在连接段外圆周面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栓,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肋处的外径大于所述套筒的内径,或者在套筒内设置内圈,所述条状肋处的外径大于所述内圈的内径。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栓,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肋表面设置有防脱纹,或者所述套筒内壁设置有防脱纹,所述防脱纹由凸起或凹槽构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栓,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套由基础段、若干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桂云徐洁媛李旭周昌纪王维军房明明张清华徐跃华
申请(专利权)人:斯泰科技杭州有限公司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斯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